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活与工业污水混合处理系统中关键毒物追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常州市城北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A^2O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毒性鉴别评价(T IE)程序,对关键毒物进行了追踪。结果表明,进水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具 有24h急性毒性,经过A^2O系统的处理,出水已不显示24h急性毒性;因曝气可去除废水毒性,C18固相提取亦可去除废水毒性,据此判断进水中存在的主要毒物 为挥发性非极性有机化合物。进出水的GC/MS图谱显示,处理前后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关键毒物基本去除。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工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目标不再仅是 BOD,COD 去除,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难降解有机毒物去除和毒性降低。引用实例,分析了当前各种石油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解毒机制,并对适用性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3.
废水毒性鉴别评价是1984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目的是快速,简便地鉴别引起毒性的化学物质。包括毒物的分离,浓缩,样品分级,仪器分析,毒性追踪,相关性等技术,本方法分三个阶段:毒物特征,毒物鉴别、毒物确证。  相似文献   

4.
炼油废水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泡沫的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产生的泡沫会影响废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出水水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炼油废水的成分进行了鉴定,并用化学鉴定方法进行了对照,废水中存在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试验研究证明,炼油废水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产生泡沫的主要原因是系统中存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活性污泥中存在诺卡氏放...  相似文献   

5.
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及急性毒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大,对于印染废水中典型毒害物质的控制日趋严格,且生物毒性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文以掌握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污染物去除特性和毒性转化机制为目标,解析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及其在典型处理工艺中的变化.结果发现,典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好,出水COD、苯胺浓度、色度分别为46 mg·L~(-1)、0.86 mg·L~(-1)、6倍,去除效率分别为78%、95%、86%;但对急性毒性的控制不足,尤其是有机组分的急性毒性控制不足.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生物曝气处理是控制典型污染物的主要阶段,对COD、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达60%、23%、50%,对生物毒性的去除率为48%.氯氧化和混凝沉淀是保障印染废水中苯胺类有毒物质和色度达到排放标准的重要深度处理阶段,对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6%、95%;然而,深度处理却会引发印染废水急性毒性急剧升高,升高比例达150%.印染废水中的急性毒性组分包括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生物曝气主要去除有机组分毒性;氯化深度处理会增加有机组分毒性和无机组分毒性,其中,无机组分毒性可通过还原脱氯削减,但有机组分毒性控制需综合考虑前处理阶段提质增效或实施氯氧化替代工艺.  相似文献   

6.
邱俊  朱乐辉  方海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2):126-128,142
高浓度硫酸根离子在厌氧过程中严重抑制甲烷茵的生长,原有废水处理工艺无法避免高浓度硫酸根离子的影响,出水COD、BOD,均不能够达到排放标准。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原有工艺进行改进,采用两相厌氧+UASB+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该厂高浓度硫酸根离子高浓度有机废水,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随着污水和废水的日益多样化,关于污废水处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比如要求控制污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目前关于污废水毒性的测定主要有理化方法和生物学方法。常规的理化检测虽能定量分析污染物中主要成分的含量,但是存在测试项目多、成本高、难以监测各类毒物、不能直接和全面反映各种毒物对环境综合影响的问题。而生物测试能够弥补理化检测方法的不足,因此在水污染及控制的研究中,生物学方法已经成为监测和评价水体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生物毒性测试方法来监测污废水的毒性,这些方法可归纳为利用细菌和利用水生动植物来监测废水毒性两大类。废水毒性现有检测方法需要的设备仪器多,技术要求高,所以一般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没有条件开展废水毒性的检测。本文介绍了一种活性污泥比对试验方法,用以定性检测污水的生物毒性,以供同行参考。活性污泥比对试验以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为特征指标,用以判别废水的毒性,操作简单、快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安普霉素生产废水是一种抗生素类废水,内含多种难降解的生物毒性物质,处理难度大,经查阅国内外抗生素类废水处理技术资料,并进行大量对比试验,确定采用铁碳内电解预处理-厌氧-好氧-气浮处理工艺。应用铁碳内电解法对安普霉素生产废水进行毒性去除及污染物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保证了后续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出水达到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9.
制药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与毒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上流式厌氧氨氧化污泥床反应器考察了制药废水的生物脱氮性能,并采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制药废水、厌氧氨氧化处理进出水的生物毒性,以及制药废水对厌氧氨氧化污泥的蓄积毒性.结果表明,当制药废水稀释30倍以上时,毒性物质浓度低于毒性抑制浓度阈值,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性能良好,平均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分别达87.8%和95.6%,平均总氮容积负荷可达10.38 kg/(m3×d);但当进水稀释小于20倍时,毒性物质浓度高于毒性抑制浓度阈值,反应器运行性能恶化,平均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降至24.6%和26.0%,直到完全消失.制药废水、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进出水均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在相对发光度为50%时,所对应的制药废水、反应器进水、出水的稀释倍数分别为70.5,5.19,7.77倍.经厌氧氨氧化处理后,出水毒性增强,说明制药废水毒性物质可在厌氧氨氧化污泥中蓄积,具有蓄积毒性.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以铜阳极泥提取贵重金属的实际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生产工艺,分析主要工段产生的废水的性质和采取的预处理方式。硒回收工段的废水重金属离子浓度较小,直接排入综合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对氨氮浓度较高的分银工段废水在车间内部采用蒸氨的处理工艺进行预处理,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5%左右,然后再排入综合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提纯工段产生的废水经过单独的加碱沉淀预处理后排入综合废水处理站。综合废水处理站采用加碱沉淀和加酸调节p H的工艺流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出水能满足当地废水排放纳管标准。  相似文献   

11.
The 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and petroleum hydrocarbons (PHCs) on ragworms are still vagu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xicological indices (mortality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activity) and concentrations of toxicants (Cu, Cd, and PHCs) were examined in the estuary keystone species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results of single toxicant indicated that three toxicants had potentially physiological toxicity to P. aibuhitensis. The estimated 4-d and 10-d LC50 for Cu, Cd, and PHCs was derived fro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rtality and toxicants concentrations. Notable changes in the morphological signs and symptoms of P. aibuhitensis exposed to PHCs were observed. The ACHE activity of P. aibuhitensis was more sensitive to the toxicity of PHCs than the others. The results of combined toxicants implied that the combined toxicity of Cu or Cd and PHCs to P. aibuhitensis was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combination of toxicants. Compared to single PHCs treatment, the addition of Cu or Cd significantly mitigated the neurotoxicity of PHCs to ACHE activity in P. aibuhitensis, which showed an antagonistic effect.  相似文献   

12.
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保障的GFH+BF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  李娜  赵璇  常江 《环境科学》2011,32(5):1377-1381
采用GFH+BF处理系统开展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保障研究,以GFH(granular ferric hydroxide)出水为人工湖源水,以BF为湖水净化补给枢纽.结果表明,GFH对TP、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和N等污染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率,TP、NH4+-N、NO2--N、DOC、U...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N和DO的质量平衡,研究饮用水生物处理小试工艺中是否存在NH4 -N的非硝化去除途径,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当生物流化床和生物滤池进水NH4 -N浓度大于2 mg/L时,前者进水的NH4 -N、NO2--N和NO3--N之和比出水高出0.91 mg/L,后者理论上消耗的DO比实际多约2.90 mg/L,说明这2种工艺中均有氮亏损现象发生,一部分NH4 -N通过与DO无关的非硝化作用被去除.对非硝化去除途径的分析表明,因为反应器对磷元素和有机物的利用不随氮亏损发生变化,可以排除掉同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因为反应器进水低碳高氮的特性NO2--N的积累与发生氮亏损的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相似,据此提出在生物膜缺氧内部发生、通过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偶联(或OLAND反应)将NH4 -N和NO2--N同时转变为N2脱除的自养脱氮是饮用水生物处理中氮亏损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污水的无能耗处理,根据"跌水曝气式生物滤塔"专利设计制作了5层跌水曝气生物滤池,对其在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自然挂膜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挂膜过程中生物相的变化及对COD、NH4+-N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OD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滤池的中上部(第1、2、3滤料层),而对NH4+-N的去除主要集中在中下部(第4、5滤料层)。当COD的去除率稳定在61.5%左右,NH4+-N的去除率稳定在56%以上,且滤料中的生物相趋于稳定时,标志着反应器挂膜已完成,历时约21 d。  相似文献   

15.
新型人工湿地对工业区降雨径流的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东莞市同沙水库集水区内工业区降雨径流的水质、水量特征,采用新型折流式人工湿地对其进行模拟及实地降雨径流净化研究.对人工湿地不同运行阶段模拟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COD、SS、TN、TP、NH4+-N以及重金属Pb、Zn、Cu在湿地系统中的沿程变化,探讨它们的主要去除机制.模拟净化研究中,除TN外,湿地系统出水各污染物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质量标准,TN达Ⅳ类标准;且大部分污染物在湿地前端被去除.实地降雨径流净化研究中,COD、SS、TN、TP及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9%、97.0%、83.4%、92.2%、90.0%;重金属Pb、Zn、Cu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4%、94.1%、93.6%,出水均能达地表Ⅲ类水标准.研究表明,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工业区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显著,湿地系统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另外,小幅温度变化对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的去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硝化作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配制水样模拟Ⅱ类、Ⅲ类和劣Ⅴ类地表水,利用管道模拟反应器研究不同原水水质条件下输水管道中硝化作用的形成及对输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中氨氮(NH4+-N)及溶解氧(DO)含量对NH4+-N去除均有一定影响,DO充足时,去除率随原水中NH4+-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DO浓度低时,DO成为影响NH4+-N去除的主要因素;原水NH4+-N含量对运行初期NO2--N积累有重要影响,NH4+-N含量越高,NO2--N积累量越大,随着生物膜的成熟,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反应器中AOB数量主要受原水NH4+-N浓度的影响,随NH4+-N浓度升高而增加;NOB数量受NH4+-N和DO浓度的双重影响,DO含量低会抑制NOB活性,使NOB数量减少,导致NO2--N积累;输水管道中的硝化作用是水中及生物膜中硝化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生物膜中硝化细菌存在水平高,其硝化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空心菜浮床+仿生植物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空心菜浮床,空心菜+仿生植物复合系统以及仿生植物3组不同的水处理系统对城市重污染河道水体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试图阐明浮床+仿生植物复合系统在水质净化中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空心菜浮床+仿生植物复合系统对污染水体中的TN,NH4+-N,TP,高锰酸盐指数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相对于单独的空心菜浮床系统,复合系统对TN,NH4+-N,TP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提高了28.50%、20.03%、33.43%、18.02%;相对于单独的仿生植物系统,复合系统对TN,NH4+-N,TP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提高了14.98%、20.29%、53.38%、26.96%,且其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远高于对照(p<0.05),表明空心菜生态浮床+仿生植物复合系统可实现对污染水体的强化净化,同时可有效抵抗空心菜植物腐烂对系统带来的冲击,确保复合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以人胚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量子点及Cu2+ (低毒浓度)联合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及细胞形态的变化确认细胞的毒性,结合抗氧化剂NAC的防护效果探讨复合毒性的氧化损伤机理.结果表明,无论单独Cu2+还是量子点-Cu2+处理组,L02细胞的增殖能力均受到抑制,量子点-Cu2+处理组表现出更加显著的抑制效果,相对与单独Cu2+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最大下降300%.经过NAC预处理的细胞在形态和存活率上都显著恢复.说明了安全浓度范围的量子点的与Cu2+共存提高了细胞毒性风险,NAC能够防护量子点与Cu2+单独或联合引起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9.
生物脱氮系统对重金属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合并集中处理是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趋向。根据工业废水中常见的Cu2+和Zn2+两种重金属离子,研究了生物脱氮系统对Cu2+和Zn2+的耐受性。试验发现ρ(Cu2+)>0.5 mg/L对生物脱氮系统中COD和TN的去除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ρ(Cu2+)>5 mg/L对NH 4+-N的去除影响较大,对硝化过程产生抑制作用。ρ(Zn2+)>30 mg/L时对生物脱氮系统的有机物、NH 4+-N和TN的去除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逐渐提高Cu2+、Zn2+浓度对生物脱氮系统进行驯化,可显著提高微生物对重金属的适应性和耐受性,保证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