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膜电极法处理高浓度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靖  许炉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5):308-309,311
对生物膜电极法处理高浓度苯胺废水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停留时间 2 4h,初始浓度为 2 0 0 0 mg/L时 ,苯胺的去除率达73 % ,平均降解速率 60 .3 7mg/(L· h)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根据实验结果 ,对电极生物膜的降解机理及其特性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分散红E-4B、还原深蓝BO和酸性红B等三种染料分别用三维电极法和平板电极法进行了电解,结果表明三维电极法比平板电极法节能可达70%以上;并且电解效果越好的染料,采用三维电极法电解节能效果越明显.并且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酸性红B进行电解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基本相同,中性条件下TOC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分散红E-4B、还原深蓝BO和酸性红B等三种染料分别用三维电极法和平板电极法进行了电解,结果表明三维电极法比平板电极法节能可达70%以上;并且电解效果越好的染料,采用三维电极法电解节能效果越明显.并且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酸性红B进行电解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基本相同,中性条件下TOC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形式电极与染料溶液的反应及其能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研究对分散红E-4B、还原深蓝BO和酸性红B等三种染料分别用三维电极法和平板电极法进行了电解,结果表明三维电析法比平板电极法节能可达70%以上;并且电解效果越好的染料,采用三维电极法电解节能效果越明显。并且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酸性红B进行电解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基本相同,中性条件下TOC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生物流化床处理有机废水时生物膜的特性及其对反应器效率的影响。包括反应器中生物膜的形成及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生物膜的活性及膜厚、基质浓度和不同种群微生物在生物膜中的分布对其活性的影响;生物膜的传质特性;生物膜厚度与反应器效率的关系;生物膜的脱膜及其数学模型;提出了生物流化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生物膜微环境和传质现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降解去除主要依赖活性生物膜,研究生物膜的结构和传质特性是揭示反应机理和提高反应器处理效率的重要手段.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在生物膜微环境和微观传质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对生物膜微观结构的解析、膜内不同菌系的分布特征及其功能以及生物膜的传质现象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膜研究领域今后应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物流化床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对污染物的降解主要依赖于活性生物膜 ,研究生物膜的特性是提高反应器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描述生物膜特性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综述 ,其中 ,生物膜种群构成的差异是影响反应器效率的最重要因素 ,本文重点探讨了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种群分布特征、种群的生态演替过程与反应器性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对生物流化床生物膜特性进行强化的几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降解去除主要依赖活性生物膜,研究生物膜的结构和传质特性是揭示反应机理和提高反应器处理效率的重要手段.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在生物膜微环境和微观传质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对生物膜微观结构的解析、膜内不同菌系的分布特征及其功能以及生物膜的传质现象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膜研究领域今后应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元胞自动机(CA)模型规则简单,能够从微观角度模拟生物膜组分及结构特征,是一种预测生物膜微环境的实用方法。从生物膜基质分布,活性微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不同基质含量对应的活性微生物生长状况,惰性微生物的形成以及受基质、微生物和水力条件影响下的膜结构特征等方面列举了CA模型在生物膜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CA模型模拟生物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水环境中生物膜对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包括水环境中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以及生物膜不同组分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物膜氧化沟污水处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膜氧化沟是在普通氧化沟内放置合适填料,使之成为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混合污水处理工艺。本研究通过清水试验,选择出了生物膜氧人诉合适填料及其安装方式,并同时比较了生物膜氧化沟和普通氧化沟的传质效果,水流阻力、水力混合特性。通过污水试验,确定了生物膜氧化沟的填料最佳填充率。并比较了生物膜氧化沟和普通氧化沟的去除COD、SS、TN效率及两者的污泥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生物膜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生物流化床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对污染物的降解主要依赖于活性生物膜,研究生物膜的特性是提高反应器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描述生物膜特性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综述,其中,生物膜种群构成的差异是影响反应器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了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种群分布特征,种群的生态演替过程与反应器性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生物流化床生物膜特性进行强化的几种手段。  相似文献   

13.
实验研究了管道生物膜的快速培养和生物量的表征技术。实验选取载玻片作为载体,采集了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使用旋转挂片腐蚀测定仪来进行快速生物膜培养,并采用了TOC、CODCr、多糖和脂磷等指标来共同确定生物膜的生物量。结果表明:TOC、CODCr、多糖和脂磷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能够表征生物膜的生物量。此外,上述四项表征参数测量方法简单,符合工业生产和应用中的生物膜检测,是非常好的工业化表征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生物流化床是新近发展的处理有机污水的高效生物处理工艺。流化床载体提供了生物膜生长的基地,它不仅增加了生物膜的数量,而且使活性得到提高,处理效果远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显而易见,载体上生物膜的生长状况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子。在通常活性污泥法中往往采用单位体积内生物膜重量(MLSS)和单位体积内挥发性生物量(MLVSS)来评述生物膜的情况。但在生物流化床中主要以单位重  相似文献   

15.
实验采用经甲苯培养驯化而成的单一假单胞菌菌种,通过分析平板式生物膜反应器内,不同阶段假单胞细菌生物膜干重、厚度、活性生物量和生物种群分布的变化,研究生物膜特性与降解效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挂膜初期生物膜迅速生长,生物量以及生物膜干重增长很快,有利于甲苯及营养物质的传输,降解效率也快速提升。随着生物膜的生长,生物量及干重也逐步增加,厚度逐渐增加使传质阻力不断增大,生物膜上层微生物的有机底物供应不足,使生物膜上层结构稀疏,最终维持一个甲苯的总传输量与生化降解量的平衡,生物量的生长与衰亡也达到动态平衡,形成了一个较高且稳定的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16.
探究在碳纤维毡电极上利用恒电压电化学聚合聚吡咯(PPy)的聚合效果,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线(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将聚吡咯覆膜改性后的碳纤维毡电极应用到自养反硝化的电极生物膜反应器(BER)中,考察电极改性对自养反硝化电极生物膜反应器的硝酸盐氮去除性能影响,并研究电极改性对生物膜附着量及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恒电压电化学聚合能够在碳纤维电极表面形成均匀稳定的聚吡咯膜,从而实现聚吡咯在炭纤维毡电极上的覆膜改性。改性后的电极应用到自养反硝化电极生物膜反应器中,可使反应器对NO_3~--N的去除效率由对照反应器的67.3%增加到83.9%,处理效果提高了24.7%。对反应器内电极生物膜进行生物量测定和扫描电镜分析,可以看到R2反应器中改性电极生物膜附着量明显多于R1反应器中未改性电极生物膜的附着量,说明电极改性有利于生物膜的附着。电极生物膜微生物16S rDNA分析中R1反应器电极生物膜菌落组成中优势菌属为Dechloromonas sp.,而R2反应器电极生物膜的优势菌为Hydrogenophaga sp.(噬氢菌属)和Thauera sp.(陶厄氏菌属),两者有明显差别,并且R2反应器比R1反应器生物膜的菌落组成更多样化,这说明电极材料的改性对电极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造生物膜的脱氮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造生物膜是模拟天然生物膜的新技术产品。它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已显示了高效、长效和稳定性。文中报道了用异养细菌制备的人造生物膜与硝化细菌在高分子载体上形成的生物膜组成的净化系统脱氮的试验结果。发现在好氧条件下,将加入系统中的氨氮和硝态氮几乎完全去除,表明人造生物膜具有很高的反硝化效率,并对其脱氮的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上流式反硝化生物滤池(DNBF)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的空间分布特征,EPS的空间结构及组成对基质在生物膜内的传质作用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反硝化反应的进程和DNBF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沿水流方向生物膜EPS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滤料层中间段为最高(56.14 mg·g~(-1))。将生物膜EPS分为悬浮型与附着型(包括溶解型、松散附着型和紧密黏附型)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每个分层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多糖含量;悬浮生物膜EPS中的多糖含量高于其他分层;溶解型和松散附着型生物膜EPS中的多糖含量高于紧密黏附型生物膜EPS。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悬浮生物膜EPS中所含主要物质为溶解性微生物分解副产物类,附着生物膜中,溶解型和松散附着型生物膜EPS包含酪氨酸类、色氨酸类蛋白质以及溶解性微生物分解副产物类蛋白质,紧密黏附型生物膜EPS主要包含溶解性微生物分解副产物类蛋白质。傅里叶红外光谱解析表明,羧基、酰胺基、羟基等是EPS中的主要基团。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膜研究成果,包括生物膜的发育形成、形态结构、组成、物理- 化学特征、抗性等;生物膜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作用和微生物组织腐蚀性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454高通量测序对北方A和B两实际饮用水管网系统中生物膜细菌群落特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管网腐蚀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管网生物膜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高于B管网生物膜。在门水平上,两管网生物膜细菌群落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但B管网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67.10%)高于A(46.50%)。在纲水平上,A管网生物膜主要为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B管网生物膜中主要为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和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A管网生物膜中腐蚀相关菌群主要为硝酸盐还原菌和铁还原菌,其腐蚀产物主要为α-Fe OOH和Fe_3O_4,而B管网生物膜中硫酸盐还原菌特别是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含量较高,其可能与管垢中绿锈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