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2006年和2007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对南京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从2006~2007年,南京市耕地减少6723.72hm2,林地减少975.46hm2,而水域增加了1663.26hm2,建设用地增加了5191.11hm2,草地增加758.78hm2,未利用地增加了86.03hm2。与2006年相比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陕北红碱淖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红碱淖流域为研究区,选取1989、2000、2007年3期遥感影像,利用ERDAS软件对3期影像进行解译,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叠加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图,采用动态度、开发度、耗减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数模型,研究红碱淖流域1989~2007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转移趋势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9-2007年间红碱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为湖泊、其它水域和沙地面积减少,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湖泊、其它水域和沙地面积减少了9.85km2、5.34km2和65.42km2,分别减少了19.65%、26.93%和18.67%;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了10.12km2、37.66km2和32.82km2,分别增加了10.78%、24.77%和4.99%。减少的沙地主要转化为草地,增加的林地主要来源为草地,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为林地;各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综合年变化率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2000年至2019年的卫星影像数据,分析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开发干扰指数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如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明显,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面积下降,而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和水域湿地等面积增加。变化面积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7.0%,减少的草地和耕地等主要转为建设用地、水域湿地,主要表现为实验区内盐田和养殖塘面积的增加。2000年以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开发干扰指数逐年增大,2005年之前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轻微;2005年至2016年人类活动干扰剧烈,自然保护区开发干扰指数增加迅速,以盐田和养殖塘的开发为主要影响因素;2016年后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开发干扰指数趋于稳定。人类活动干扰呈现从轻微到剧烈再到稳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省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土地利用碳排放模型和STIRPAT模型,分析了陕西省1999年-2013年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碳排放量呈增加趋势,增加了4.07倍,其中建设用地碳排量增加起主导作用.碳排放经历了减少(1999-2000年)、稳步增加(2001-2006年)和快速增加(2007-2013年)3个阶段.人口数量和GDP是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其中人口数量对碳排放变化的贡献高于GDP.经济集约式发展和个人集约式低碳消费是碳减排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实施后(即2000年以后),流域干流中游地区用水量在时空上进一步受到限制。为此,研究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尤其是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1985-2000年,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2000-2005年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②黑河流域干流水量统一调配以来,一方面研究区可用水量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研究区耕地短时间增加较快,研究区生态环境有退化的迹象,草地、林地、水域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变化率分别为2.14%、7.36%和3.69%;③1985-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呈现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之间的相互转换,草地转为耕地,2000-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呈现未利用土地转为耕地,草地和耕地之间相互转换;④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以甘州区变化最大;⑤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社会经济因子,包括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等,2000年黑河流域水量统一调配以后,中游可利用水量的约束直接影响着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2000年Landsat TM图像和2004年中巴资源2号卫星遥感图像为基本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鲁北地区盐碱地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了鲁北地区盐碱地时空变化特征,为区域盐碱地开发利用与改良提供了全新翔实的基础信息.监测结果表明,2004年鲁北地区盐碱地面积为14.69万hm2,以东营、滨州和德州3城市分布最为集中.2000-2004年间鲁北地区盐碱地面积减少了14 967.55hm2.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用地和工矿用地增加是造成盐碱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利用晋西北地区1975,1991,2000,2015,2019年遥感影像,采用转移矩阵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趋势,其中1975~1991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495.10km2,非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506.12km2);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689.0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1098.72km2);2000~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365.85km2,中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0569.56km2);2015~2019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1.3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非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909.93km2).空间上呈现先偏南、后偏西北的迁移趋势,其中1975~1991年、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重心总体上偏南方向迁移,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分别为19.26,20.06km;2000~2019年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迁移,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为30.29km.1975~2019年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数量和牲畜数量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大风日数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8.
利用晋西北地区1975,1991,2000,2015,2019年遥感影像,采用转移矩阵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趋势,其中1975~1991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495.10km2,非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506.12km2);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689.0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1098.72km2);2000~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365.85km2,中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0569.56km2);2015~2019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1.3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非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909.93km2).空间上呈现先偏南、后偏西北的迁移趋势,其中1975~1991年、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重心总体上偏南方向迁移,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分别为19.26,20.06km;2000~2019年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迁移,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为30.29km.1975~2019年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数量和牲畜数量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大风日数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以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为前提。本文利用RS和GIS技术,采用科学化量化指标,对龙井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得到2000和2007年吉林省龙井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图,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7年龙井市生态综合指数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2000年龙井市生态综合指数平均值为35.94,而到2007年龙井市生态综合指数平均值增加到38.45。7年间,良等级地面积增加最多,增加26.26个百分点,中、差、劣等地面积都在减少。2000年和2007年龙井市东部地区生态环境要好于西部地区。这表明政府政策的实施、人民环保意识提高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太仆寺旗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典型区域,通过2000年和2008年TM遥感影像,提取了研究区两年度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并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作出评价。评价结果为,1)2008年较2000年,林地、草地、水域湿地、建设用地面积有增加,耕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了;2)高功能组分指数增加了,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耕地面积比指数、未利用地面积比指数均下降;3)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变化均反映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对改善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近10年能源足迹测度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徽省为生态建设省,随着中部崛起战略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能源消费给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压力. 依据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省2000—2009年能源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测度,基于STIRPAT模型揭示了能源足迹驱动因子的边际贡献,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2015年与2020年能源足迹. 结果表明:安徽省人均能源足迹由2000年的0500 8 hm2增至2009年的1043 5 hm2,人均能源足迹赤字由2000年的0432 9 hm2扩至2009年的0975 5 hm2;煤炭足迹对能源足迹平均贡献率为7629%,占主导地位;能源足迹强度由2000年的1083 3 hm2104元降至2009年的0704 7 hm2104元;研究时段内,能源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5 人均GDP和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比例均与能源足迹呈正相关,二者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000 073 57和0006;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能源足迹呈负相关,其边际弹性系数为-0186.   相似文献   

12.
以深圳为例,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个时相的TM和HJ卫星影像,开展了20 a海滨城市海岸带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海滨城市海岸带以城市化开发为主,工业用地逐年增加,以牺牲耕地、湿地、林地、园地等正生态要素为代价,耕地、湿地是主要转移类型,分别转移了28.62%、18.99%;1990~2000年、2000年~2010年2个时段,负生态要素面积增加比率第一时期比第二时期大,工业用地累计增长率最大(1.61),交通用地最小(0.1);正生态要素向负生态要素的转移具有显著的东、西空间差异特征,自然主导正生态要素的转移第一时期主要在西海岸带,第二时期转移重心逐渐向东部转移;人工主导正生态要素的转移均集中于西部区域,耕地持续减少,园地的转移由1904.01下降至383.75 hm2;工业用地的转入,主要集中在西部海岸线沿岸和东部盐城港沿岸,湿地是主要转移类型,约1808.07 h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晰退牧还草工程前后生物资源产品消费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差异,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通过对传统生态足迹计算中的“全球公顷”进行本地化处理,采用“省公顷”生态足迹法分析该地区1995年(退牧还草前)、2012年(退牧还草后)生物资源产品消费特点及其生态影响. 结果表明:与1995年相比,2012年鄂尔多斯市生物资源产品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由以粮食油料和肉蛋奶为主向多种食物种类转变,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薪柴消费量相对减少;与此同时,2012年鄂尔多斯市粮食油料和薪柴消费的生态足迹消耗量均呈降低趋势(降幅分别为53.23%和86.49%),而蔬菜瓜果和肉蛋奶的生态足迹均有所增加(其中蔬菜瓜果增幅达到44.97%). 各种生物资源产品的消费主要是对耕地生态足迹的消耗,粮食油料对耕地生态足迹消耗量的贡献率由1995年的40.17%降至2012年的21.74%,而蔬菜瓜果和部分肉蛋奶的贡献率均有所增加. 2012年鄂尔多斯市生态赤字(2.738 4 hm2/人)低于1995年(3.438 2 hm2/人),生态效率亦明显较高,表明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扰动、占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均有所缓解,并且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但该市生态赤字率仍然很高,伴随着外来人口的迁入,还需548.83×104 hm2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才能满足2012年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对生物资源产品消费生态足迹的总需求. 研究显示,鄂尔多斯市生物资源产品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其所产生的生态压力,生态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进一步调解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生态效率方法是研究循环经济的比较合适的定量方法。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生态效率分析模型,以徐州市为案例,对徐州市2000年-2007年的生态效率及演变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徐州市2000年-2007年间,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都有提高,生态效率也增长了1.12倍。徐州市循环经济处于比较有活力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性增强,提高生态效率成为促进徐州市循环经济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效应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基于无锡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无锡市13 a间建设用地扩张及碳排放特征,并构建了建设用地比例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无锡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效应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尝试验证库兹涅茨曲线在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存在性。结果表明:①建设用地总量在1996—2008年间迅速增长,绝对增长量44 032.97 hm2,且除了农村居民点逐渐下降以外,其余地类均呈逐年增长态势,无锡市1996—2008年间的碳排放基本上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绝对增长量1 936.38×104 t;②建设用地总量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建设用地扩张至拐点后,碳排放强度则逐渐下降,且拐点位于建设用地比例1.91%附近,但是目前仅仅刚开始出现拐点的迹象,表明目前无锡市建设用地扩张还未完全达到集约及精明增长的标准,建设用地扩张对碳排放而言仍然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是可以预见,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的提高,碳排放强度会逐渐进入下降的阶段;③城市用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为三次曲线关系,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线性关系,其他建设用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则存在一种不明显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建设用地地类组成的不同会导致不同形态的库兹涅茨曲线,由于城市用地和建制镇用地对碳排放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其比例的提高亦会促使库兹涅茨曲线更加陡峭,并延缓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对青岛夏季海陆风环流影响的个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分辨率为500 m的青岛地区下垫面土地利用资料,利用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WRF),模拟分析了不同城市下垫面情形下,2007年8月4-5日青岛地区的一次海陆风过程.控制试验和干农田下垫面及城市下垫面两个敏感性试验都模拟出了海陆风的转换过程及城市小风区和城市热岛现象.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下城市区域气温明显升高,增温幅度为1~2℃,高密度城市下垫面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增大了海陆温差,加强了海风,青岛城市热岛环流受海陆风影响显著;干农田地貌与灌溉农田、林地下垫面相比,不利于局地降温,但与城市下垫面相比,有效地加强了近地面风速.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重点工业源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运用南京大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对2005年1月6─7日南京典型天气条件形成的污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重污染发生时的城市污染气象环境和影响因子,同时针对该城市重点工业源区对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贡献做了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状况发生在长时间逆温条件下,尤以6日23:00—7日04:00时逆温最强(强度可达1.25 ℃/hm,逆温层厚200 m),此时风速较小,同时在市区出现较强的气流辐合,在这种气象条件下, NO2,SO2和PM10的质量浓度最高.南京市相对封闭的宁镇丘陵地形以及受东郊紫金山的影响,也是造成主城区重污染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南京市城北工业区与主城区毗邻而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在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时对主城区污染物的浓度具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8.
程炜  张新玲 《环境科技》2002,15(4):37-39
提出了生活大气污染物总量核定办法,依据南京市2000年生活燃料消耗情况,估算了2000年南京市生活大气污染物SO2、NO2、TSP的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