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采石场大面积弃渣边坡无防护堆积和坡面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文章基于"蓄水范式"理念,以山阴县小娘娘山采石场为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用施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套因地制宜的弃渣边坡稳定技术,该技术包括蓄水稳定技术设计和配套措施设计,以研究区内的一处弃渣边坡为示范点进行了实际设计和施工.结果表明,弃渣边坡稳定技术能有效提高弃渣边坡的稳定性和蓄水能力,施工方便、成本低,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地推广性.  相似文献   

2.
弃渣场滑坡影响因素敏感性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典型弃渣场工程实例,引入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理论,基于Morgenstern-Price严格条分法对弃渣场滑坡影响因素敏感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坡率、内聚力、内摩擦角对弃渣场坡体稳定性影响高度显著,而坡高、渣体容重、堆积位置下伏基岩倾角对弃渣场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小;指出敏感性分析亦有其局限性,采用概率分析理论研究弃渣场滑坡影响因素将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金川县境内的沙耳干河坝泥石流沟泥石流活动频繁,暴发频率属于中等。为了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威胁和危害,进行现场踏勘,开展泥石流的治理工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拦砂坝、谷坊坝、单侧防护堤、排导槽和导流堤等工程对泥石流的预防与治理具有显著作用,采用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相对于单一措施更为有效。在治理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相应的环境问题,对其中影响较大的水土流失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提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渣的排放量将逐年增多,我国年排钢渣700多万吨,利用率仅10%左右.钢渣的处理和利用处在较落后状态,宝钢二期投产后,年排钢渣约80万吨,目前,累计排渣量己达300多万吨,主要用作临时便道和回填,少量提供水泥厂生产钢矿水泥,累计用量100多万吨,仍有大量钢渣堆弃渣场,堆积总量已达200多万吨,渣场渣满为患.开发利用钢渣,特别是大宗用途,消除渣害,净化环境,已是宝钢当务之急.为此,宝钢大力开发钢渣在工程中的应用,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获成效.鉴于钢渣的特殊性能,付诸工程利用尚需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铅锌弃渣是有色金属工业排出的大宗固体废物之一。其中有铅冶炼系统排铅烟花炉渣,锌系统排锌回转窑渣。铅锌弃渣一般含有多种超过排放标准而目前又尚无成熟工艺提取的有价值和稀贵金属元素。这些废渣的堆存直接影响自然景观,并有可能对环境如土壤、水体和作物等造成危害。因此,考察铅锌渣的有害特征,研究其水浸出行为与规律,对解决铅锌弃渣对环境污染,寻求同行业固体废物的治理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钢厂在炼钢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钢渣,常年积累,堆积如山,占据场地,污染环境。如太钢钢渣堆积50多年,渣山体积达1200万立方米,1983年5月才开始治理。湘潭钢厂以年产70万吨钢为基数,渣场堆高以8米计算,每年需占用农田20亩,从1970年平炉出钢以来,到1990年的20年间,需占地400亩。钢渣量大,占地多,成了钢厂的包袱,因此各钢厂正在积极寻找治理钢渣的途径或正在积极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氧气顶吹转炉每炼一吨钢,一般产生二百公斤左右的钢渣。对钢渣的处理及利用,长期以来没能得到很好解决。过去,一直沿用弃渣工艺,这需要大量的渣缶,运输设备等,而且钢渣丢弃后,占用农田(每万吨钢渣约占地一亩),污染环境。渣中还残留6%左右的可选废钢,14%可还原的铁、锰,约35%有效氧化钙、氧化镁,也都一併弃掉。为解决钢渣的治理和利用问题,在冶金部和太原钢铁公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降雨量大、第四系覆盖层结构松散,且地形多为山地,易造成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从而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以云南省南山河泥石流为例,通过对南山河流域进行现场地质调查,分析了当地气候、地质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泥石流的诱发影响,并提出了适合这一地区的泥石流治理方案,即拦挡工程,包括拦挡坝、拦挡网、固床坝和植被修复,可有效达到拦渣、固床、沉砂沉泥和减少松散物源的治理目标。该研究可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带来了众多地质灾害,给当地灾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灾后重建成果,对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的效果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了汶川红椿沟流域中的甘溪铺沟、大水沟、新店子沟3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流变模型FLO-2D,经连续方程与运动方程,结合网络化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DEM在ArcGIS中转换为ASCII格式输入至FLO-2D软件中,建立流域模型,分析计算出红椿沟泥石流沟在工程治理条件下,遭遇50、100年一遇暴雨时,泥石流冲出物的堆积深度和流动速度。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工程治理效果和进一步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矸石山生态治理工程中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目前已有许多旧矸石山采用"由上向下,自然堆积,平整顶部,不断延伸,未分层碾压"的堆积方式,存在滑坡、坍塌、水煤气爆炸、自燃等安全隐患。本文以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嘉乐泉煤矿旧排矸场治理工程为例探讨矸石山治理的工程经验,从而为旧矸石山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四川雅安市干溪沟泥石流特征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干溪沟泥石流的基本条件出发,对该区泥石流的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从预防、预警预报和治理三个方面着手对泥石流进行综合治理,详细讨论了防治措施、工程布置的依据以及排导槽、拦挡坝、停淤场等工程措施的结构设计,为该区泥石流的综合治理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电石渣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石渣是工业废渣,其大量排放和堆积影响环境,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介绍电石渣在建筑材料、化工生产、三废处理等行业中的资源化现状,针对电石渣利用量的局限性,高掺量高附加值电石渣砖的制备为电石渣的大量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疏导山洪和泥石过境的挡渣坝防治工程为例,通过对不同坝型结构方案的对比,选择圬工透水梳齿坝为设计方案,对河南老鸦岔金矿区泥石流灾害进行治理工程设计,并对洪峰流量、拦渣坝坝顶溢流口过流量、挡渣坝稳定性进行了验算,通过该工程的治理使矿山部分地段的地质环境得到初步恢复,并对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查明了大沟泥石流的发育情况及泥石流沟谷特征,从而确定了大沟泥石流的形成特征,以利于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确定了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的运动特征,这些结论对于如何经济合理治理大沟泥石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以上结果针对大沟泥石流可以制定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建议在现有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增设三道重力式拦砂坝,并在治理后采取生物措施对其进行综合防治,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可以起到拦截降水、调节径流、护坡稳坡、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和抗雨水侵蚀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燃煤锅炉水力排渣,浪费水资源,且不能做为建筑材料使用,华能大连电厂采用干式风冷排渣、气力输渣改造,对照湿式排渣,阐述干式排渣、气力输渣一体化系统的特点、优势及运行后的改进措施,实践证明,已运行的此系统不但能使燃煤电厂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干渣还可再利用,实现了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湘西花垣县、重庆市秀山县、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县山水相依是我国锰储藏量最为集中的地区素有中国"锰三角"的别称,但在2005年之前,此矿的矿渣隐患问题非常严重,同时锰工业的污染问题是国家所要关注的高层次问题。但是,因为锰渣的处理成本高,难度也非常大,主要是运用渣坝收储方式进行囤积,而大量的库容巨大渣坝成了一颗定时的炸弹。经过近年来的治理,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河底淤泥锰含量较高。希望有关部门对"锰三角"地区予以持续关注,解决"锰三角"地区的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7.
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环刀法研究了紫色丘陵区不同碎石含量弃土弃渣下垫面的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性能随碎石含量的增加而差异显著,其中,碎石含量为40%的弃土弃渣下垫面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及平均入渗率分别是土质弃渣下垫面的1.30、1.13和1.54倍.不同下垫面初始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与弃渣初始含水率、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下垫面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初始入渗率与初始含水率相关系数在-0.689~-0.912之间,稳定入渗率与容重相关系数为-0.745~-0.999,且稳定入渗率随非毛管孔隙度增加而显著提高.Horton模型对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率与时间拟合的可决系数在0.899以上,且Horton模型计算入渗率与实测入渗率的相对误差在0.07%~6.60%之间,是紫色丘陵区分析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过程的适宜性模型.研究结果可为紫色丘陵区弃土弃渣水土流失量预测和评价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亚高山风电场区域由于干旱、寒冷、光照强烈、风速较大等气候特点和当地土壤贫瘠、土层薄等恢复条件限制,植被恢复较为困难,植物成活率较低、生长缓慢。根据风电场区域自然植被调查情况、风电场植被恢复物种选择、生长情况,分析了适合石蒲塘风电场区域的植被恢复物种和组合栽培方式:(1)施工道路边坡采用雪松、绣红毛杜鹃、大理柳、密枝杜鹃"乔、灌"组合栽培;(2)风机平台边坡种植灌丛、风机平台撒播羊茅、高山早熟禾草籽;(3)弃渣场区及施工营地"灌草"相结合种植,选用绣红毛杜鹃、大理柳、密枝杜鹃、柔毛委陵菜、西南委陵菜、羊茅、高山早熟禾。  相似文献   

19.
界定铬渣堆积范围对于场地环境的维护和管理具有现实意义。工业生产过程中燃烧产生尾渣的磁化率是土层的几十倍,为高精度磁测在铬渣污染场地中的调查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物理基础。文章采用高精度磁测对青海海北某一铬渣堆积场地进行调查,根据异常曲线的特征和定性拟合解释剖面,判定为铬渣填埋体为三度体,可近视看成为球体,球体的直径为5.8 ...  相似文献   

20.
小白泥沟是东川小江流域的重要泥石流沟,利用香根草生态技术选取约2hm2的堆积区进行治理示范,1a后对其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根草成活率达8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85%,4种土著植物恢复,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对照区,土壤冲刷量仅为对照区的约10%,具有较好的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