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工业园区废水集中治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工业园区已成为工业企业集中发展的平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工业园区废水污染给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对工业园区废水管理与治理刻不容缓.通过对电镀工业园区、化学和石化工业园区、纺织印染工业园区和综合工业园区废水水质特性及废水集中治理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的常用工艺,为类似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工业园区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集聚区,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工业园区的环境治理政策。本文在搜集统计我国关于工业园区相关政策文件和分类梳理文本内容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工业园区环境治理政策的类型和内容,并从政策体系、政策结构、政策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认为工业园区环境治理政策的优化提升应从构建治理平台、优化政策类型、加强过程治理和加快信息公开等四方面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3.
工业园区是企业相对集中,且具有完善配套设施的生产区域。要合理解决废水排放问题必须要综合考虑工业园区的各种情况.从生产工艺、废水处理等环节进行优化。文章针对不同工业园区废水集中治理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工业园区实际生产情况和企业生产过程中(成品油和化学品储存、分装(配送)企业,主要排查设备、管线泄漏,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调和、装卸,工艺废气、废水、废固收集及处理等)的环境污染源的控制情况,研究了工业园区业污染物排放因子和排放量,确保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和处理,从而达到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目的。本文适用于工业园区所有类型的工业企业,以期能对企业污染治理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柳州作为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工业园区发展至今已近15年,随着区域经济的稳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甚至成为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柳州工业园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结合区域特点对园区环境管理制度、规划、污染治理及园区建设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探讨柳州工业园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以泉水来源的伊宁市城市水系,具有特有城市标志的同时对伊宁市起着重要的生态、景观、润泽作用。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给伊宁市水系带来了新的问题。文章以如何保护好伊宁市城市水系为出发点,以现场调查及相关数据为基础,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水系保护方面的一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7.
绿色档案     
2002年10月13日,横县六景工业园区项目通过由自治区计委、建设厅、外经贸厅、区环境科学学会、广西车际工程咨询公司、南宁地区环境保护局、南宁市环境保护局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专家组认为:报告书编写规范,专题设置合理,内容翔实,从环保的角度对工业园区的项目引进、园区布局、污染治理等方面提供了很好建议和意见。 横县县长谭耀山在评审会上表示,六景工业园区的建设一定要将环境保护摆到重要的位置,按照《横县六景工业园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做好各项环保工作。所引进的项目要严格依照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才允许投产,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  相似文献   

8.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有利于我国的工业经济长期性发展。由于化工工业的特点,我国许多化工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情况都较为严峻,这些园区的生态环境都有着较为严重的破坏迹象。对此,本文主要分析化工工业园区废水特点以及集中治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明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8):28-30,36
为促进块状经济集聚升级,应对加入WTO以后的压力,弥补个私企业规模缺陷等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问题,需要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如何使特色块状经济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诸暨经济、环境现状,提出了在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要重视解决环境问题。为此,提出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要编制环保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体系认证、实行污染集中治理和专业化治理污染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工业园区水管理过程,提出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参与水环境治理的市场主体及社会各方的协同作用,作为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的有效补充。相关方协同管理机制旨在支持工业园区进行管理体系创新,解决政府监管能力不足、企业自律不够的问题,进而形成与当前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创新相适应的工业园区新型管理体系。此协同作用体现为在环境服务运营商、企业、管理部门、环境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之间构建起相互制约监督和促进的协同管理机制,从而对入园企业水环境准入及污染防治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1.
详细全面分析伊宁市燃煤锅炉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锅炉污染源分布、各种污染因子、不同功能锅炉对城市大气的污染影响等,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伊宁市锅炉污染源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提出了科学的环保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持续稳步的增长,淮北市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以水污染问题最为突出。淮北市许多地表水均受到较严重的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其中的有害成分可以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而淮北市是安徽省唯一依赖地下水生存的城市,淮北市饮用水环境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化工园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防范与应急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不断发生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给环境、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此以长江三角洲某化学工业园为例,介绍了化工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类别及危害,提出了化工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对策,并指出为减少突发性事故危害,化工园区周围社会和园区内各个存在环境风险的企业均须建立应急预案,开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综合演习、模拟污染事故,启动应急预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分析了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通过对近年来包头市室内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解决污染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分析了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通过对近年来包头市室内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解决污染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奇丽  郭景 《地球与环境》2016,44(4):441-446
采用GC-MS联用系统对三个兰州市典型湿地的沉积物生物标志物——正构烷烃的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湿地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组成特征并探讨了其指示的污染源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湿地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主要存在高碳数组分奇偶优势显著的单峰型和低碳、高碳组分都有奇偶优势的双峰型两种分布形式;CPI指数分析表明兰州市湿地沉积物中正构烷烃贡献的高碳数部分来源于湿地周围的高等陆生植物,而低碳数部分来源于化石燃料残余。此外,研究发现采石场湿地和银滩湿地公园污染源效应较统一,而雁滩公园污染源受频繁人为活动影响而显示出明显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陕西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环境研究,文中介绍了陕西省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分析,它们主要包括:水体污染现象加剧,土壤、地质地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森林公园空气污染加重,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和自然景观受到大幅破坏,针对陕西国家公园的这些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这些建议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与奖惩力度的加大,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控体系,要建立保护环境的举报系统,要完善垃圾处理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了客观准确的评价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引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提出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并以安徽省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为例,根据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资料,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明显的污染,并且各区域污染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优劣的关联序依次为:南陵县、芜湖县、繁昌县和城市郊区。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将农业源纳入总量控制范畴。宿州市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约占全市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因此加强农业源减排势在必行。研究全市农业源减排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对策与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福州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原理,选取福州市1990年-2008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运用EXCEL软件,分析福州市经济因子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建立模拟经济因子与环境因子之间动态回归模型.通过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发现,福州市污染排放量并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模型。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正“U”型。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固废产生量呈现倒“U”型的左侧部分,转折点尚未出现。环境质量并非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高,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政策实施以及工业化进程等因素是决定环境质量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