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中国生态农庄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农庄的思路,进而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为出发点,阐述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徒庄的几大设想,为今后中国生态农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ISO14000认证》2008,(2):F0003-F0003
环境保护部近日向媒体发布200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及主题标识,要求各地围绕中国主题,以宣传“办绿色奥运.促节能减排,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掀起一次环境宣传热潮。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公布了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还发布了主题标识。环境保护部要求各地围绕中国主题,以宣传“办绿色奥运,促节能减排,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及主题标识于近日发布,环境保护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围绕中国主题,以宣传"办绿色奥运,促节能减排,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掀起一次环境宣传热潮.  相似文献   

5.
资讯快递     
要闻9月26日,周生贤部长考察江西省环保厅,作题为认真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报告。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而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修正和扬弃,是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本研究以湖南辰溪县为例,结合辰溪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实际,通过分析辰溪县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性地提出了树立生态理念、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求真务实、建设具有辰溪县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后,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拼搏。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出发点,将公共艺术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通过对一份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公共艺术的介入情况,阐述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艺术与生态环保的关系,并探讨其价值体现,以此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启示,促进人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2006年6月5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环保总局今年首次对外发布<中国生态保护>,全面介绍中国生态保护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由于中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本刊刊发<中国生态保护>内容,以指导下阶段生态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促进入与自然的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规范和严格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细化和提高各考核指标,指导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成为积极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模范,环境保护部组织修订了“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修订后的创模指标体系从原来的30项加2项参考指标,调整为26项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新郑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13年位居全省县级市前列。  相似文献   

12.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新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战略,也是新时期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并首次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写进了党章,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保护战略政策70年历史变迁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历史变迁,分析其演进脉络、阶段性变化特征和取得的成效,对于制定新时代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演进为主线,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变迁与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非理性战略探索阶段(1949-1971年);②建立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1972-1991年);③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2000年);④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生态环境示范创建的环境友好型战略(2001-2012年);⑤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战略(2013年至今).分析表明,我国基本形成了符合国情且较为完善的环境战略政策体系,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法制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生态环境市场经济政策体系以及多元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下取得了重大成就,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伟大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需求,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基本走向、改革目标,指出了管理体制、生态法治、空间管控、市场机制、公众参与、责任考核等六大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实践中,缺乏稳定持续的资金来源是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难点。健全农业生态补偿融资机制对于确保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从加大政府扶持,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强化银行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07,(9):12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环保总局将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2):65-65
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4月28日对外发布了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公布了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和宣传挂图。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莫使旱地变荒漠”。为呼应这一主题,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同时普及生态安全知识,进行环境警示教育,提高广大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和参与维护生态安全的积极性,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关注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部署,特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部署,特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  相似文献   

19.
《环境工作通讯》2011,(6):57-59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部署,特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行动纲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这标志着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党意志,进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