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湿地是地球表层最具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过渡性景观,是地球表层系统最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又是人类重要的经济、文化、科学和生活资料库.世界保护大纲将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湿地消失和退化危机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湿地的界定开始,分析了我国湿地的退化、保护与恢复,相信在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湿地一定会恢复往日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殡仪馆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和环保工作者的重视,其中以空气中存在的致病菌和遗体火化产生的废气为主.监测殡仪馆环境中存在的细菌总数以及遗体火化所排放的NOx,SO2,CO等污染物,并对采取控制措施前后的监测值进行对比,为治理殡仪馆环境污染,保护殡葬职工和死者家属的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要知道该什么时候撤离 1995年4月,美国新泽西州,一家制造厂正在制备一种混合型的产品,它包括固体状的连二亚硫酸钠、铝粉、碳酸钾以及少量的苯甲醛液体.混合工序在一个容积为6 m3的搅拌器里完成.可能是因为混进了水,搅拌器内发生了放热反应.员工们因此从建筑物内撤离出来,但是随后几名员工返回现场,试图清空搅拌器.正当他们操作时,搅拌器发生了爆炸,导致5人死亡,另有4人受伤.  相似文献   

4.
保卫湖泊     
今年四五月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等国内几个湖泊连续暴发蓝藻"水华",甚至严重地影响了周边城市的供水安全.湖泊--这一由陆地洼地积水而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其生态环境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就是要实行最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水环境容量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改变环境恶化状况;就是要综合运用工程的、技术的、生态的方法,加大治理水环境的力度,促进水生态系统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是要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要形成严格排放、合理开发的强大压力,又要形成主动治理水环境的积极动力,用高效的办法解决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环境案件调查处理过程中,证据具有重要作用.收集、制作有效的执法证据是环保部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基础.只有掌握充分确凿的证据,才能保证正确认定案件事实,也才能正确适用法律,避免出现行政复议变更或行政诉讼败论情况的发生.在此,根据环境案件的执法的特征和特点阐述了收集、制作证据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苯酚泄漏污染事件发生后,经过挖沟、筑堤、回收、吸附、防渗、焚烧、清理、填埋、覆土、防雨覆膜等紧急处理,土壤中苯酚得到较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8.
发挥新闻媒体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宣传的对象是社会各阶层的公众而新闻媒体是向公众传播环境文化、传递环境保护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以及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各项活动,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合理利用与节约各种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公众的理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环境宣传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根据青岛市胶州湾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水质动态特征,运用断面法计算了2001~2003年该区地下水及其N、P、Si无机营养盐向海湾的输送量.研究表明近年该区地下水向海湾的输送量分别为(1.87~2.41)×106m3,其中白沙河平原输送量占95%以上.地下水向海湾的NO 2、NH 4、PO3-4输送量较少,而NO 3和可溶性SiO2的输送量较大,分别达(4.3~6.6)×106 mol/a、(0.6~1.1)×106 mol/a,分别占河流输送量的20%和1.3%,白沙河平原地下水NO 3输送量占研究区地下水总输送量的99%.  相似文献   

10.
程彬彬  林波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120-122,124
沙尘暴是一种气象灾害,也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它对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随着环境遥感的发展,运用遥感技术对沙尘暴进行监测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通过对中国沙尘暴遥感监测研究的现状的概述以及对当前遥感应用的技术水平的分析,展望了未来遥感监测沙尘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路面结构降噪物理特性,利用废旧橡胶沥青SMA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降噪材料,探索其隔声性能的现场监测方法。选取南京绕城公路一段作为监测路段,对采用普通沥青路面和采用SMA材料的结构降噪路面进行比对监测,结果显示采用SMA材料的结构降噪路面声级值降低1~1.8dB。分析认为交通噪声主要声源为驱动噪声,而驱动噪声中主要噪声部分为排气噪声,所以对于路面行驶噪声的降噪对于交通噪声整体声级的改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杭州市中心城区主干道体育场路、凤起路和庆春路的交通噪声监测表明,96%的监测点监测值超过昼间70dB限值要求,其中等效声级Leq在70.0dB~75.0dB的路段长度占监测道路总长度的89.8%:三条交通干线交通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值-↑Leq在71.6dB~73.2dB,按交通噪声污染分级,体育场路和凤起路属于中度交通噪声污染水平,庆春路属于轻度交通噪声污染水平。解决交通噪声污染最可行的措施为对道路进行拓宽,采用疏水沥青低噪声路面,优化车道,调整交通信号,加快车辆行驶速度以及加强交通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详细介绍常见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区别的同时,进行了不同公路项目的设定,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项目分别采用了上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通过不同预测模式下不同公路项目交通噪声的对比、分析,得出"对于一般公路项目,适合在对车速、车型比等参数进行合理校核的基础上,采用HJ/T 2.4-2009中推荐模式进行预测;其它项目,适合通过类比同类项目的交通噪声影响的方法进行预测"的结论。由于本文采用的模式均为行业内认可的模式,其预测结果及表现特点有助于准确地反映和预测公路交通噪声。  相似文献   

14.
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中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彦涛  马民涛  柳至和  任杰 《交通环保》2004,25(4):11-13,23
介绍了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结构及其功能,详细阐述了采用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公式、FHWA模型与GIS集成的方法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该方法可实现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及任一噪声预测点噪声值的计算,并能以等声级形式表示道路噪声分布情况。其作为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应用功能,为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工具。对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FHWA的兰州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美国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预测模型(FHWA)和国内学者在该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选择兰州市主、次干道共计52条、142个监测点的建模采样数据,并应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影响道路交通噪声的各个因子与道路交通噪声的相关性,最终得出了符合兰州市道路交通特征的噪声污染统计预测模型.随后通过兰州市15个监测点的预测与实测对比验证后发现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此模型可应用在兰州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预测评价中.  相似文献   

16.
特大城市公路交通设施噪声影响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大城市的公路交通设施规模庞大而复杂,主要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公路运输枢纽场站。本文实测了北京市有代表性公路交通设施场界噪声,分析了其不同道路等级(或不同客货公路运输枢纽)、不同车流量、不同时段情况下的噪声影响程度大小,为北京市公路交通设施的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各种源强计算模式对低速城市道路噪声预测的适用性,本文选取了安徽省合肥市运营稳定的1条低速城市道路进行实测.将实测的噪声结果与分别采用3种平均车速计算公式(包括设计车速、JTJ 005-96规范车速、JTG B03-2006规范车速)、3种源强计算模式(包括JTJ 005-96规范源强模式、JTG B03-2006规范源强模式、卓春晖报道的源强模式)预测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道路设计车速、卓春晖报道的源强模式预测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相符.  相似文献   

18.
对杭州上塘-中河高架道路临路第一排敏感点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表明,两侧敏感点噪声超标严重。在21个监测点中,昼间超标为8个,最大超标3.9dB,夜间21个点全部超标,最大超标16.2dB。根据噪声污染程度分级,上塘-中河高架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属中度污染水平。建设低噪声路面,设置隔声屏障,对敏感点采取安装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是缓解高架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选取了沈阳市lO条主干道,通过实地调查监测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主干道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车流量与车型是影响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控制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改善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0.
山城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子明  林董 《环境科学》1991,12(2):38-41
本文报道了以路面坡度为主要特点的山城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等效声级预测方法.根据山城路面结构,两侧建筑物分布特点,对机动车辆在坡道上行驶状态和噪声辐射进行了大量测量和研究,得到不同车种噪声与坡度、车速的线性关系式.研究证明上下坡侧声级值有差异,道路两侧建筑物阶梯式分布噪声污染特点.给出了坡道路面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及其在车流量较少条件下的预测方法,并与实测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