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国废旧轮胎循环利用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分析了我国废旧轮胎循环利用行业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针对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的法规政策、发展机制和模式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我国废旧轮胎的再循环利用技术及利用途径 ,指出我国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应以生产胶粉或其他方式为主 ,再生胶将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有关情况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再生资源》2002,(3):18-19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有关情况及建议》这一报告是国家经贸委在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撰写的《我国废旧轮胎翻修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基础上整理的 ,两个建议报告 ,李岚清副总理都作了批示 ,要求国家经贸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建议报告。本刊在此刊登此报告 ,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我国废旧轮胎的再循环利用技术及利用途径,指出我国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应以生产胶粉或其他方式为主,再生胶将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对废旧轮胎的各种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方法很多,其中有直接利用方法,包括翻新、用于建筑材料、原形改制等;还有间接利用方法,包括生产再生胶、胶粉、热利用、热裂解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技术和现状,从法规、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具有法律保障的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美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经验的学习,考察了天津市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现状,指出了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明确了天津市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兼华侨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王宋大率致公党中央调研组来到北京金运通大型轮胎翻修厂,对我国废旧轮胎循环利用企业进行了考察和调研。王宋大表示,致公党将充分发挥其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影响力,全力推动中国废旧轮胎循环利用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环保部门的重视 ,过去几年中废旧轮胎在芬兰得到了很好的再利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芬兰轮胎循环利用公司最近发起了一项竞赛活动 ,向全国征集提高废轮胎利用率的良方。经过评比 ,将废旧轮胎与沥青混合制成新型筑路材料以及旧轮胎再生材料包裹电缆的建议获得头等奖。如何处理危害环境的废旧轮胎曾是困扰芬兰环保部门的一大难题。90年代中期 ,芬兰组建了轮胎循环利用公司 ,负责对废旧轮胎回收、储存和再利用进行统一管理和宣传教育。由于它的有效运作 ,目前芬兰废旧轮胎的回收率达到1 0 0 % ,再利用率也接近 1 0 0 % ,实现了变废…  相似文献   

10.
废旧轮胎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内废旧轮胎的处理能力缺口较大,对废旧轮胎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既可减少国内紧缺橡胶资源的开采,也可以补充橡胶制品企业原材料渠道,助力国家“双碳”政策在橡胶行业的落实普及。废旧轮胎生产胶粉做替代燃料可视作一种较为有效的终结性处理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废旧轮胎热量,实现废旧轮胎完全无害化处置,也是一种资源化利用处置方式,对于水泥等重工业企业实现碳减排意义重大。文章梳理了废旧轮胎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全面了解现阶段废旧轮胎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工艺情况,为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车辆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和排放标准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非尾气管(non-exhaust)排放却很少涉及.非尾气管排放主要包括车辆制动磨损、轮胎磨损、路面磨损和车辆扬尘,本研究调查了北京典型道路车流量和车辆运行速度等参数,应用欧盟非尾气管排放因子分析车辆制动磨损、轮胎磨损和路面磨损PM10排放.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道路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氯化橡胶的清洁生产审计,改进氯化工序的设备结构及尾气吸收工艺,提高氯气利用率,并把工艺气变成可利用的工业产品,取得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废旧轮胎热解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薛大明  全燮 《环境工程》1998,16(1):47-48
废旧轮胎热解资源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热解温度控制在400~800℃便能得到燃料油、炭黑、钢丝和燃料气。热解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产18个月能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可观,同时减轻废旧轮胎对环境的压力。废旧轮胎必将成为一种既有能源价值,更有资源价值的新兴资源,补充世界各国对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从燃烧活性和清洁性方面综合评价了6种生活垃圾典型可燃组分热解炭的燃烧性能。松木、纸张和橘皮等生物质类热解炭含较丰富的K/Ca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碳结构规则程度相对较低,因此燃烧活性及稳定性更优。PVC、轮胎和织物等化石燃料类热解炭产率、孔隙结构、碳结构的差异较大,其中轮胎炭孔隙结构以中孔为主,且含有较多的S和Zn。生物质类热解炭焚烧烟气中NOx含量相对较高(140.7~385.5 mg/m3),轮胎炭焚烧烟气中的SO2(1889.8 mg/m3)和焚烧灰渣中重金属Zn(198167 mg/kg)浓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法/高分辨质谱法(HRGC/HRMS)对广东某地生活垃圾焚烧厂烟道气及周边环境空气和可能来源的环境空气中17种二英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所有样品中同系物、主要毒性贡献体的特性.并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探究了焚烧厂周边监测点位与焚烧厂排放烟气及可能来源的关系.结果表明周边空气中二英浓度低于焚烧厂烟道气,且不受主导风向的影响.在调查基础上,推断轮胎厂及露天焚烧为可能污染源.轮胎厂二英浓度均低于上风向监测点,露天焚烧空气中二英高于厂界外监测点.对各同类物百分比分析可知,烟道气和所有空气中主要同类物为OCDD、1,2,3,4,6,7,8-HpCDD及1,2,3,4,6,7,8-HpCDF,但空气中同类物还包括OCDF;焚烧厂周边监测点与轮胎厂空气中二英单体百分浓度相似,烟气与露天焚烧中二英单体分布相似.进一步研究表明所有空气样品中单体1,2,3,7,8-PeCDD和2,3,4,6,7,8-HxCDF与总毒性当量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75,相关性较强.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表明垃圾焚烧厂对周边空气产生影响,轮胎厂对上风向产生影响,露天焚烧对厂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微波技术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微波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微波加热的机理及特点,微波在处理放射性废物、废旧电路板、污泥、医疗垃圾、废轮胎中的应用,展望了微波技术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及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江岸线资源利用管理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岸线利用类型界定为基础,构筑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数据库,通过建立岸线利用变化矩阵、关联岸线利用类型与岸线条件信息,分析沿江开发过程中岸线利用的变化特点、评判其合理性,提出岸线利用的优化建议。实证分析表明:2002 年以来,江苏长江岸线利用扩张迅速,其中,北岸地区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南岸地区由工业占用和港口利用共同驱动,总体上,仍呈现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导的特征。港口、仓储、工业等重点类型岸线中,岸线质量等级结构与岸线利用要求的匹配度增加,岸线利用趋于合理化。尽管如此,用于非涉水工业开发的优质岸线仍然较多,港口岸线利用受到挤占,岸线利用的公共化程度相对降低,不利于岸线综合利用效益的提升。未来应严格岸线利用准入制度,限制工业占用优质岸线,鼓励工业岸线向港口等公共服务类型转变,改善岸线利用结构,提高岸线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WNN模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璐  谢俊奇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8):1395-1403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WNN)模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决策研究为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提供了决策依据。论文采用WNN模型,通过利用甘肃省榆中盆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构建了土地利用方式决策分析模型,分析出农业生产、建设发展和生态保护三种需求条件下的土地利用方式类型。结果表明:①榆中盆地农业生产需求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以半粗放利用为主;②建设发展需求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以过渡型利用为主,且偏于粗放利用;③生态保护需求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半粗放和粗放利用为主。论文运用WNN模型对土地利用方式决策进行研究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rubber-modified asphalt roads depends, besides the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the constituents (asphalt, rubber and gravel), on their interfaces. To improve the adhesion between constituents, two different coupling agents were required: one to link asphalt with the rubber particles to stabilize the composite creating an elastic network in the interior of the material to improve its elastic recovery, and other to increase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hydrophobic asphalt and the hydrophilic gravel. A phenolic resin was used to link the rubber particles with the asphalt, while a switterionic molecule (phosphatidyl-choline) was used to change the OH groups on the gravel surface by hydrocarbon chains to make it compatible with the asphalt.  相似文献   

20.
邢修君  吴跃东 《环境工程》2021,39(3):148-152
2019年中国约有350万t的铝灰副产品产物,但铝灰利用低,大规模堆积,易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铝灰资源化利用问题,对铝灰的来源、危害以及处理工艺进行了论述探讨。目前,一次铝灰的处理工艺主要有炒灰法、压榨回收法及球磨筛分法等,但存在装备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处理过程环保问题突出等问题;二次铝灰可进行资源化利用作为制备脱硫剂、硫酸铝、聚合硫酸铝以及耐火材料等的原料,但这些综合资源化利用方法仍不够高效。因此,建议继续开发一次铝灰金属铝回收工艺,推广离心分离法和电化学法等环保工艺,改变现有工艺装备化程度低,工人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实现一次铝灰的清洁化生产;并结合调研本地产品市场行情,对二次铝灰中有价成分进行了功能性评估,制定合理且符合市场的综合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