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邯郸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现行会计制度与科学发展观的矛盾凸显,建立企业环境会计,可推进企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邯郸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性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深化"五大建设",提高领导班子能力和干部队伍素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把为科学发展服务与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事业、指导环保工作,用环境保护实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央关于新时期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成效已经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3.
“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秉承"以人为本"和"发展是第一要义"思想,强调要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内在地包含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内容,从而把 "两型"社会建设内容和要求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因此,建设"两型"社会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快形成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建 《环境保护》2007,(15):4-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贸易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巨大动力,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5.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符合我国当前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和谐型社会,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对此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并指出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华丰煤矿就其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社会环境而言,发展循环经济有着独特优势。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市场机制与煤矿系统的双重作用,尤其离不开煤矿系统发展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经历了近30年快速发展的中国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日俱增的资源环境压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的突出挑战.经过深入的思考,中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华丰煤矿就其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社会环境而言,发展循环经济有着独特优势。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市场机制与煤矿系统的双重作用,尤其离不开煤矿系统的推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就环境保护问题明确提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在新世纪新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将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环境保护工作必须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薄弱环节入手,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环保系统要深刻认识“三个转变”的紧迫形势,科学把握“三个转变”的核心要求,在环保工作实践中奋发有为地努力推进“三个转变”,这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斌 《世界环境》2009,(3):46-49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和谐社会。同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和谐教育也非常重要。因此,了解实现和谐教育的要素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江苏生态省建设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着重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原则,其中之一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及时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即"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提供了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6.
前言2005年之于环保,是激情燃烧的春天。这一年,我们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关注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这一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巨手,正在推动改变传统的生产与生活的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类要发展,社会需和谐。没有和谐生态,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更不会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措施,从规划到目标,从城市到农村,付之以具体行动。生态省(市、县)建设,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把辖区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融八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推动,分步实施,在区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大学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子系统,其和谐程度如何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应以构建和谐大学为重点,努力实现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宏观和谐,大学内部组织要素之间的中观和谐以及大学师生个体之间的微观和谐.和谐校园的构建,党是核心、法是保证、师是关键,生是根本.  相似文献   

20.
周生贤 《环境科学研究》2012,25(11):1189-119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