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基于RFID、GPS和GPRS技术的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RFID、GPS和GPRS技术,对危险品运输过程进行了实时跟踪和监控,建立了基于这些技术对危险品货物运输进行安全管理的系统,并针对危险品运输的特点,提出了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环境风险评价的危险品道路运输优化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家港市拥有我国唯一的内河港保税区,区内化工产业密集,大量危险品在城市道路网上形成一个个“移动危险源”.本文系统分析了张家港市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识别了道路网上危险品运输分布;提出了基于城市道路的泄漏事故率修正系数;运用ALOHA模型模拟事故情景、GIS计算影响区域长度和面积;从人口暴露和环境污染两方面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并作为优化选线指标.基于上述基础,将风险评价模型应用于危险品道路运输网GIS平台,进行网络模块分析.结果表明,起迄点间路径的风险指数最小为14.12,该路径为最优路径,为张家港市危险品道路运输选线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危险品运输的人口风险,需同时考虑危险品种类、事故类型、事故分级对危险品运输风险的影响。基于危险品运输事故历史统计数据,结合危险品运输事故率修正因子,得到了更为精确的危险品运输事故率,并根据危险品运输事故率、事故后果及运输时间的时变特性,构建了时变条件下基于事故综合特征的危险品运输人口风险评估模型。算例评估结果表明:危险品运输的人口风险因危险品种类、事故类型和事故等级而异;不同出发时间的人口风险不同,选择恰当的出发时间可有效降低危险品运输的人口风险。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可利用的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历史数据十分有限,本文结合特定路段的实际情况,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概率评估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除了对特定路段的危险品、驾驶人员、运输车辆及罐体、道路及环境以及道路实时管理等常规影响因素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外,还首次引入人为故意破坏等特殊影响因素,并根据各因素在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中的影响大小,采用1~9标度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然后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不同影响因素的隶属度函数;最后通过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形成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概率评估计算方法。通过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为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概率评估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特定区域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评估提供指导,也有助于危险品运输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杨满宏  朴钟铉 《交通环保》1999,20(3):15-16,35
根据具体范例,分析了公路项目危险品运输风险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方法,其研究成果对开展同类项目危险品运输风险环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危险品道路运输的特性和需求出发,基于蚂蚁算法针对危险道路运输路线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将安全需求和经济性要求考虑到危险品货物的运输路线选择过程中,在给定运输起点和终点的情况下,以风险和经济总成本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目标函数;然后通过对运输路径的路程长度、人口密度、环境破坏、应急救援能力和交通事故状况这5个影响总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了每条路径上的路权值;最后将路权值引入智能蚂蚁算法中,利用蚂蚁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解算,并借助Matlab程序获得运算结果和优化路线方案。实例分析表明,加入了对运输路线风险度的计算之后,编写的蚂蚁算法程序能使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成功避开风险度大的路段,迅速搜索到最优路线。  相似文献   

7.
白惠峰 《环境保护》2007,(4B):65-68
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工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并形成有效的监控网络,将各个监测数据可靠地传送至监管部门的污染源监控中心,是环境监测在新时期发展的方向。太原中绿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采用信息技术为太原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所研制开发和安装的工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通过近年来的运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传输及时、可靠,实现了对重点大气污染源和工业废水污染源的连续在线监测,为及时了解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提供了科学、便利的条件,加强了环境监管力度,提高了监督效率。该系统受到表彰,在2004年被认定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为实现太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企业达标升级、蓝天、碧水、生态、净化”五大环保工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危险品即是具有易燃易爆、污染、有毒、放射性等危险特性的物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国力的日益强盛,我国对于危险品的需求和使用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危险品有着诸多的危险特性,在制作、运输和存放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危险性。为此,针对危险品运输构建出相应的应急反应体系非常重要。本文将就水路运输危险品应急反应体系的构建做简要研究探讨,期待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效的水运安全系统。  相似文献   

9.
张家港市拥有我国唯一的内河港保税区,区内化工产业密集,大量危险品在城市道路网上形成一个个"移动危险源".本文系统分析了张家港市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识别了道路网上危险品运输分布;提出了基于城市道路的泄漏事故率修正系数;运用ALOHA模型模拟事故情景、GIS计算影响区域长度和面积;从人口暴露和环境污染两方面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并作为优化选线指标.基于上述基础,将风险评价模型应用于危险品道路运输网GIS平台,进行网络模块分析.结果表明,起迄点间路径的风险指数最小为14.12,该路径为最优路径,为张家港市危险品道路运输选线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危险品运输路径的选择对于降低危险品运输事故危害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通过构建时空矩阵存储道路信息用以模拟危险品运输事故率和事故后果,并结合成本因素建立综合、动态、多目标的危险品运输路径优化模型;然后改进了NSGA-Ⅱ算法,即在其算法模块中利用基于优先级的编码方式代替传统二进制编码方式,自定义问题模块中加入判断跨时间段的条件语句及调用不同时间段数据的语句,实现对上述模型的求解;最后以进出天津港的主干线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收集道路相应数据并结合危险品运输事故情景建模计算事故威胁区域,利用上述建立的模型及改进的算法,选出了一条最优的危险品运输路径。  相似文献   

11.
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频频发生,由事故引发的次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为了全面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地,对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鉴定评估与赔偿尤为必要.通过梳理分析CNKI(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中英文文献,概括了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赔偿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危险品运输企业存在和面临的风险,以及产生风险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风险分析、评价,提出缩减风险的管理对策,从而减小危险品运输安全风险、降低事故概率和频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危化品运输事故多发,运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现状,依托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改革和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以"不倾翻、泄漏收集、全方位监控"为技术目标,从事故防控和过程监控两个方面出发,介绍了危化品运输安全智能化管控的四大关键技术,即重点区域车路协同监控技术、车辆识别跟踪及安全预警技术、侧翻事故主动防控技术和泄漏事故主动防控技术,并以宁波石化基地为工程背景,借助区域动态场景沙盘对涉及交通工程、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消防救灾等多学科知识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集成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四大关键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危化品公路运输安全的保障性,可支撑国家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的重大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4.
无锡市将传感技术和无线“三遥”(遥控、遥测、遥感)技术应用于污染源的监控管理,率先在国内建成污水处理无线实时监控系统,及时有效地对企业行为进行远程监督管理。无锡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和无锡无线电厂联合研制开发的这套“污水处理无线实时监控系统”,使环境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并有效防止设备不正常运行及超标排放现象的发生。近日,该系统正式通过了江苏省科委的技术鉴定,并获得有关专家的一致肯定和赞赏。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为环境管理走向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奠定了基础。该系统由控制中…  相似文献   

15.
《交通环保》2004,25(3):54-54
为提高我国液货危险品船舶的技术结构水平,保障水路运输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和水环境,交通部于2 0 0 4年4月5日发布了关于禁止改建液货危险品船从事国内水路运输的公告,公告就改建液货危险品船舶从事国内水路运输作出了如下规定:一、禁止将普通货船改建为液货危险品船(包括油船、沥青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下同)从事国内水路运输;禁止不同种类的液货危险品船之间改建后从事水路运输。二、禁止改建的国际航线液货危险品船从事国内运输。三、禁止从事非营业性运输的液货危险品船(如港内加油船、渔业加油船等)从事国内水路运输。四、新建液货危…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危险品运输环境风险评价及防护应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危险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对国家重点公路威海至乌海线新河一滨州段高速公路危险品运输环境风险做出了评价分析,并提出了防护和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国内有危险品运输公司三万余家,运营中的运输车辆有八万余辆。相关危化品运输过程中难免在高速公路上通行。因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常有发生。因此,对我国危险品交通输运的环境应急体系以及事故处理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某高速项目(以下简称"L高速公路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环境事件应急体系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对于船舶运输、装卸危险品货物所带来的污染及安全非常重视,进行了大量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污染措施和安全作业规程。但对于船舶运输、装卸木材、粮食、钢铁、化肥等非危险品货物带来的污染,以及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致船舶在运输、装卸非危险品货物时不断发生船舱急性缺氧中毒事故。根据我们查得的资料,国外从1900年起不断有关于工人在装玉米、洋葱、葡萄酒、木材、矿石、煤炭等货物的舱内作业发生缺氧中毒事  相似文献   

19.
早在60年代IMO与联合国的危险品运输专家委员会就有着合作,尤其在分类、说明、标签、危险品清单的海运文件等方面。为此IMO的海上安全委员会(海安会MSC)于1961年1月建立危险货物运输工作组,其成员由被认为具有危险货物运输经验的政府所指定的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20.
《环境工程》2006,24(6):22-22
24小时监控企业排污行为的可视“电子眼”——重点企业实时在线视屏监控系统2006年10月18日投入运行,企业排放污染物的“一举一动”都将被摄像头“记录”在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