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面临政府监管重复与监管缺位并存,金融机构态度消极,企业"逐利过甚"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本文提出从三方面构建"三元主体责任"。在政府维度,应由政府主导推动绿色金融专门立法,建立中央绿色金融监管委员会;在金融机构维度,应建立金融机构"贷方责任"制度,明确金融机构环境风险评估责任;在企业维度,应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企业绿色战略责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借鉴国际机构、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环境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现状,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环境咨询服务企业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环境管理,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金融机构应推进对外信贷和管理中的绿色化,企业应增强环保意识切实履行环境责任,环境咨询服务业应积极开拓"走出去"环境咨询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激励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意愿以及真实性成为了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激励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过程中面临着的外部性内化、公众的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等问题,提出了政府主导,企业完善,多元参与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正6月5日,为纪念"六·五"环境日,由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中华环保基金会辽宁代表处主办,《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杂志社承办的"环境热点面对面优化作风促发展"活动在沈阳举办。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王治江及各政府管理部门代表、企业代表、市民  相似文献   

5.
首先明确指出"环境行政执法难"的根本原因是环境行政责任追究缺失.通过对企业各类违法排污现象的列举、归纳,由表及里、纵深分析,指出环境行政责任缺失存在四个层面:普遍性责任缺失--违法排污企业行政责任追究缺失,显性责任缺失--环保局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缺失,隐性责任缺失--"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责任追究缺失和根本性责任缺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缺失.强调解决环境行政责任追究缺失的根本措施是依法建立环境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提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位,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部(或国家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由地方政府行政副首长兼任.  相似文献   

6.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十二五"时期,应进一步推动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基于企业"理性经济人"的本性,针对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带来的负外部性,从长远来看,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即由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是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实施机制。国外一些企业在承担环境保护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同时,逐步开始自愿、先行、零星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树立企业形象、缓解企业和社会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责任运动浪潮在国际社会中不断高涨以及经济全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依然严峻,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有法不依、政府执法不严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地方政府不但没有承担法定"监护"职  相似文献   

8.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信息披露分为政府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两个层面。政府环境信息披露包括政府在制度性信息与管理信息、生态安全信息等方面的披露.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包括企业强制性披露信息与自愿披露信息、企业生产阶段的信息和其他阶段的信息。笔者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控制及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联网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变革的主要表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时代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可以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网络化和智能化,进而增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预警能力以及促进公众对环境监管的深度参与.本文重点从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三个层面阐释"互联网+"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变革的主要表现.在政府层面主要表现在通过"互联网+"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宣传和信息公开对环境危机事件进行舆论引导两个方面;在企业层面则侧重表现在开展环境信息公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开展环保宣传、强化环保理念两个方面;在社会组织层面表现在通过"互联网+"开展环保宣传、组织公益行动,促进民意表达渠道畅通、推动公众积极参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政府环境失灵是我国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的重要成因,《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简称《办法》)的发布有助于扭转我国"重经济责任、轻环境责任,重企业责任、轻政府责任"的局面。《办法》规定了追责主体、对象、范围、程序与后果,但仍应在外部问责、损害事实与责任的认定评估、被追责干部复出机制及具体工作步骤等方面进行完善或细化。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6,(3)
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如其来的突发环境事件,政府、企业必须要有规范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及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政府和企业依然存在着风险防范与环境应急能力不足、环境损害评估鉴定与赔偿工作滞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不规范、缺乏实际操作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殚 《环境》2008,(2):31-32
环境知情,信息"不对称"局面亟待突破 环境与群众息息相关,群众有权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信息.然而,专家指出,在公众及个人要求政府和企业提供环境方面的相关资料方面,由于缺少公众与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互动机制,公众和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还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价值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多元共治因具有平衡多主体间利益、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等特点而开始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新理念。随着我国提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传统的行政主体与社会主体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关系也将由"命令管制"向"沟通协作"发展。环境多元共治具有促成保障环境利益的法律秩序、实现公众与行政主体互动协作、提升环境行政的制度化能力等功能,不仅为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法治化路径,而且也为构建政府主导、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日益发展,"邻避效应"所引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建设大型工业设施需要面对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变"邻避"为"邻喜",需要政府、企业与公众三方的共同努力。"邻避效应"的概念与成因"邻避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环境监管不够到位,企业违法排污的情形屡屡发生,使得公众对企业怀有不信任感,对建设项目抱有敌意;其  相似文献   

15.
禁止或暂停环境违法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不但直接打击违法企业的资金流,且影响其客户群,还会形成威慑示范效应,实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精准长效政策。本文分析了国际经验和中国现状,提出将"禁止或暂停严重环境违法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发布《关于禁止或暂停严重环境违法企业向政府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指导意见》;建立"禁止或暂停参与政府采购的严重环境违法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设立环保专家参与政府采购评标机制。  相似文献   

16.
向珉 《世界环境》2014,(1):32-33
<正>环境责任是负责的上市公司应履行的重要责任,环境因素也影响着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和监管部门、投资者、信息数据服务商和民间组织,以及企业自身。不同利益相关方对环境信息的需求有所不同。但上市公司目前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情况不佳,并不能满足其他利益相关方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利益相关方的环境信息需求◆政府和监管部门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  相似文献   

17.
乔永波  吴旭阳 《环境保护》2020,48(14):67-73
根据"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具有阶段性特征"观点,文章指出我国应根据所处的制度阶段,学习高环境绩效国家的共性经验,不能仅追求个性化、差异化借鉴。高环境治理绩效国家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处于规则阶段,共性表现为:有专门针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机构;针对未按要求披露等行为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出台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报告政策指南;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发布准则制度来指导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对外披露。从企业披露主动性、法律制度、秩序基础等方面,分析得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总体以惯例阶段为主。根据影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阶段演进的各因素,提出提升企业会计环境、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完善执行机制等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阶段攀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活动。而环境保护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任务和社会责任,更是政府社会性的规划,更是承担企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不仅有利于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技术的创新,为企业创造新的竞争环境,而政府规划也为企业的环境保护承责起到了压力与动力。本文就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功能、特点展开分析,就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与政府社会性规制的嵌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问题日渐突出。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既体现了党和国家治理污染的决心,又是对百姓关注环境问题的积极回应。"向污染宣战"需要凝聚政府、企业、公众各方的力量,将环境危机转化为环境质量提升的转机。  相似文献   

20.
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在落实"一案三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广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情况,梳理分析政府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顶层设计、功能定位、编制方法、改进机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健全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