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航天器内声场的控制,从装置的改进、声场控制方法和DAVA的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DAVA在航天器中的研究进展,梳理总结了用于航天器内声场控制的DAVA智能装置研制中面临的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复杂声场环境下的控制器设计和功率消耗等关键问题,并初步开展了声场控制研究,最后对DAVA在火箭整流罩内声场控制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噪声方向结构的主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自由场、混响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声场以及自由场中不同射方向等不同的方向性结构下噪声的响度和吵闹度和心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方向结构噪声的主观感觉差异程度,以及主观感觉所对应的声压级定量差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电磁环境与自然环境综合试验方法。方法针对装备电磁环境与温度、湿度环境的多物理场综合试验需求,基于电磁混响技术,解决不同环境模拟相容性问题,对关键部件进行分析和设计,并依据相关标准进行了性能测试。依据IEC61000-4-21,分别测试电磁环境与自然环境综合箱在常温、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场均匀性。结果综合场均匀性偏差最大值小于3 d B,性能满足标准要求。结论基于电磁混响技术的综合试验方法,为装备在多重环境应力综合作用下效应机理研究和适应性考核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4.
机载设备的噪声环境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标准中所规定的试验载荷的计算方法,2种噪声试验装置——高声强混响室和高声强行波管,以及高声强试验系统和测试系统的组成。以GJB 150.86—17的图1声谱为基准,开展了机载设备的噪声环境试验研究,对噪声试验中试验夹具的设计和制造、试验样品的安装、试验前的检查和试验程序进行了说明,采用了开环和闭环方式控制声场,试验结果达到了国军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模拟环境中强噪声,进行各种实验是很有意义的,但建立强噪声自由场实际上很困难,使用上也不方便。本文介绍如何建立可模拟谱特性的强噪声混响场。作为一项声学工程,本文指出了,在建筑声学和电声系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供了设计和计算的参考,也提供了声场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简要介绍了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在国外的应用情况,在分析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技术的核心——试验剖面图的建立方法.并对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技术的特点及如何开展试验等作了相关分析,最后进行了总结和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不同频率以及频率组合下正交和平行超声场降解氯苯溶液的效果,并对氯苯超声降解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多频率组合超声场能有效的提高氯苯的降解效果;正交超声场降解效果优于平行超声场;多频超声场中氯苯降解过程符合虚拟一级反应特征,同时给出了3种频率及其频率组合条件下氯苯的超声降解动力学特征方程。  相似文献   

8.
户外噪声相干预测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几何衍射理论、相干虚源法等理论方法,提出一种适合于工程算法的户外噪声相干预测模型.该相干预测模型不仅能计算声源在经过有限长声屏障或多重声屏障时,由于多条路径衍射声形成的相干声场,还可计算声源在屏障等界面之间经多次反射后,多个反射声形成的相干声场.应用该相干预测模型对某变电站电力变压器周围的相干声场进行预测,通过与ISO9613-2标准算法、边界元法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户外噪声相干预测模型能反映出声波在不同位置处的波动性,比原有的ISO9613模型更接近测试结果,证明了所提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可应用于大范围的户外噪声预测计算.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适用于二维水下目标声散射声场计算的并行FDTD计算模型,通过计算结果对入射波激励目标的作用过程进行了时域分析,从各个时刻的瞬态声场分布图可以明显看出衍射、透射和散射现象,并且能够直观地给出声场分布形态以及声波传播的物理过程。通过算例测试了其在不同数目节点机参与下的计算耗时、内存耗用、并行加速度和并行效率。分析了计算耗时、内存耗用、并行加速度、并行效率随节点数变化的关系曲线,同时还着重分析了并行效率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沿线声场分布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波动声学和几何声学原理,将列车看作运动着的有限长线声源,建立了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沿线声场分布及其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模型,模型中对声影区的声场分布采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进行推导计算,给出了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针对油田在用常压储罐检验存在的问题,应用德国VALLENAMSY-5声发射仪对油田在用的常压储罐罐底进行了检测,对现场检验情况和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现场检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常压储罐声发射检测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打算。  相似文献   

12.
文中主要论述了我国标准体系框架和分类及军用标准体系,研究了航天器环境工程标准体系及航天器动力学环境标准的发展及其与国外标准体系的关系,探讨了航天器动力学环境试验验证系统及验证标准的发展及作用,阐述了航天器力学环境试验标准与国外同行业的差距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航天器在声激励下的疲劳行为及其演变规律,对证航天器的运行安全。针对碳纤维蒙皮-铝蜂窝的太阳翼基板声致疲劳问题,使用耦合FE/BEM方法,建立航天器太阳翼基板的数值分析模型,以声学试验结果为依据,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噪声激励持续作用60 s后,损伤率分布呈沿结构长轴对称状态,疲劳危险点处最大损伤率D=0.0232,太阳翼基板未出现疲劳破坏,最短疲劳寿命T=2.58×103s。太阳翼基板中心区域为结构设计薄弱处,该区域在多阶模态下的应力水平较高,疲劳寿命较短,极易导致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振动-噪声复合试验中的几个控制问题,提高再入飞行动力学环境地面模拟试验的准确性。方法对振动-噪声复合试验控制原理和载荷特征进行分析,并用试验的方法对振动-噪声复合试验实施过程中两种载荷的相互影响进行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振动台运行噪声对噪声控制的结果基本无影响,噪声对振动控制结果的影响程度与控制点位置有关。噪声场中振动传感器的测量本底会明显升高,试验实施过程中应尽量将传感器安装在产品内部。结论振动-噪声复合试验中2种载荷对彼此控制的影响可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只要试验设计合理,这种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旋转声模态发生试验系统测试无缝复材声衬试验件的传递损失声学特性。方法根据短舱进气道声衬实际应用环境,采用整体环状成型工艺和无缝拼接技术,针对性地设计研制出复合材料制成的环形无缝进气道声衬。利用风扇旋转声模态发生试验系统开展基于旋转径向传声器阵列的管内声模态测试识别方法研究,并发展相应的模态测试装置。结果设计的无缝复材声衬在目标工况下降噪效果良好。结论基于旋转径向传声器阵列可同时识别径向和周向声模态,并显著减小所用传声器总数。  相似文献   

16.
环境试验数据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平  黄晓霞 《装备环境工程》2014,11(6):140-147,173
从环境试验数据的内涵着手,阐述了环境试验数据的类型及资源建设的范围。分析了环境试验数据的作用及资源建设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对环境试验数据资源建设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找出了我国在环境试验数据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提出了我国今后在环境试验数据资源建设方面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阀门内漏声发射检测的原理、检测方法及检测应用情况,分析了阀门内漏声发射检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Arsenic (As) is one of the most toxic contaminants found in the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of novel detection methods for As species in water with the potential for field use has been an urgent need in recent years. In past decades,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has gained a reput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sensitive spectroscopic methods for chemical and biomolecular sensing. The SERS technique has emerged as an extremely promising solution for in-situ detection of arsenic species in the field, particularly when coupled with portable/handheld Raman spectrometers. In this article, the recent advances in SERS analysis of arsenic species in water media are reviewed, and the potential of this technique for fast screening and field testing of arsenic-contaminated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is discussed. The problems that remain in the field are also discussed and an outlook for the future is feature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