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域水资源分配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联系。当前,流域水资源分配中存在分配价值扭曲、分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其解决措施是对水资源价值进行重估,并据此建立水资源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在开发中会牵涉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就会有不同的利益分配诉求,因此,矿产资源开发中合理分配各方的利益,是矿区和谐、减少矿区冲突必须先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引入合作博弈理论,提出基于Shapley值的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政府和社区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方法,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引入风险承担和投资额大小两种因素对Shapley值行进修正,建立一种更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方式,有效解决矿区利益分配矛盾,实现多方共赢,共建和谐矿区。  相似文献   

3.
公私合作模式(PPP)是解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以及政府在基础设施管理上效率底下的一个有效的方式。风险分担是环保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模式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其组织结构复杂,导致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风险。不合理的风险分担不仅会增加项目总成本,甚至会导致项目的失败。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投资者和运营商之间的最优风险分担比例模型。为现实的实际操作提供了一种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4.
杀虫剂使用量大,使用范围广,对生态环境影响深刻,其种类繁多,特性各异,毒理性质,物化性质及残留降解性能均与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密切相关。用一般的风险方法评价难以涵盖其危害的方方面面。因此,杀虫剂环境风险评价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理论,方法及实际工作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杀虫剂环境风险评价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杀虫剂环境风险评价整体框架的设想。以便通过环境风险评价追踪和预测杀虫剂对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潜在影响,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杀虫剂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的逻辑基础与法律价值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蕾 《上海环境科学》2009,28(6):250-252,270
生态补偿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1个具体制度,其本质上是对经济利益和生态资源的分配和调整.从现实和理论2个方面分析了生态补偿的逻辑基础,阐明分配正义和可持续发展是其法律价值目标,这种价值目标体现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1种新的主客体价值认识,并呈现出分配正义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6.
国内碳交易试点工作已进入关键期,碳配额分配机制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章在综合考虑各试点的经济、产业和能源结构等特点基础上,借鉴国外碳市场的经验教训,对试点地区采用的碳配额分配方法利弊及潜在风险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生态环境风险已经成为社会主要风险源之一,为做好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文章在识别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建立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实验室,系统研究区域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体系的构想,以期为防范化解区域生态环境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海水养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我国海水养殖规模巨大及海水养殖生态环境压力突出等问题,为客观评价我国海水增养殖区面临的生态风险,本文基于养殖生物能否被养成和养殖产品能否安全食用的理念,综合考虑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风险、养殖产品食用安全风险、病害发生风险和赤潮发生风险四个方面,构建了海水增养殖区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方法。该方法将海水增养殖区评价从环境角度拓展至生态环境角度,为我国海水增养殖区评价方法体系提供有益补充,评价结论可为我国海水增养殖区生态风险管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世界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配额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额分配机制是碳排放交易体系(Emission Trading System,ETS)的关键要素。通过研究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世界上较为完善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分析其减排目标、覆盖范围、配额分配方式、储蓄和抵消机制。从而提出中国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构建应注意:设定适当的减排目标和透明的调整机制;建立配额市场信心;分配方式的选择应兼顾减排效率与经济发展;配额分配应考虑碳泄漏风险。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诱发了新的环境风险可能性的发生,特别是近年来的多种环境风险灾害事故的发生已引起了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风险管理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内容和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文章结合目前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探讨有关两大类环境风险评价(突发性与非突发性)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区别,环境风险评价评估标准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城市环境管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化学品的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是合理处置和科学管理化学品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及区域风险评价这3个层次系统阐述了化学品风险评价方法,结合我国化学品分类与管理现状,提出了我国化学品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即从风险管理的对象入手,将化学品本身、主要行业企业以及相关利益方三方面作为风险管理的对象,构建了我国化学品的风险管理框架,旨在为提高我国化学品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洪涝灾害生态环境风险的复杂性问题,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定义了洪涝灾害生命周期,将其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发展期、爆发期、衰退期、消亡期五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洪涝灾害生命周期下各阶段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洪涝灾害生态环境风险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首个针对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价的指导文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简称《指南》),在中国在建和已建成的CCUS项目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但其环境风险评价流程仍然存在实用性不强、科学性不足等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对比分析国内外CCUS环境风险评价流程及中国《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流程,从流程结构优化、增加定量化评价方法、加强风险潜势预判、设定风险事故情形、采用风险预测手段等方面对《指南》提出完善建议。同时也指出CCUS本身的不确定性加大了环境风险定量评价的难度、中国CCUS环境风险评价流程对经济利益的关注有待加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区域生态风险识别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区域生态风险识别与评价较为困难,在Relative Risk Model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生态风险识别的概念模型,并编制了风险识别的软件系统.研究以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为基础,从风险路径着手构建识别系统.运用该系统对东太湖地区进行生态风险分析的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地区主要的生态风险实际情况,能够让环境管理者对区域的风险源、风险因子、评价终点所受风险做出合理的判断,并作出合理决策.  相似文献   

15.
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风险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太湖流域及其一级水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2005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分类图等为基础数据,基于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变化、转移矩阵、GIS叠加分析、土地利用综合转换速率、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风险效应系数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太湖流域及其不同一级水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在计算相关中间参数的基础上,从景观尺度计算得到了太湖流域及其不同一级水生态功能区景观生态风险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太湖流域及其不同一级水生态功能区景观生态风险差异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分析了各区景观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效应关系,从而为流域不同水生态功能区差异化水生态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对于如何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未见有具体和详细的指导性建议。在许多的建设项目报告中,两类评价混淆严重,不利于突出两类评价各自的重点,也不利于风险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从基本概念入手,对两类风险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上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阐述了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间的相关性和相异性。为环境风险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价在实践评价过程中指明了各自具体的内容和重点,促进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十一五"末至今,中国石化行业安全事故及环境风险事件频发,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从产业布局来看,中国石化企业及与之相关的化工园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布置在沿海沿江地区。中国石化行业目前存在的布局分散、单体规模小等突出问题,如不加控制,行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环境风险和环境污染问题。应开展全面梳理排查隐患,提高区域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水平;大力支持集群化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缓解结构性环境风险;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强化管理,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以减缓石化行业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8.
应用景观生态学思想,依据层次分析模式建立了公路生态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在专家思想库的基础之上,为突出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规定其权重值由评价指标影响空间范围的大小来确定.其中环境因子的影响范围,即所占面积,利用GIS对相关图件解读获得,灾害因子影响路段的长度则在施工设计和路线勘测阶段实测而得.使用该评价体系对315国道新疆依吞布拉克且末段的生态环境风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路域生态环境风险指数ERA介于1.55~3.23之间.由于ERA包含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xiwi和灾害系数∑yiwj存在空间异质性,故据其最终对路域内的8个景观生态单元,用4个风险级别进行了评价,较真实地反映了该路段生态环境风险特征.  相似文献   

19.
长江-洪泽湖段突发跨界污染风险交流信息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当前环境风险交流存在问题基础上,将信息图谱引入到流域突发跨界环境污染风险交流中.参考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图谱制定步骤,结合突发跨界环境污染风险管理特点与要求,构建流域突发跨界环境污染利益相关方构架体系.编制流域突发跨界环境污染事件利益相关方问题清单框架,对流域突发跨界环境污染利益相关方问题计算权重,按权重大小进行排序分类.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长江-洪泽湖段为研究区域,绘制风险交流信息图谱,利用ArcGIS制作信息图谱单元图以及单元表实现对海量信息资料的挖掘、提炼与表达,不仅满足了利益相关方对于信息的迫切需求,提高了环境风险交流效率,保证了突发跨界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处置措施的有力实施.同时也为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风险沟通提供了预见性、准确的关键信息与支持信息,为流域突发跨界环境污染风险决策提供辅助信息工具.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具有程序前置性、政府主导性、解决纠纷的经济性以及磋商协议的强制性四大特征,同时具备稳定生态秩序、提高救济效率、实现利益衡平三大制度功能。此项制度在我国落地,可能存在赔偿追索"代理风险"与利益博弈"黑箱"、磋商与诉讼衔接机制不明、政府角色冲突等问题。基于此,提要完善生态损害赔偿磋商程序设计,建立磋商与诉讼衔接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政府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