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实验采用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研究了太阳能对6波美度海水淡化浓盐水的加热性能。实验采用了自动采集与监测系统,主要考察了太阳能辐照度、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四个气象因子以及进水流量、温度单因素对浓盐水太阳能集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盐水的集热速率与太阳辐照强度关系最为密切,其他因子对浓盐水太阳能集热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其采用空气作为导热介质,并联集热;并研发、制作污泥喷雾塔,在塔顶利用二流体喷嘴使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97%以上)雾化喷出,雾化后的污泥粒径在50~200μm之间分布,与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提供的热气逆流接触,研究了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中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导热空气传热并结合热管技术,使得槽式跟踪太阳能集热器具有较高的集热性能和效率,10月份10:00~15:00通过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加热后的平均空气温度可以达到150~200℃;污泥通过喷雾并与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提供的热气逆流接触后,含水率可减至40%~60%。因此,槽式太阳能的集热性能可靠,且太阳能集热系统中污泥喷雾可达到深度脱水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针对偏远海岛淡水资源和常规能源缺乏问题,综合利用光热与光伏驱动,通过技术设计、数学计算、传热传质、模拟测试、性能分析等程序研制一种适用于海岛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并在光热模式、光热光伏模式、电加热模式下测试了装置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淡化装置在光热模式下的平均产水速率为225 mL/h,在光热光伏模式下的平均产水速率为332 mL/h,比光热模式提高了47.6%,而电加热模式平均产水速率可达到1910 mL/h,反映了中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重要性;2)淡化装置的最佳实验条件为:蒸发舱温度为103℃,冷却水温度为41℃,环境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的瞬时产水量高达2389 mL/h,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顺序为蒸发舱温度>冷却水温度>环境温度;3)淡化装置在光热和光热光伏模式下的单位面积产水量分别为2172,1167 mL/(m2·d),太阳能蒸馏过程的最小热耗为2.03 kW·h/m3。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制冷技术季节匹配性良好,充分利用太阳能制冷可有效的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及环境的污染。本文对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原理进行了介绍,并采用非成像聚光集热器作为太阳能热源,选用单效溴化锂制冷机组进行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实验系统搭建。综合系统运行数据,对系统集热效率、制冷效率和系统COP进行了测试分析,提出了系统COP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模型利用太阳能吸附式制冷与热泵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利用太阳能能集热器收集的热量进行夏季制冷,同时向用户提供生活用热水;冬季采用电能附加太阳能的采暖方式实现空调系统,实现节能环太阳能供热与制冷的环保联合运行目标.  相似文献   

6.
应用太阳能降低运行压力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由原水预处理装置,太阳能集热器,保温水箱,温度控制系统,高压水泵和反渗透主机组成。本装置尤其适用于锅炉水补给水的处理,能将太阳能充分利用,可节约大量锅炉燃煤,减少SO2、CO2、NOx排放。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能将水加热的装置,是目前技术成熟、经济效益较好的环保节能型新能源产品,受到国内外能源界的高度重视,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热水器步入产业黄金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力 《环境》2007,(10):32-35
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中,太阳能热水器的热利用转换技术无疑最为成熟,其产业化进程较光伏电池、太阳能发电等产业领先一步.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以太阳能代替电或者燃气提供能量,使水变热.目前,对太阳能的利用也主要是在太阳能热水器上,2006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和应用量占全世界五成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单井储罐太阳能电加热装置系统原理进行论述,对现场应用情况及节电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现场实践证明,太阳能加温装置具有安全、热效率高、节电效果显著的优势,有效解决了油田单井储油罐电加热生产能耗高的问题,它是油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行性举措。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太阳能膜蒸馏技术的新型层叠式空气隙膜蒸馏组件,该组件结构紧凑,可由冷、热、冷等N层容腔并联运行,膜组件中的分水盘使热溶液调整为沿着膜面切向方向的旋转入流,削弱了膜面附近的温度和浓度极化,提高了膜通量。以自来水为热工质,实验研究了不同膜材料温度和流量对膜通量的影响,工质温度70℃,流量300L/h时其产水通量可达50 kg/m~2.h。如运行10个热容腔,每10 h产水为142 kg,可以解决一家人的正常用水。以太阳能作为组件的加热热源,分析了3 m~2集热系统在自然循环状态下,集热器出口温度、水箱温度和太阳辐射对膜通量的影响,为应用太阳能膜蒸馏解决西部地区苦咸水淡化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凭借其供给量丰富和清洁度高的优点,在我国建筑空调和供暖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提出一种将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风冷热泵、氨吸收式热泵、和板式换热器组合供热的新型系统。针对天津地区某教学楼建筑,对原有供热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增加了板式换热器和电动三通电磁阀,提出了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策略。通过实测运行数据,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对比优化前后的系统耗电量,优化后系统更加节能;同时进一步定量分析了优化后系统与常规能源系统相比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2.
天津生态城某住宅小区太阳能热水系统选用集中集热、分户供热设计方案,采用安全可靠的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通过比较,系统的运行费用远远低于几种常规能源热水系统,回收周期平均在3~5年,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该项目投资合理,应用成功,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3.
南四湖流域产水量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生态系统产水服务功能的空间化和定量化评估,对流域水资源管理、优化配置以及提高流域水生态保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南四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13年土地利用、降水、蒸散以及土壤属性等基础地理数据,以InVEST模型为基础,评估和模拟南四湖流域近25 a的产水量,并采用ArcGIS分析产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变化趋势,探讨了降水、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口、土地利用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社会经济因素与产水量空间格局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南四湖流域生态系统产水功能区。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产水量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东部、东北部等山区、丘陵地区产水量高,西部平原地区产水相对较低;受自然地理要素影响,流域产水量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即GDP、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差异。近25 a来,流域产水量呈现减少趋势,且产水量峰值区域由东北部向偏南地区转移,最低值区由西部向中部地区转移。降水、海拔和坡度等地理环境与产水量的空间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降水量的相关程度最强;人口、GDP等社会经济数据与产水量变化也呈显著正相关,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等不透水层增加,促进了流域产水量。研究结果可以为流域水资源政策制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环保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首次提出把太阳能制冷机的集热器安装在河流上,把冷凝器、吸收器浸泡在河水中;利用水的自然对流,与冷凝盘管中的制冷剂发生对流换热;节能又节约了水资源。应用制冷理论,对集热面积为180m2的空调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及环境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空调系统比电压缩式空调系统可节约运行费用13595.6元/a;寿命期减少CO2总排放量275.4t,对环境空气温度无影响,缓减了城市热岛效应,节省了引发热岛效应的附加能耗约29%,节能及环境效应显著;性能系数比冷却水塔式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高6.1%。  相似文献   

15.
北京部队空军结合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利用太阳能为部队解决洗澡问题,旣减少了烟尘污染又节约了大量燃料。近年来,这个部队的后勤机关,为了推动这项工作,他们利用开会和放映电影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还举办了《太阳能利用》训练班和余热利用现场会,组织部队进行参观学习。为使驻边防、高山、海防、沙漠连队的干部战士洗上热水澡,该部还专门加工了十六套小型太阳能集热器发送到边远连队。到今年八月底,该部已经安装了各种不同规格的太阳能集热器59套,采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一类海水中Pb和Cd的最大允许浓度分别为50和5μg/l,二类、三类海水中的Pb和Cd的最大允许浓度均为100和10μg/1。为了对海水中的Pb、Cd进行监测,测定方法的检测限最好等于或小于该浓度的1/10。按一类海水计即等于或小于5和0.5μg/1。传统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雾化率一般只有5%左右,由于空气、乙炔气体的高稀释作用,使FAAS的灵敏度受到了限制。Lau等为了减小FAAS的高稀释作用,首先提出了用于FAAS的原子捕集技术。文献均采用单石英管系统。虽然单石英管系统的灵敏度较传统的FAAS的灵敏度有很大提高,但要测定海水中的Pb、Cd,需要较长的捕集时间,影响测定速度。笔者根据文献用不锈钢色谱柱制作了简易的双捕集管装置。并测定了海水中的Pb和Cd。与单捕集管系统相比,提高了灵敏度,缩短了捕集时间,是一种较好的测定海水中Pb、C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邢梦林  张军  郑瑶  石国庆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1):129-131,134
文章根据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06年对全省18个城市空气质量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巡检,介绍了河南省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由于河南省空气自动监测仪器运行时间普遍较长,部分仪器老化严重,已影响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建议各省辖市加强仪器能力建设、人员培训、保证运行经费,为空气自动监测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蓄电池直流供电、集成冷凝法和吸附法的有机废气回收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经济评价,得出该回收系统在其寿命周期内可节约23.07万元左右的电费,但其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1年,大于常规的交流电驱动的油气回收系统的回收期,这是因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造价偏高。如果量产后,预期装置的回收期降为3.01年,小于常规的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北方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不同地区所采用的技术种类繁多,效果也有很大不同。及时总结并合理评估不同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对各地区科学合理地选择后续清洁取暖技术路径,确保清洁取暖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长期实效都至关重要。本文采用调研、实测和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了燃气热水锅炉、生物质颗粒取暖炉、蓄热式电暖气、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低温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太阳能集热器+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耦合系统共计6种典型方案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同时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用户使用特性等总结出不同技术方案的适用性。综合来看,生物质颗粒取暖炉及低温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在经济性上具有显著优势,且更加适用于农村的生活方式。农村清洁取暖技术路径的制定、节能技术的开发及室内热环境的改善还需要在充分考虑地区发展水平、空气质量要求、群众取暖需求、能源供应条件和潜力等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中央水塔”,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基于InVEST模型评估2000—2018年秦岭地区产水服务,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探究不同因素对秦岭地区产水服务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多年平均产水量为235.16 mm,19年间产水量呈现微弱下降趋势,产水量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南部向北减少的特点。秦岭地区产水量波动程度和变化趋势都较弱,产水服务整体比较稳定。各因素对产水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降水主导的范围最大(33.18%),且集中分布于产水量较多的秦岭南侧。其次为NPP(17.90%)和实际蒸散量(16.71%),两者在中北部地区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促进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