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灾害风险防范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灾害风险防范数据管理的特点,开展了灾害风险防范数据库设计与开发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以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了一个灾害风险防范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包括地面观测数据库、灾害信息数据库、遥感图像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等4个子库。通过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以Visual Basic6.0作为开发工具,编程实现了在人机交互的友好界面上对数据进行快速检索、统计、添加、修改、删除、导人和导出等操作。此数据库的开发一方面为灾害风险防范提供了基础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为数据库技术在灾害风险防范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21,(3)
地震-地质灾害链是多灾种的常见表现形式之一,由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逐级传递,往往导致灾害损失延伸放大,因此灾害链风险防范应成为减灾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灾种风险因果传递的角度突出灾害链风险防范特征,针对防灾减灾、备灾、响应和恢复重建为全过程的综合风险防范特点,聚焦中国西南地区典型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整编梳理地震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的工程与非工程防范措施,解析识别灾害链各链节风险形成过程与防范关键节点路径,提出并构建了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防范措施框架。该框架重点包括链节灾害传递阻断措施、承灾风险损失防控措施与减灾能力建设措施,以规避致灾因子危险性、降低承灾体暴露度与脆弱性、提升减灾能力为防范目标,针对关键节点路径,统筹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旨在分解区域灾害链因果传递风险。  相似文献   

3.
灾害系统模拟技术和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模拟不仅可以分析各种灾害的动态演变规律,帮助人们识别灾害风险的高低和影响程度,为制定各种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帮助;还可以协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评述了当前灾害系统和灾害应急响应模拟中使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CA方法主要用于模拟各种致灾因子,揭示山崩、火灾等演变规律;MAS主要用于模拟人类系统,反映人们在灾害发生时的认知和反应过程;DES适合各种灾害的突发情景处理,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背景和依据;高层次架构和网格平台为大型分布式模拟和利用公共网络提供了可能.未来的灾害模拟将综合各种技术和方法,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家庭是发生灾害后的第一应对者,家庭的应急避险能力,关系到整个社会抵御各类灾害的综合防范水平。因此,做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可以有效地提升家庭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提升自救和互救的能力,有效地预防和降低灾害损失。家庭应急物资的准备需要考虑功能性、重要性、可靠性、便携性以及经济实用等因素。因此,家庭应急物  相似文献   

5.
海啸破坏特点与工程防御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迅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1):175-177
印度洋海啸现场调查表明,海啸灾害不同于地震和洪水灾害.海啸通过高水位淹没和浪涌冲击对海边地势低平地区的房屋、道路、桥梁、机场以及给排水、供电、通讯等设施与车辆、船只造成严重破坏.海啸上岸后,由于巨大的冲力,将夹带一些破损建筑物产生的固体漂浮物一同前进,因此破坏力更强.由于淹没、浪涌、冲毁建筑物压埋以及漂浮物冲击等综合作用,造成人员死亡率极高,所过之处,财物殆尽.抗御海啸灾害的工程措施主要在于合理规划(避让、削弱、分流、阻挡)和科学设计(潜在海啸灾害等级划分、结构性态决策、海啸荷载确定、抗海啸分析、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6.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曾分别于1991、1996、2002和2005年发表了关于灾害研究理论与实践的4篇文章,对灾害系统的性质、动力学机制、综合减灾范式,以及灾害科学体系等进行了探讨.在前4篇文章的基础上,就当前国际上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的趋势、应对巨灾行动,以及防范巨灾风险和加强综合减灾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对"区域灾害系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划分类型与多级区划体系"本质的认识;区分了"多灾种叠加"与"灾害链"损失评估的差异;论证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功能,及结构与功能优化模式";构建了由灾害科学、应急技术和风险管理共同组成的"灾害风险科学"学科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减灾,防范巨灾风险已成为区域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以及低碳经济模式的建立,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海啸预警系统及我国海啸减灾任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引发了新一轮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简述了地震海啸预警的原理,分析了海啸数值模拟的一些基本方法,综述了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通过对我国海啸灾害研究现状的分析,明确了我国当前海啸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凝聚力"一直以来是地理学和众多相关学科开展综合研究关注的焦点。不同研究领域各有侧重,旨在通过"凝聚力"的理解与应用,回答本领域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问题。在灾害风险防范领域,近年来引入了"凝聚力"概念,为该领域开展综合研究开辟了一条新思路。该文从人文、自然、综合地理过程的角度,分别梳理了凝聚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总结了各相关领域对开展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研究的启示。结果表明:(1)人文过程的凝聚力研究,主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人文地理过程关系,其强调通过制度设计、将各个要素团结起来,最终使得社会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主要方法包括多指标综合、概念模型分析和情景模拟等;(2)自然过程的凝聚力研究,主要从自然地理系统的角度分析凝聚力,探讨维护自然地理系统各要素功能在其系统中的稳定性。主要方法包括实验法、力学模型、属性比值法等;(3)灾害风险防范的凝聚力研究,主要从社会-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凝聚力,认为凝聚力是综合减灾过程中,人们的共识与减灾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实现过程。主要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凝聚力概念模型、凝聚度模型以及仿真模拟等。进一步从多灾种、多过程角度开展凝聚力的实践研究,加强定量化和模拟计算对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按照我国应急响应机制,某地区发生突发事件后,根据灾害后果不同需要启动不同的预案体系。通过灾害后果的系统分析,研究了预案体系的启动机制,梳理了预案体系的演化模式,从演化时间维度建立了预案体系点、链、网3种启动模式,并系统分析了各启动模式及其相应的结构特征。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预案体系的3种启动模式。研究结论有利于预案体系的合理启动,提高了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效性,为应急预案体系的启动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扼要介绍国内外大型企业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大型企业综合风险管理的战略与模式。中国大型企业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体系尚不健全。要从大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由政府、企业与社区共同组成的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集安全建设、应急管理、风险控制与风险金融为一体的大型企业综合风险管理模式。提出了大型企业综合风险应包括8个方面,即:财务、投资、产销、人力资源、技术、生态环境、灾害与决策风险;构建了大型企业综合风险管理模式,即: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投融资风险管理体系与灾害风险管理体系;论证了大型企业实施综合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即:制定综合安全规划、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和制定综合风险响应计划。  相似文献   

11.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前以及发生后,实施适当的防灾对策和采用先进的防灾技术将有助于人类的自我保护。日本建设并启动实大三维震动破裂实验设施——世界最大级震动台,将对再现构造物在地震时的破坏实态、预测破坏以及防止破坏技术的研究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对此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地质灾害的特点、机制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湖北省地质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灾情重、时空分布不匀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本文根据对岩石圈系统、大气圈系统与人类社会圈系统的研究,针对防灾减灾,指出应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①多种灾害并案研究、并案治理;②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分阶段治理;③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群测群防”监测、预报信息化网络。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各类灾害风险交织叠加,防灾减灾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对“十四五”期间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韧性是一种应对风险的科学理念,运用韧性理念指导防灾减灾规划编制有助于发挥规划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在对韧性概念理念与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该文将“城市安全五维体系”运用于防灾减灾领域并对防灾减灾工作内容进行了重构,通过五维体系视角回顾上两版国家层面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总结了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趋势,系统梳理了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背景,基于韧性理念提出了“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毅军 《灾害学》2001,16(4):22-26
依据中国地震局有关建设防震减灾示范项目大纲的要求,就大型企业如何建立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地质背景及震害预测和对策,为企业防震减灾工艺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首都大学生的自然灾害认知调查与减灾教育建议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苏筠  伍国凤  朱莉  陈倩 《灾害学》2007,22(3):100-104
2006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了解学生的灾害认知水平有助于减灾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北京5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大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程度、防灾意识、灾害理论知识、应急行为知识以及对减灾教育的看法。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的灾害认知水平较低,现行减灾教育方式和内容与学生的期望有较大偏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灾教育内容要将学生"该知道的"与"想知道的"相结合,通过演练演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防灾应急实际技能等减灾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县、乡村防灾减灾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县、乡村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所存在的防灾减灾问题 ,提出了建立县、乡村防灾减灾体系的构想。建议的县政府内设立“县防灾减灾 (中心 )协调办公室” ,组织实施县、乡村防灾减灾系统工程。从抓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入手 ,对全县、乡村灾害进行详细调查评估、监测预报 ,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选择小流域和重要灾害点进行治理 ,逐步达到全面推进防灾减灾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研究:定位、理念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行  刘兴业 《灾害学》2019,(4):172-175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发布了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契合国家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应加紧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定位是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法、应急管理的特别法、公共安全的支撑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应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风险防范理念、综合防治理念、权利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确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危险区避让及搬迁转移、自然灾害科普、自然灾害防治社会参与、自然灾害保险等制度,为推进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理论,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例,在辨识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要素和风险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灾度函数,运用EOF和概率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中的3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麦播旱涝、晚霜冻、干热风与青枯雨的发生规律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定量影响程度与风险概率。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因子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对河南省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区划,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探讨了一条新的定量分析及区划技术体系。分析发现,干热风与青枯雨是影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灾害,其次是晚霜冻危害,第三是麦播时旱涝灾害,但总体上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并不算太高,只要采取一定的防御措施,不会在根本上影响小麦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海啸灾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海啸的物理和发生条件分析了中国海啸的危险性:渤海、黄海和东海发生本地海啸的可能性很小;中国东部沿海受来自太平洋方面海啸的影响也很小;对中国东南沿海有较大影响的海啸发源地主要在南方,它们是菲律宾西侧的大地震、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的火山喷发以及中国南海的大型海底滑坡。虽然中国的海岸受海啸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浪高5m的2级海啸而言,受到威胁的沿海地区的GDP占全国近1/4。从成灾的角度来看,小海啸大灾难的情况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谷人旭 《灾害学》2000,15(2):86-9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灾救灾物资也同样需要通过市场配置,而不是通过计划调拔。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迫切需要研究并适应灾害特点,迅速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防灾救灾物资市场体系,变政府开发为市场开发,逐步使企业发展成为防灾救灾物资市场开发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