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国实行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为了解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状况,我们开展了对辽宁省公共就业服务实践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调查样本涵盖沈阳、抚顺、辽阳三市,调查对象包括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等其他失业人员在内的390名求职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不断加大就业投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到2003年末,有27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占有求职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的90%。我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还很低—以福建省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实现了市场就业。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政府承担的是提供服务,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任务。政府一方面通过制定法规政策,保证劳动力市场规范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一系统的就业服务,促进劳动者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劳动科学》2008,(2):58-63
第一条 为了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提供服务,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帮助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湖南省劳动保障厅在年初组织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活动。活动期间,全省共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咨询30万人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5万多份,家访援助对象47万人并为其制定服务计划书:帮扶3.7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帮助4200多户零就业家庭中的7856人找到了工作;免费技能培训15万人次:为18万从事公益性岗位和灵活就业人员落实社保补贴2320万元,为1.2万从事公益性岗位人员落实岗位补贴1200万元,为625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0万元。  相似文献   

6.
德国的促进就业立法概况 德国是综合和单项立法模式相结合的国家。德国除在《联邦社会法典》中列入内容较为综合的《联邦就业促进法》作为其相对独立的第三部分法律外,还制定了《联邦增加就业岗位法》、《联邦残疾人康复法》和《促进老年工人临时工作法》等相互配套的促进就业法规。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就业服务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具有经济理性的一种劳动力市场制度,发挥着促进劳动力供求均衡、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降低劳动力交易成本的功能,其中的公共就业服务更能起到提高劳动力市场透明度,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避免陷入不利地位的特殊作用。因此,各国都建立有比较先进的就业服务制度和比较完善的就业  相似文献   

8.
或城或乡,可南可北;或农民或市民,可务农可务工。眼下,职业身份的转换早已挣脱了户籍的“藩篱”,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就业大军已占据城镇就业岗位的“半壁江山”。随着城乡劳动力流动频繁,劳动者的养老、医疗等项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就业政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社会公共政策,促进就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确立就业优先地位也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在促进就业制度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极需关注。有鉴于此,笔者试图对促进就业制度中的政府责任问题进行一番初步的法理解析,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论坛”是中国劳动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研讨会。旨在共同探讨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促进就业的战略和政策。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结构调整与就业促进”.重点讨论促进就业与经济全球化、促进就业与消除贫困、促进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等问题。论坛举行了7场全体会议.会议主题主要是“全球化、结构调整与就业促进”。“国际经验、挑战与对策”,“农村就业挑战”等。大会第二天同时举办了9场分会。主要议题是就业与经济政策、结构调整与就业促进、劳动力流动与就业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与非正规部门就业、技能培训与就业能力、就业促进中的社会对话、公共就业服务与特殊群体就业保护等问题。为让读者了解这次论坛情况.本期摘要刊登了部分代表的发言。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流动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大规模地实现了跨地区流动就业。改革开放后这30年来,农民工流动可以划分为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非农收入阶段、非农就业阶段和非农职业阶段。  相似文献   

12.
部委传真     
中央要求清理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就业的歧视规定,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可入医保,人事舒公布(《事业簟位聘用合同(范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一年,是江西发展进程中重要而又很不寻常的一年。正像胡锦涛总书记总结2003年工作时讲的那样,“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省劳动保障系统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政府的一系列劳动保障方针政策。全省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初步形成,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全面启动,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政策陆续出台,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在维护稳定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是在总结我国近10年来就业工作的具体实践,认识和把握扩大就业的客观规律,科学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新时期我国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服务业吸纳就业成为现代社会提高整体就业水平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方向。在我国,特别是以生产服务和部分生活服务为主的服务性行业,不但具有直接拉动就业的优势,而且还具有扩大就业的乘数效应、波及效应,具有改善劳动力供需配对效应和改善民生效应等方面的间接作用。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于就业的吸纳能力远远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应对经济增速趋缓,要大力挖掘各类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尤其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行业、鼓励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释放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各种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纵观世界,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把政府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优先考虑的目标.实际上,政府促进就业特指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服务等手段,利用资金和其他资源,培育劳动力市场,扩大就业机会,提供就业服务,在宏观上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政策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劳动科学》2010,(1):33-34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各地积极推进《就业促进法》配套法规制定工作。2008年底以来,江苏、天津、河南、江西、宁夏、湖南、吉林等地先后出台了促进就业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这些地区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就业促进法》规定的促进就业政府责任、政策支持、就业服务和管理、就业援助等内容作了进一步细化,为稳定和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盘点2003年就业,发现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下岗职工和长期失业人员再就业相当困难,资源型城市就业困难十分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为重要的是,2003年,我国面临了非典的考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并对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800万农村流动就业劳动力回流到农村地区,农村流动就业劳动力和城市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收入受到较大的影响。但另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劳动科学》2005,(7):29-32
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个重要现象。工作是否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劳动力市场是否将越来越灵活?灵活就业人员比例是否已经过大,从而导致就业不稳定性增加?灵活就业是怎么产生的?这些都是目前劳动者、政府官员、研究人员等经常提出的问题。《工业化国家就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问题》一文是国际劳工局就业战略司的官员,作者根据工业化国家发展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灵活就业与稳定就业,科学分析和评价劳动力市场,合理制定就业政策,完善就业统计调查制度,有重要参考价值。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王亚栋对该文编译。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工作,说到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即使是对就业困难群体.也应当在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寻找和开发合适的岗位,使这部分劳动力资源通过政府包括资金补贴在内的政策扶持,实现尽可能接近双方需求的合理配置。一个称职的劳动就业工作者应当具有高超的资源配置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并且最大可能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的功效,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