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可持续发展角度下中国湿地环境管理法律问题,介绍了中国湿地生态系统具备的高经济性与脆弱性,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与系统复杂性的特点和要求,给出了从持续发展的角度下审视湿地管理和使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湿地环境管理问题,是基于中国湿地保护和利用法律的缺失现状之上的.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研究中国湿地环境管理的法律问题,就可以为中国湿地立法提供建议,来规范中国相关部门的管理,共同努力保障中国湿地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已经形成以污染防治、资源合理利用、生态保护三方面为核心内容的法律和法治体系。但就目前三方面内容看,一是污染防治类法律相对较为完善,各项相关法律经过不断修改已经日益完善;二是资源类法律数量较多,内容也较为丰富,但从以资源利用为主进行规范向全方位资源高效、合理利用过渡尚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有关资源战略储备、修复生态和资源效率方面的内容缺失;三是生态类法律,就目前情况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但因起步较晚,一些法律尚处于空白状态,体系尚未形成,亟待加快制定完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法治能力建设有了明显的改观,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形成过程中日益补充完善、形成体系;二是由模式概念立法向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变;三是重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四是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规则制定。此外,在立法理念、立法方法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探究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的原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新增了法律规范和行为经验两个解释变量,构建了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Ex-TPB)的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对346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验证该结构方程模型的有效性;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影响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的心理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基于Ex-TPB的疲劳驾驶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对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有较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行为意向、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经验显著正向影响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其中行为意向的影响最显著;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行为经验和主观规范对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法律规范对其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4.
公民与环境法之间的关系涉及公民的环境法律地位,无论从法律角度出发还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公民在环境保护法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权利与义务的双重主体,是环境法制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法的体系,从一个国家的总体说,通常是指这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某一个法律部门来说,它既是整个国家法规总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个按照一定内在联系而结合起来的完整体系。所谓环境保护法的体系(简称环境法体系),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的系统,它是各种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和环境保护法规的综合。一、研究并建立环境法体系的意义我们说环境法学以研究环境法规为主要对象,实际上是指环境法学以环境法体系为研究  相似文献   

6.
规范和调整高校领域中法律关系是高校章程制定的主要目标。高校章程所规范和调整的法律关系既包括外部法律关系,也包括内部法律关系。其中外部法律关系主要包括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法律关系,内部法律关系主要包括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以及高校与教师之间法律关系。这些法律关系规定情况如何,直接影响高校章程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7.
《安全生产法》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部大法。对我们每位职工来说 ,既是约束 ,也是保障 ;职工既依法享有法律赋予的权益 ,也必须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要保障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和避免触犯法律 ,就必须学好和用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已经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相应我们平时一些不良的作业行为也可能成为违法行为 ,如果没有通过学法从而增强法律观念 ,而是还停留在糊里糊涂地习惯性违章 ,最终可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在《安全生产法》中 ,规定普通从业人员有两种违法行为 :一是不服从管理 ;二是不遵守规章制度和违反操作规程。对照我们日…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法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涉及防灾减灾领域的两大主要部门法律。正确认识两部法律的关系对于防震减灾法的准确适用以及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一部分从三个角度阐述了防震减灾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之间的相同点;第二部分从两个角度剖析了防震减灾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9.
王社坤  汪劲 《环境保护》2013,(17):19-22
从法律的视角看,强制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必须首先明确企业开展自行监测是一项法律义务。自行监测义务的履行必须有配套的保障措施,包括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市场的建立和规范、自行监测结果法律拘束力的确立、违反自行监测义务的制裁手段的合理设计、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义务的强化。  相似文献   

10.
环境伦理学是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确定某种规范,因此,它才可以成为环境立法的依据和基础.因为法律本身也是根据人性的要求来进行规定和限制的.法律代表着人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进行保障,而刑法是法律体系中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因此环境刑事法作为严格规范限制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是很彻底的法律,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资源是否能够被切实保护,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水生态环境犯罪刑事法治体系研究》一书是针对水生态环境犯罪刑事法治体系进行研究的书籍,该书以水环境  相似文献   

12.
弥补法律漏洞 有效保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环境法的漏洞从理论上看,环境法体系是由各种环境法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但是,从实际的法律规定看,环境法中还存在着一些空白,有些法律规定不明确,有些规定间不协调甚至相互抵触.我们可把这些情况统称为环境法的漏洞.从形式上看,环境法的漏洞大致有3种:(1)法律规定上存在空白点,对现实中需要以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缺乏法律规定,亦即无法可依;(2)规定不明确,无可否认,目前环境法中仍有一些过于空泛笼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震预警活动进行全面规范的法律规范制定工作,主要涉及制定相应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简要概括了制定地震预警管理法律规范的意义以及实践。从分析地震预警法律规范制定权的依据入手,在分析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关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制定地震预警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制定主体和程序,立法依据,立法目的的实现方式和制定的具体内容等方面。最后指出了制定地震预警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随着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进行,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地震预警相关法律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山东环境》杂志 2 0 0 1年第 1期发表了《论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有关法律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一步与读者进行讨论。主要谈一谈环境民事纠纷处理有关法律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工作中的体会。关于法学界对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两种不同观点 ,笔者一直是坚持第二种观点。(一 )从立法指导思想和对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规定的原意来看 ,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制定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法律责任中规…  相似文献   

15.
排污权交易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峰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98-101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项环境经济政策,自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率先应用于大气污染源及河流污染源管理后,已在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进行推广,并取得了极大成效。我国近年来,也在许多城市进行了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工作,本文试图从法律角度对排污权交易所体现的法律价值目标,排污权的权属特性,以及排污权与排污收费制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林帼秀 《环境》1999,(2):40-40
环境保护涉及的是“人类——环境”这一特定系统,在以技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引导约束人的环保行为、调整规范人们的环保关系也是极其重要的。环境保护要引入法律机制,以法作手段调整国家、企业部门和个人之间因环保问题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关系;而要推进环境法制建设,必须提高公众的环境法制意识。正如宋健指出:只有人民有了充分思想准备,才能达到(环境)立法目的,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环境)执法才能顺利实施。然而,当前公众的环  相似文献   

17.
环境法学研究过程中的"泛道德化"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与环境法实践相脱节,另一方面,环境法理论建构中所依托的各种道德理论本身也难以保证长久的科学性,故以道德分析为环境法逻辑起点产生的"创新性"理论在诞生之时就可能"先天不足"。因而有必要从法律实证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避免以道德诉求作为分析起点,在明确环境法价值、理想目标的基础上,坚持法律工程研究的进路,从"环境损害"这一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入手,运用法律规划理论,对预期社会效用的实现进行理论体系建构,进而为环境法目的的实现路径作出可操作性论证。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等具体的环境问题。由于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国家干预成为必然。国家政府的职能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和指导着国家环境管理的组织和运行。本文主要阐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中法律的作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路来解决和改善环境管理体系,从法律的角度透视管理问题.为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不同研究者应当从不同角度进行界定,前提是肯定信任、规范和网络这些基本要素,否则将导致概念的泛化,不利于澄清问题。引介国外"社会资本"概念的同时,有必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推进"本土化"过程。教育系统可以视为理性系统,也可以视为自然系统,两种研究同等重要,应当将教育场域作为一个整体目标,从多学科的视角,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宫丽彦  徐平 《环境保护》2011,(16):43-45
我国诸多法律、法规对林权概念不一致的规定影响了林权权属的确定和林权的流转,阻碍了林权体制改革。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法律的角度,对林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明确林权概念的内涵和客体范围,划清林权的主体,为完善林权概念和推进林权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