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就是要实行最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水环境容量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改变环境恶化状况;就是要综合运用工程的、技术的、生态的方法,加大治理水环境的力度,促进水生态系统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是要充分运作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要形成严格排放、合理开发的强大压力,又要形成主动治理水环境的积极动力,用高效的办法解决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环境安全形势与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维护水环境、水生态系统健康,保障水安全,让人民群众喝到干净的水,享受良好的水环境,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之一。当前,我国水环境安全呈现出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水生态损害等新问题突出,呈现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文章研究提出保障我国水环境安全的战略思路,即按照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注重综合管理与协同防控,落实"减总量、反退化、防风险、护生态"的水环境保护任务,全面提高水环境安全持续保障能力,形成用水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的国家综合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水环境规划保证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生 《环境保护》2007,(7B):41-42
要落实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必须发展与完善我国水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全面实行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制定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水环境规划。[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文章总结了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墨累—达令河流域、以色列、莱茵河流域等国际实践,对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推进“四水”统筹、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转变高耗水方式、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强化协同治理等建议,以期通过高水平保护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湖清淤工程的实施是消除水体内源污染、开展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从底泥现状调查分析出发,以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工程目标为导向,结合工程经济性,分析了影响河湖清淤工程范围合理性的因素,并针对消减底泥污染物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为今后河湖环境生态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方地区河流普遍存在污染严重、环境流量不足、自净能力差、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了涵盖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的综合治理和统筹管理的"点(点源)-线(河流)-面(面源)-管(管理)"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分析了"点-线-面-管"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和实施策略,并在双洎河(新郑段)进行了该治理模式的具体应用,实施效果表明:"点-线-面-管"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流域水质。  相似文献   

7.
水功能区划的问题识别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和评价了现行水功能区划存在的3方面问题:尚未落实流域综合管理模式;以人类用水功能需求为区划基础,未考虑水生态系统的需水要求;管理目标体系不完整,忽视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之间的耦合关系与近中远期的动态调控.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需水等理论或方法,提出补充现行水功能区划的3个协调对策:构建“源头控制”的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协调人类需求用水功能与水生态需求功能;形成“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位一体和近中远期动态调控相结合的综合管理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水生植物作为淡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水体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水体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本研究基于目前水生植物与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水生植物对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提出水生植物分布区可能是温室气体排放热点;水生植物种类、生活型的多样性增加了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对监测和估算方法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总结了水生植物对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1)机械作用,包括气体传输通道作用和浮叶植物的滞留作用; 2)水生植物光合/呼吸作用参与水体碳循环,同时水生植物凋落物分解为水体代谢提供新鲜碳、氮源,提高温室气体产生速率; 3)改变根际厌氧环境,影响根际CH_4和N_2O产生与排放; 4)水生植物群落改变水体生态因子分配格局,影响水体异养代谢等。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本文提出要进一步开展不同尺度或不同生境条件下水生植物种类、生活型和生长代谢等对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并从水生植物群落尺度构建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模型,优化监测方法与估算模型,为推进我国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系统分析了辽河流域近十年社会经济和水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基于污染物排放强度和人均GDP指标,建立辽河流域COD和氨氮环境学习曲线;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在现有治污水平下,辽河流域未来水污染物排放趋势及水环境压力。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水环境压力巨大。根据辽河流域污染治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新时期的污染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污染排放、水资源、城市发展、畜禽养殖、城市径流、水生态、新兴污染物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污染源控制与治理、生态用水保障、水生态健康评价与水生态修复、新兴污染物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生态用水保障、流域生态健康恢复和重建关键技术、污染源治理和管理的重点问题等方面提出了主要研究方向,对于水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宏观决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统筹推进长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当前,长江流域各类水问题相互交织存在,水资源配置开发不合理、部分支流和湖泊污染问题突出、水生态受损严重,应客观认识水的多重属性,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并重的治水方略,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协作机制、系统保护治理,从而推进完成长江经济带水治理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文章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聚焦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关键问题的解决,狠抓重点区域的保护、治理和修复,狠抓重大工程的实施,创新体制机制等思路;并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勾勒出战略构思,包括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严守资源开发利用上线,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制定分区分类的生态环境管理战略及目标等。  相似文献   

13.
河长制为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为河长制的推进和实施提供了具体路径.河长制和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相同,各有侧重,是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本文提出在河长制背景下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尊重治水的客观规律,强调流域的系统性;落实《水十条》的水质改善目标要求,通过工程措施、优化调度等管理措施将污染物排放尽可能做小,将河湖生态流量(水位)尽可能做大;针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识别的优先控制单元,各地应逐一编制单元达标方案;客观认以和把握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相互关系,发挥河长制协调性好、执行力强的特点,加速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水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来源农村水环境是分布在农村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水生态系统总称,是整个农村环境问题的核心。农村水污染是指构成农村水生态系统的水环境遭到人类活动尤其是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和乡镇工业污染。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农村水污染已经成为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来源。农村水污染是目前发达国家实现水质控制目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市水环境经历了复杂而剧烈的变化,“质”成为这些变化的核心伤痛。我们承受了粗放式发展带来的任性之果、黑臭之殇,又在痛定思痛中回归理性和自然。为此,四十年来我们以水质改善为核心,紧紧围绕水质与健康、水质与循环、水质与生态三个关键问题,努力化解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不断实现了从污染到清洁的质变,坚定践行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的科学理念,水环境质量改善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风景。可以认为,当今中国水环境保护、治理和修复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世界环境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为了进一步探索和展望中国水环境水生态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共商绿色城市水系统构建的战略、策略及其实践路径,2019年7月15—16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联合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主办了“首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大会以城市水环境水生态的可持续绿色未来为主题,以系统化保护与治理为指导思想,下设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未来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安全运营,城市水处理技术创新、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城市水生态环境管理与风险控制,工业园区水管理等5个议题,全面和深入地探讨了水环境治理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交流了我国及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提出了若干具有建设性和现实性的观点和建议。
本期专刊所精选的是参会学者提交的45篇代表性论文,旨在从“四个维度”呈现给读者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交流的相关成果。其中,“横向维度”突出了常规污染物(如氮、磷、重金属等)深度消减及其与新兴污染物(如全氟化合物、微塑料、PPCPs等)协同去除的研究成果;“垂向维度”贯通了城市面源、地表水(水库、湿地)、地下水、污染底质等环境介质的研究成果;“轴向维度”覆盖了典型城市水质净化系统(饮用水净化系统、城市污水净化系统、垃圾渗沥液净化系统、工业园区水质净化系统)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展示与三个维度有机关联的资源(如磷、污泥生物炭等)回收及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上述论文50%以上是以城市水处理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聚焦在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成果一方面体现了环境学者对认识和解决水环境生态问题的积极思考,也反映了他们在可持续城市水系统构建中的积极实践,也反映了我国城市水环境治理正在向着三水融合、生态完整、富有弹性的方向理性前进。
衷心感谢《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机会,感谢他们为本专刊组稿、编辑和出版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由于本专刊作者水平有限,论文难免有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准确的对辽河流域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和重大污染事件进行实时监测。文章利用水生态监测手段构建了一套辽河流域水生态监测网络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水质、营养盐、藻类、大型底栖动物等监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和计算最后总分,实时动态显示辽河流域水生态状况。该系统的应用,直观准确的描绘出辽河流域水环境状况,为水环境治理和预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02,(11):8-9
一、强化珠江流域规划管理,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控制污染源排放,保护好饮用水源,是改善居民生存环境和城乡发展环境的重要保证。沿江各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要求,立即组织制定本地江河水系综合治理规划和水质保护规划,并将其确定的保护、治理项目优先纳入年度重点建设投资项目,在财力上予以保证。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辖区内的各饮用水源区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饮用水源。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对杞麓湖近20年来的水生态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20世纪80年代初杞麓湖的水质和水生态系统数据为本底值,运用评估模型对杞麓湖1994—2013年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杞麓湖水生态系统健康多年总体处于不稳定状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很好";1994—2000年,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显著下降,处于较差和中等之间,水环境在该时期已受到明显污染;2001—2010年,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有所提高,处于中等和好之间,水环境状态平稳;2010年以后,由于多年持续干旱等原因,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明显下降,变为较差水平。  相似文献   

19.
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伟  范俊韬  张远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0):1495-1500
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确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以保障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人居环境的生态性为内涵,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 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①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②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③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④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⑤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⑥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实现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负债刍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消耗不断加剧,由此造成的环境损害、生态退化趋势日益严峻,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欠账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界定和量化这种欠账,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值得研究。基于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资产负债表基本理论,论文针对具有可再生性、随机性和流动性特点的水资源,探讨了水资源负债是否存在、水资源资产与负债如何界定、以及水资源资产负债核算思路等。通过总结国内外以往与自然资源负债和水资源负债相关的研究成果,厘清水资产、水资源资产、负债、金融负债、环境负债等基本内涵,研究认为:1)广义的水资源负债是指人类经济活动会对水资源数量、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包括水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对水循环过程及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损害、向天然水体的过度排放造成水环境容量的降低、生态用水的过度挤占造成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减少;2)狭义的水资源负债是指当经济体过度使用和消耗水资源时,形成的经济体和环境之间关于水资源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已经发生的并在涉水活动中形成的、针对水循环过程及其可再生能力损害需承担的补偿、恢复或修复的现时义务;3)水资源负债可以通过引入环境作为虚拟主体、明确水资源资产和经济体的水资源权益加以确认,将水资源权益作为判定水资源负债形成的临界点。研究结论使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成为可能,也可供其他自然资源在相关资产负债表中核算负债项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