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雅安市干溪沟泥石流特征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干溪沟泥石流的基本条件出发,对该区泥石流的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从预防、预警预报和治理三个方面着手对泥石流进行综合治理,详细讨论了防治措施、工程布置的依据以及排导槽、拦挡坝、停淤场等工程措施的结构设计,为该区泥石流的综合治理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查明了大沟泥石流的发育情况及泥石流沟谷特征,从而确定了大沟泥石流的形成特征,以利于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确定了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的运动特征,这些结论对于如何经济合理治理大沟泥石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以上结果针对大沟泥石流可以制定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建议在现有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增设三道重力式拦砂坝,并在治理后采取生物措施对其进行综合防治,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可以起到拦截降水、调节径流、护坡稳坡、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和抗雨水侵蚀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降雨量大、第四系覆盖层结构松散,且地形多为山地,易造成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从而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以云南省南山河泥石流为例,通过对南山河流域进行现场地质调查,分析了当地气候、地质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泥石流的诱发影响,并提出了适合这一地区的泥石流治理方案,即拦挡工程,包括拦挡坝、拦挡网、固床坝和植被修复,可有效达到拦渣、固床、沉砂沉泥和减少松散物源的治理目标。该研究可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格宾石笼拦挡坝在玉树地震灾区泥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宾石笼作为一种新型防护结构,具有透水性好、耐腐蚀、柔韧性好、整体性好等优点。本文在玉树地震灾区尼隆库泥石流治理工程中,首次将格宾石笼修筑为拦挡坝用于拦蓄泥石流固体物质。结果表明:与之前的防治结构相比,由于格宾馆石笼拦挡坝为柔性结构,它可以承受较大的变形而不发生破坏,较适合在地震地区使用;且防治效果良好,已经受了一次泥石流的考验,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在地震灾区泥石流治理工程中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疏导山洪和泥石过境的挡渣坝防治工程为例,通过对不同坝型结构方案的对比,选择圬工透水梳齿坝为设计方案,对河南老鸦岔金矿区泥石流灾害进行治理工程设计,并对洪峰流量、拦渣坝坝顶溢流口过流量、挡渣坝稳定性进行了验算,通过该工程的治理使矿山部分地段的地质环境得到初步恢复,并对小秦岭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2012年7月9日俄瓜热十多沟流域形成的较大规模的泥石流,从泥石流的形成角度,对该流域的地形分区特征、冲淤特征、物源条件及堵河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泥石流的成因机制及引发因素,并根据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参数提出以拦为主的5坝1坊2堤工程治理方案。该方案可达到有效的拦砂、固床、压坡目的,将泥石流灾害防治与公路规划建设相结合,其减灾防灾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从防治工程实践来说,采取设置拦砂坝和排导槽等措施,做好施工技术应用全过程的质量把控,实现工程防治,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本文针对叶城县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危害治理,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防治施工技术的运用,总结了技术应用要点,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泥石流灾害预防工作中的问题,本文通过系统安全工程的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到影响泥石流灾害产生的主要因素,构建泥石流灾害事故树图,从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结构重要度三方面全面分析阐述了各基本事件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预防关键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泥石流灾害的一些建议。该结论为泥石流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布大量高山峡谷地貌,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在许多泥石流沟道内产生了大量的弃渣,在强降雨条件下具有暴发弃渣泥石流的可能性,对下游居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如何科学、高效防治高山峡谷区弃渣泥石流成为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工程技术瓶颈。为更好地解决该类地区弃渣泥石流的治理问题,以古瓦水电站牛棚沟弃渣场为例,通过分析该弃渣场特点,先采用传统"稳拦排"弃渣堆积方式治理部分弃渣,再紧密结合科学性和经济性原则,运用分级堆积方式治理其余弃渣。采用这种新型的弹性稳拦排综合调控模式,能对该类地区弃渣泥石流进行逐级消能,并有效治理了牛棚沟弃渣场近25万m~3弃渣,可为高山峡谷区水电工程弃渣的治理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场环境灾害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环境岩土工程理论,用散体动力学及统计学方法,研究高台阶土场治理滑坡新机制,土场泥石流扼制及底部泄流等新技术,为排土场在稳定条件下增加堆高、开辟用地新来源、根治泥石流、治理表土基底创造了条件,对保护国土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根治因土场失稳而引起的矿山灾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海市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区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简介了北海市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区的旅游资源条件和发展概况,分析其存在的资源破坏、视觉污染、水污染、沙质退化、旅游超载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没有进行资源调查与评价、规划不力、管理不善和环保投资少。应在查清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上制定新的总体规划,加强环境景观保护,并且要制定环境政策和管理措施,明确环境管理机构的权力和职责。  相似文献   

12.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防火堤受液态物质冲击时受力状况进行模拟,并对防火堤在冲击载荷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防火堤在事故状态下的脆弱部分,对油库的安全设计、评价和日常维护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和中游段输水堤防建设工程,在下游、中游分别设置了9个和3个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化学特征监测断面,并在中游的3个断面和下游的6个典型断面进行了植物样方调查,以分析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对地下水和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态输水影响下,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两岸地下水位抬升显著,植被的盖度有明显增加,胡杨的当年生枝叶都表现出积极变化;塔里木河中游地区在建有输水堤防又有生态闸的断面地下水位、水质以及植被综合优势比均明显好于无生态闸断面.  相似文献   

14.
基塘系统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态系统是一种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可持续农业的一种类型。本文分析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基塘生态系统的特点、现状及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脆弱生态系统破坏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的无棣、沾化海岸数千年来形成的贝壳堤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近20多年来,贝壳堤岛脆弱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降低。究其原因,一是风暴潮袭击、海岸侵蚀等自然因素影响,二是滥挖贝壳砂、无序发展盐业生产和滩涂养殖、修筑防潮大坝、兴建工业企业和民居等人为因素破坏。保护贝壳堤岛生态系统,要强化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尽快修复脆弱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还要加大自然保护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协同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测了2015年珠江三角洲机动车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设计了6类单一控制、技术控制、结构控制以及综合控制措施的情景,并运用基准线年排放清单编制和协同效应坐标系法分析了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按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趋势,2015年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将以18%~120%的幅度增加;各控制措施下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有下降,且均具有正向的协同效应,但减排的贡献差异较大.6类单一控制措施中淘汰黄标车和结构性控制措施分别对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削减效果最明显,减排幅度均在40%以上,且正向协同效应突出,但相比其他措施,结构性控制措施实施难度大.  相似文献   

17.
南京青奥会期间管控措施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库,量化了南京青奥会期间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临时管控措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量;应用WRF-CMAQ(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了不采取控制措施(情景0)和采取工业临时管控措施(情景1)下的ρ(PM2.5),并结合实际观测数据开展南京青奥会期间管控措施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 结果表明:与情景0相比,在采取燃煤控制、工业停限产、工地停工、区域联防联控等临时管控措施的情景1下,南京和江苏省ρ(PM2.5)月均值分别降低了8%和4%;对比情景0的模拟结果和实测值可知,在采取了临时管控和应急管控措施的情况下,南京和江苏省ρ(PM2.5)平均分别降低了21%和12%. 在13个省辖市中,2014年8月南京工业SO2、NOx和烟粉尘减排量分别为2 062、3 037、835 t,月减排比例分别为24%、30%、27%,减排效果突出,PM2.5改善效果显著,提示内源特别是工业污染控制对当地大气污染治理至关重要. 在扩散条件相对不利的情况下,模型模拟预期的几次重污染并未出现,说明通过加大管控力度可有效减轻或避免重空气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ly conserving dike-pond system of integrated agriculture and aquaculture in the Zhujiang Delta of south China is traced to illustrate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The technologies of dike building, land reclamation, pond fish culture, and crop cultivation on dikes, which were either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or modified from ideas brought in by migrant farmers from northern China, represented farmers' efforts to adapt to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a changed environment as population pressure increased. The new technologies revealed the farmers' awareness of the need for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However, increased population pressure also necessitated more intensive use of the land, both in the highland and lowland regions, giving rise to inappropriate dike building and premature reclamation activities, which in turn brought about more frequent flooding in the delta region. Careless application of a new technology tended to have harmful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Political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also caused changes in the dike-pond system which has to maintain high productivity and profitability. Recent advances in dike-pond system technology have focused on crop diversification and animal husbandry to match the 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its ecological components.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can be successful in China only if they can provide a balance between land use and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9.
探索了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决策的流程.分析了颗粒物排放源类的分担率、颗粒物的可削减空间、控制措施实施的可执行性及控制技术经济成本等方面对颗粒物污染控制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空气质量模型、颗粒物来源解析、层次分析法等技术,建立了颗粒物污染控制方案优选方法及相应的决策模型.以天津市为例,分别设定颗粒物各排放源类的控制情景,计算不同控制情景下环境空气中ρ(PM10)削减率,在对所有方案初筛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颗粒物污染控制的最优方案组合.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城市道路扬尘治理效果及精准治理道路扬尘,于2020年10月—2021年2月对河南省郑州市城区典型道路的积尘负荷和道路扬尘浓度进行测定,计算了不同类型保洁工艺的扬尘控制效率,分析了典型的湿式保洁工艺实施后的道路扬尘浓度变化. 结果表明:①各种保洁工艺的平均扬尘控制效率受保洁时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影响. 实施保洁工艺后1 h内扬尘控制效率平均值为23%~47%,在1~2 h内扬尘控制效率为20%~40%,在2~2.5 h内扬尘控制效率为5%~27%,3 h后路面积尘基本恢复原有水平. 扬尘控制效率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均呈弱相关. 日气温较高时,会加速路面水分蒸发,进而导致湿式作业的扬尘控制效率较低. ②不同类型保洁工艺控制效率存在差异. 在1 h内混合作业的扬尘控制效率(37%~51%)最高,湿式作业的扬尘控制效率(11%~48%)次之,干式作业的扬尘控制效率(5%~19%)最低,原因在于各类保洁工艺的除尘和抑尘能力不同. ③湿式作业干燥后可有效控制路面积尘和道路扬尘约1 h. 洒水量会影响控尘效果,冬季降低洒水量(防止道路结冰)作业的控制道路扬尘效果较差. 研究显示,道路积尘负荷及扬尘控制效率受保洁工艺、保洁作业时间、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季节变化等多因素影响,在控制和治理城市道路扬尘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