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人肉搜索"看网络媒介灾害信息的非主流传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汶川地震“人肉搜索”事件集中代表了网络媒介灾害信息的非主流传播,成为灾后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汶川地震“人肉搜索”事件入手,结合大量实例,分析了网络媒介灾害信息非主流传播的特点、功能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面对重大的灾害性突发事件,新闻媒体的报道和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我国的传统媒体对重大灾害的报道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对新闻报道价值的倍加重视,信息公开中的浓重人文关怀,携手网络媒介多维度、深度报道等三个方面。这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传统媒体在灾害报道中的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3.
《新闻联播》对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我们通过对这些报道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新闻联播》对于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的报道存在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新闻联播》在灾害事件报道的探索中不断发展。本文指出了取得进展的各个方面,并分析了取得这些进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灾害事件频发,有关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成为传播学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目前我国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角度众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大多还只停留在个案研究层面,系统研究有待加强。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传播是我国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新方向,并可分出传播渠道整合、传播内容整合和传媒自身整合等众多研究分支。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受此影响,宝成铁路成都局管段沿线产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到铁路运营的安全,通过对铁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的震后排查,总结了地震产生的灾害类型,分析了地震的致灾作用和影响地震次生灾害稳定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防灾工程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灾害事件发生后,信息的有效传播对于灾害救助意义重大.灾害事件往往伴随电力、交通、通讯的中断,导致许多传播媒介无法发挥作用,而广播媒介因其较强的抗灾害能力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持了相对畅通,成为灾害救助的重要媒介.本文介绍了广播媒介在自我救助、专业救助和社会救助中的不同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几种常见的传播媒介的抗灾害能力,并针对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8年冰冻灾害业已过去,在灾害事件中,信思的传播对灭情的备观反映、.火舌戳助明顺利丌展、灾区群众心理压力的疏导、社会的稳定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描述了灾害信息的传播流程,探究了该流程的基本特点: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是灾害信息传播流程的主渠道,在这个主渠道中大众传播发挥着枢纽作用,与此同时,其枢纽地位与灾害救助信息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若干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保障信息传播在灾害救助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大自然灾害中灾害链对灾情的巨大放大、累加作用,使灾害链研究备受关注。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以中国汶川"5.12"地震灾害和日本福岛"3.11"地震灾害为例进行了地震灾害链梳理和区域对比,并探讨了不同灾害系统下,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对灾害链致灾成灾的影响。通过构建承灾体脆弱性与灾情累积关系的概念模型,阐述了灾害链对灾情的放大机制。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具有陆地山区灾害链特征,主要灾害链为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和地震→结构破坏→设施受损灾害链;日本地震具有海洋岛屿灾害链特征,主要灾害链为地震→海啸→核事故灾害链、地震→(海啸→)结构破坏→火灾/生命线系统损毁灾害链和地震→滑坡/火山/水库溃坝灾害链等;两场地震灾害中灾害链的成因及灾害链对灾情的放大过程差异显著;福岛地震灾害链危害巨大,使灾情在其他相关国家放大。  相似文献   

9.
防灾科技学院汶川大地震场地条件科考组在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密切配合下,经过在汶川地震灾区野外20天工作,圆满完成总指挥部下达的“汶川地震汉源县烈度异常区场地条件科学考察”和“北川县城区域地震场地条件科学考察”两项考察任务的第一阶段工作,于8月20日晚返回学院。  相似文献   

10.
一些媒体类网络公司屡屡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影响了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本文阐明了公民隐私权与媒体类网络公司公信力之间的关系,并对“传播虚假新闻、人肉搜索的滥用、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等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媒体类网络公司保护网络公民隐私权的途径,以实现媒体类网络公司公信力的提升.最终保证整个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汶川地震震害和发震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及其他地震灾害的经验,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存在的一些工程地震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加强和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工程结构防震抗震能力,为灾后重建提供有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每当国家和人民遭遇突发事件时,例如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和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都能看到人民解放军救灾的身影.尤其是2008年5月13日,人民解放军实现了解放军军史和我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日[1],迅速参与救灾,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实现军队迅速、有效的参与救灾,最核心的因素是调动权和物资保障这两个方面.本文从军队参与救灾的法律依据角度入手,分析调动军队参与救灾和军队救灾中的物资保障的法律上的相关规定的衔接,以明晰军队参与救灾的法律依据,明确相关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荣昌地区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该区s波分裂参数,使用获得的s波分裂参数研究汶川地震对荣昌地区介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后快波偏振方向无显著改变,均与区域范围内断裂及断层走向相关性较好;随着汶川地震的临震,延迟时间增大,而震后大约1年多的时间内,S波分裂的快、慢波延迟时间维持在较小的水平,之后延迟时间出现恢复性增...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引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崩塌、危岩等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惨痛损失.尤其是破坏面积大、危害范围广的特大型滑坡,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灾难,而且潜在危险性仍然存在.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搜集统计了汶川地震区的特大型滑坡并对其分布特征作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汲取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防灾领域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综合性"防灾减灾基本法",出台指导防灾减灾各阶段工作的基础性法律,加强各单灾种法律法规等构建我国综合防灾法律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统计评估方法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给四川及相关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准确确认地震灾害损失情况,在灾害评估领域第一次引入了统计评估方法进行辅助评估.本文就统计评估的意义、思路及建议进行宏观论述,为未来经济评估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地震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是政府和社会抗震救灾工作的行动指南.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应急响应的分析和思考,认为现行各级政府和部门地震应急预案尚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修订完善现行各级政府和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和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发布实施和《防震减灾法》的修订,曾经为加强和规范地震应急管理,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明显不适应的地方,对条例进行修订已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条例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意义,并就应急机构、应急预...  相似文献   

19.
地震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是政府和社会抗震救灾工作的行动指南。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应急响应的分析和思考,认为现行各级政府和部门地震应急预案尚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修订完善现行各级政府和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