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环境侵权现象已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但中国目前尚缺乏对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中国现行环境侵权法律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造成侵权救济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完善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原则是环境侵权法律救济制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针对环境侵权的特点,从有效救济和全面考虑的思路出发,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原则应该是:环境(权利)保护与经济发展兼顾,受害人保护的适度倾斜,事先救济与事后救济并重,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对环境公益损害救济的实体法与程序法规定均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针对制度缺陷和不足,建议建构环境公共利益制度,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同时构建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和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等具体规定,以弥补我国现行环境公益损害救济制度的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4.
环境损害填补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环境损害侵权赔偿制度、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环境损害公共补偿制度以及社会保险制度。按照损害赔偿责任承担主体范围的不同,法律制度可以分为损害承担个别化制度和社会化制度两类。各项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最主要表现为个别化救济制度(以损害侵权赔偿制度为主)和社会化救济制度(包括损害责任保险制度、损害公共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排斥与融和。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由于环境侵权不同于传统的民事侵权行为,其法律救济存在着诉讼困难、救济不足、索赔困难等不少问题.为此,提出了完善环境侵权法律救济的一些对策,希望能对我国环境法律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环境权理论及其法律实践,指出应当同时从实体意义和程序意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环境权;明确和界定了“救济”的含义,并进一步指出环境权救济法律制度包括 环境民事救济法和环境行政救济法两大部分。而前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民事排除和环境侵权损害的民事赔偿法;后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行政排除法、环境侵权损害的行政补偿法、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法、环境行政权损害的国家赔偿法等。  相似文献   

7.
日本公害健康被害行政救济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中旬发生的陕西凤翔铅污染事件,遭受公害健康损害的受害人可以通过哪些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利成为大众的关注点.而日本是公害健康被害行政救济立法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我国应加强对日本的公害健康被害行政救济相关立法研究,为科学构建我国公害健康被害行政救济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环境公益诉讼,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和救济环境公益的重要法律手段。美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美国环境法律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维护公民环境权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美国法律中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将会对建立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固体废物越境转移是一个国际关注的问题。由于对废物全部无害化处理成本太昂贵,发达国家往往为保护本国环境而向境外转移倾倒。接受固体废物的发展中国家往往沦为被转移国的垃圾场。对此,国际社会以及中国政府都给予了高度关注。目前,中国控制固体废物越境污染转移的法律制度主要建立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上,大致包括:固体废物的进口管理制度、固体废物处置配套制度、法律责任制度以及救济制度等。但是,现行制度仍然存在缺陷,如调整范围过窄;配套法律制度非常欠缺,缺乏固体废物标准体系;救济方式不足;责任限制不够严厉等。这些不足需要立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环境侵权的立法缺陷,如在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环境侵权的责任方式以及环境权的法律地位等方面还不尽完善,合理,探讨环境立法中需建立和完善的相关制度,如团体放讼制度,行政救济体制,责任保险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从和实务两方面对法国环境侵权的有关问题作出探讨,包括环境民事侵权的损害赔偿,环境民事侵权的侵害排除,环境行政侵权的救济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程序因其独特作用在世界各国日益受到重视.中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把环评引入了公众参与程序,但时至今日,该程序并未完全发挥预期作用.通过对比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与中国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公众参与程序的立法现状,从公众参与的主体、阶段、对象、方式以及信息公开、司法救济等方面总结当前中国在该程序立法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从法律层面完善中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最终实现环境正义.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年我国救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包括地方和中央的两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的赈济款项,特别是后者,活动十分活跃,社会影响巨大,在民初救灾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此外,外国政府、华侨等也参与了救灾活动,提供了资金,遇有灾歉积极援助。资金的分配一般是分批次进行,数额是以各地灾情的轻重程度来权衡分配,分配方案一般由各地区省府主管官员根据资金总数制定。民初我国救灾的资金筹措方式多样化,以及分配的批次手法,对今天我国救灾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史学界对晚清赈灾思想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内容侧重于两个方面:官赈思想和义赈思想。官赈思想研究表现在某一人物的个体赈灾思想研究和群体赈灾思想研究;义赈思想研究主要表现在经元善的义赈思想和由官赈到义赈思想转型两个方面。总体来看,史学界对于晚清赈灾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诸如理论方法、研究内容、史料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建立符合国情的光污染防治体系提出相关建议。首先阐述了光污染的概况;然后对国内外光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最后提出具体的立法构想。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光污染防治工作才刚起步,关于光污染防治的环境立法还是空白,对光污染防治的系统性研究处于初始阶段。以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采用符合国情的立法模式,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光污染防治单行法《光污染防治法》,制定光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建立光污染防治体系,全面防治光污染。  相似文献   

16.
灾害救助是一项跨领域、跨单位的整合性工作,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集成救灾体系是一套综合的防灾、救灾指挥调度系统,在灾害的防治与紧急应变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分析探讨其构成、职能及运作的成功经验,对于改革我国现有的分散的灾害救助体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剖析我国现行环境污染救济制度的缺陷,文章注重从行政、刑事和民事等全方位救济手段入手,探讨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纠纷救济制度的有效途径,以对我国相关立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一种重要的行为体,它对全球环境保护和国际环境法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进行研究.国际法律人格者与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法理区别是国际环境民间组织获得国际法律地位的前提,无论从实证,还是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都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