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聚类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杭州市1985年2月~12月采样点降雨pH实测值,试对该市降雨pH值进行聚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市酸雨的优化布点及月变化规律,为环境监测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层次分析法在定性定量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主观性的缺点比较突出,判断者的权重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在传统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群组决策层次分析法(GDM-AHP)来进行有效改进。该方法根据决策者之间判断结果的相似度,进行聚类分析,来确定不同决策者的权重,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最终决策,并以实例演算了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模糊数的方法进行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实例计算,说明在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模糊数的应用不失为一种实用性很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模糊评价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水质和水体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对模糊评价方法的研究多集中在实测数据标准化、权重的确定和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研究几个方面。以滇池历年营养物质数据为实测数据,通过对几种实测数据标准化方法、权重确定方法和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的组合应用,获得水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最优组合方法。结果表明,在评价方法中,实测数据标准化方法采用线性内插法,权重的确定采用超标倍数法,模糊模式识别模型采用广义海明距离和加权海明距离法,即采用超标倍数法的广义海明距离和加权海明距离法能够更真实反映水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环境评价中的权重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权重是环境质量评价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已知的定权方法并把它们分为六大类。应用模糊数学的观点探讨了权重的内涵,首次提出了模糊权函数理论,权重就是模糊子集——“重要”的隶属程度。在模糊权函数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11种定权方法和体系。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实验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众多指标中选择了几个主要指标作为石灰石固硫特性参数的评价体系,并按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了石灰石评价的等级标准,从而为燃煤锅炉选择固硫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流水质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均有很多文献报导,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价河流的水质,确定其污染类型,划分污染等级的文章国内先后也有报导。我们利用1979年~1982年的实测数据,采用聚类分析与置信度对其陡河水质作了初步分析,并利用P值法和姚氏法进行校核,其结果相近。该方法具有手续简练、运算方便、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轨迹聚类分析、轨迹扇区分析(TSA)和潜在源贡献函数(PSCF)分析3种方法研究了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舟山市的PM_(2.5)输送路径和潜在来源。聚类分析显示,舟山市PM_(2.5)夏季主要受来自偏南方向的气团影响,冬季主要受来自偏北和西北方向的气团影响,与季风方向一致,以短距离传输为主。TSA结果与轨迹聚类分析类似,综合考虑后向轨迹停留时间和PM_(2.5)平均浓度,研究期间西北和偏北方向的扇区对舟山市PM_(2.5)的贡献率最大,达47.3%。PSCF分析显示,舟山市PM_(2.5)的潜在来源贡献区域主要集中于江苏省、山东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安徽省东部。  相似文献   

9.
模糊决策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模糊决策方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实例验证及与灰色聚类,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较,表明这种方法简单明确,对处理复杂问题有独到之处,可作为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模型和模糊神经网络的综合水质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状态变化趋势预测研究对水资源管理和维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一种将灰色模型和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水质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改进的灰色模型预测出水体中各理化因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指标变化,然后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对各单因子的预测值进行数据融合,构建水质变化综合趋势预测模型,预测出下一时间段的水质整体状态指标。实验表明,这种方式用来预测湖泊水质变化趋势具有可行性;与BP网络模型相比,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的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模型系统稳定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修复受污染水体的潜流人工湿地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潜流人工湿地修复受污染水体试验研究,并比较单一植物与单一填料系统与多种植物系统与多种填料系统的处理效果.运用PCR-DGGE技术研究3种不同类型的潜流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结合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种群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2014年上海市大气监测国控点的PM_(2.5)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PM_(2.5)浓度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按月呈U形分布,且上海市大气PM_(2.5)浓度在空间上总体趋势呈西高东低。利用MATLAB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的10个监测站可分为4类:1)跨省传输影响显著的青浦淀山湖站;2)受海洋大气影响显著的浦东川沙站;3)不稳定的过渡类,其包括杨浦四漂和浦东张江监测站;4)受本地排放影响显著的中心城区类,其包括普陀、十五厂(卢湾师专附小)、徐汇上师大、虹口凉城、静安和浦东新区监测站。本文聚类分析结果揭示了上海不同地理位置的大气PM_(2.5)浓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参数不确定性对填埋场渗漏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构建了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物理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模糊理论和概率理论刻画模糊不确定性参数和随机不确定性参数,同时采用基于随机理论的Monte Carlo方法模拟模糊不确定参数,最终构建了基于模糊随机耦合的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采用该模型对东北某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实测浓度在模型模拟的的浓度区间(10%~90%分位值浓度)之内。说明本模型构建的模糊-随机耦合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地下水中污染物实际浓度,可以用于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填埋场地下水的潜在污染物为As和Mn,其中As为主要健康风险物质,其非致癌风险值超过风险可接受水平的概率为22%,致癌风险超过10-4的概率为33%,超过10-5的概率为86%,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含As填埋废物中As的溶出,降低其环境风险;Mn的非致癌风险值小于风险可接受水平的概率为100%,无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以三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某市城市单环境因素进行一级分头评价对比的基础之上,采用广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该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两个层次的用模及赋权方法克服了以在模糊评价中的某些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5.
柴油的指纹提取及基于其指纹信息的层次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6种常见柴油中的主要生物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基于生物标志物指纹信息进行了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柴油中含有丰富的饱和链烷烃生物标志物;双环倍半萜类生物标志物含量较高,分布特征显著,较好地补充了柴油中生物标志物的指纹信息.(2)柴油中美国环境保护署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含量较低,含有非常少量的...  相似文献   

16.
在水处理中混凝投药前馈控制器的应用效果好坏关键在于控制器是否对混凝投药过程具有良好的模型辨识能力,传统的控制器效果都不太理想,而且存在沉淀池出水浊度波动大,药剂浪费严重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介绍了一种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优化模糊逻辑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ANFIS。它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在ANFIS投药前馈控制器的设计中,运用减法聚类对样本数据进行空间划分,获取初始模糊隶属函数和模糊规则,得到ANFIS模型的初始结构。用烧杯试验历史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传统的回归模型前馈投药控制仿真比较,结果表明ANFIS投药前馈控制模型明显优于回归模型,它能够根据原水水质适时有效预测混凝投药量。  相似文献   

17.
由于航空工业的特殊性,航空企业节能减排相对滞后,节能减排工作迫在眉睫.为使航空工业节能减排的方案全面、科学、客观,基于现代风险评价方法,根据中国航空企业系统的客观实际,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航空企业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确定了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各指标隶属度、模糊矩阵.同时,进行了实例...  相似文献   

18.
用三角模糊数表征参评的水质指标浓度,并进行α截集处理,将经过处理的区间数代入传统的贝叶斯水质模型,建立了三角模糊数优化的贝叶斯水质模型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了三角模糊数和贝叶斯水质模型的共同优点,考虑了水质监测过程中的误差,通过计算各采样点水质对不同水质级别的隶属度,再判定水质级别。将该方法应用于太湖竺山湾缓冲带湿地,结果表明:竺山湾缓冲带湿地水体水质为Ⅲ~Ⅳ类,未能达到Ⅰ类水质目标的要求;水体TN和COD污染较严重,在缓冲带生态建设和功能修复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氮和有机物污染。  相似文献   

19.
应用模糊聚类方法,结合贵阳市的实例,对环境监测点的模糊优化设置进行了研究。提出根据实测数据分布形态选用标定方法的建议和具体作法,可使环境监测点的模糊优化设置更趋合理,从而可为有关部门在进行监测点的科学合理设置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轻城市噪声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提高城市噪声管理的水平及科学性,对城市声环境功能区中一、二类混合区域的划分进行了研究。针对"混合区"划分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特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引入"三标度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GIS技术的空间数据采集、储存、管理、查询和分析能力,建立GI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了城市声功能"混合区"的批量划分及可视化,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某市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中,使划分结果更科学、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