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本公害健康被害行政救济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中旬发生的陕西凤翔铅污染事件,遭受公害健康损害的受害人可以通过哪些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利成为大众的关注点.而日本是公害健康被害行政救济立法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我国应加强对日本的公害健康被害行政救济相关立法研究,为科学构建我国公害健康被害行政救济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山东环境》杂志 2 0 0 1年第 1期发表了《论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有关法律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一步与读者进行讨论。主要谈一谈环境民事纠纷处理有关法律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工作中的体会。关于法学界对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的两种不同观点 ,笔者一直是坚持第二种观点。(一 )从立法指导思想和对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规定的原意来看 ,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制定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法律责任中规…  相似文献   

3.
美国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尚未制定专门的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由环境保护法律中的相关规定、涉及环境侵权赔偿或者补偿的相关立法以及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典型判例构成的法规体系,为环境健康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从《超级基金法》、《詹姆斯.扎德加9.11健康与赔偿法案》、《联邦侵权赔偿法》和《联邦雇员补偿法》等立法以及Sterling诉Velsicol化学公司案、普莱斯诉美国海军案等判例中总结的美国经验主要包括:适时制定专门立法;建立损害赔偿社会化机制;适用惩罚性赔偿机制;科学确定赔偿范围和数额;明确公职人员的法律责任。我国应当基于自身国情,充分借鉴美国的成熟经验,加快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的深入,由各种技术操作规范、行政管理制度演绎、发展起来的环境立法,已被世界各国的实践和理论确认为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环境立法客观地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与人这一“系统”的辩证的认识。本文试就苏联(《苏俄自然保护法》1960年,《乌克兰自然保护法》1960年)、匈牙利(《匈牙利人类环境保护法》1976年)、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环境保护法》1973年)、美国(《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日本(《日本公害对策基本法》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所涉利益范围的复杂性、生态补偿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生态补偿需要中央进行单独立法。生态补偿立法理想的模式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补偿法》的形式制定出台。该立法体例有利于实现环境法律体系的和谐统一,也符合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立法权限的划分规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环境立法发展迅速。 1979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 ,1989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法》进行了修改 ,后又相继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5部环境法律和 9部相关资源法律 ;《刑法》设立了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行为的规定 ,发布了 2 8件环境法规和 70余件环境规章 ,签署了 2 9项国际环境条约、公约 ,制订了 90 0余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宪法》第 2 6条规定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鼓励植树造林 ,保护林木。”第 2 2条规定 :“国家保护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7.
一、立法情况 挪威政府在环保方面现行的法律主要是《企业的系统健康、环境和安全规定》(简称《内部控制规定》)。这是一部框架法规,包含了《规划和建筑法》、《自然资源节约法》、《化遗产法》、《开放空间娱乐法》、《产品控制法》、《野生动物法》、《污染控制法》等八部法律,其中《产品控制法》(1977年)和《污染控制法》(1981年)是最重要的两部法律。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先,中共中央通过提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等改革方案、制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等党内法规的方式,大大加快了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进程。其次,环境法的立法专门化工作取得了里程碑式进展。一是填补立法空白,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等7部法律。二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修改了《森林法》等19部法律。再次,传统部门法的法律生态化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飞跃。“生态文明”理念成功入宪,《民法典》就绿色原则、生态破坏侵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作出了专门规定;《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污染环境罪的刑档,新增了破坏自然保护地罪,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等两项新罪名;《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授予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资格等。此外,生态文明地方性立法在环境权、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作出了可圈可点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日本四大公害促使日本政府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害健康损害赔偿制度。这一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立法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一套独有的赔偿机制;民众发起的诉讼的推动;公害纠纷处理。尽管还有像水俣病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日本经验给我国带来以下启示:建立健全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工作;重视诉讼对立法的促进作用;完善环境健康损害认定标准;确立预防原则为主的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夏光 《环境》2008,(1):47-47
环境优先是指环境质量应作为区域内各项工作的基本衡量标准,在其他工作与环境要求有冲突的时候,要服从环境保护的要求。“环境优先”的提法是在日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公害防治立法实践中出现的,1970年日本修改了《公害对策基本法》等项法律,删除了“维护生活环境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条款,实际上是否定了“经济优先”原则,确定了“环境优先”原则。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地区,非常需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环境优先可以威为推动这一转变的有效力量。  相似文献   

11.
周胜 《环境导报》2000,(6):37-38
日本在五六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能源消耗急剧上升,致使工业污染不断加剧。如今30多年过去了,经过政府和各界的共同努力,日本已由公害大国变成了环保先进国家,其中不少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尤其是针对大气污染采取的防治措施值得我们借鉴。日本防治大气污染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各种公害防止条例,对工厂、事业场实施限制指导,采取种种措施防止因机动车尾气、小型燃烧器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并着眼于全球环境问题制定环境政策。1 对工厂、事业场采取的限制措施日本的SO2污染问题在五六十年代非常严重。1962年日本通过了《煤…  相似文献   

12.
欧盟环境责任制度的立法建构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飞  李玲 《环境保护》2013,41(8):70-72
欧盟《环境责任指令》对环境自然资源损害赔偿主体、赔偿标准、赔偿方法以及求偿主体进行了规定,明确了污染人付费的救济理念。而目前我国关于环境责任的立法对环境损害发生后的赔偿和救济较为忽视,面对重大环境污染损害事件的发生,其救济功能不足。因此,通过对欧盟《环境责任指令》的学习探讨,对完善我国的环境责任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X一01 9800610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一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金瑞林(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7,17(3)一193一198 环信X一58 随着中国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加剧,因公害而产生的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将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民事侵权的区别,讨论了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推定与举证责任等问题,并提出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应实行预防性的排除侵害与损害、赔偿并重的救济制度,实行利益衡量原则与公害赔偿社会化。最后,作者就如何完善中国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立法提出几点建议。参5同浓度酸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日本公害对策基本法已经制定了二十年了。过去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污染环境。其后由于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日本的环境得到了相当的改善,治理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_2)和一氧化碳(CO)等的达标率在98~99%、基本上符合了环境标准的要求,可是氮氧化物和飘尘的达标率还是很低的。而水质污染状况虽比过去有所好转,但仍低于大气的治理水平,尤其是湖泊的净化就更加落后了。日本政府为了加强对公害防治的研究,仅一个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研究经  相似文献   

15.
日本环境基本法诞生的时代背景 公害事件推动环境立法起步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早期时日本对公害并没有警觉而任其发展。而战后的日本也是推行经济增一矢为先导政策,致力于追求经济的高度成长。在此期间,196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达8.8%,1965年达9.3%。1970年高达12.9%。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化工、道路、港湾等重工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这种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环境遭到极大的污染和破坏。这一阶段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公害事件(熊本水俣病、  相似文献   

16.
固体废物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固体废物的污染不仅在各个国家成为一大公害,而且固体废物的越境转移也成为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热点。因此,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固体废物的管理,并采取了多种法律措施。尽管中美两国的法律制度不同,但对两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法制建设。一、中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法律制度 1.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固体废弃物作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即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态废弃物质。法律上将固体废弃物分为工业固体废  相似文献   

17.
固体废物越境转移是一个国际关注的问题。由于对废物全部无害化处理成本太昂贵,发达国家往往为保护本国环境而向境外转移倾倒。接受固体废物的发展中国家往往沦为被转移国的垃圾场。对此,国际社会以及中国政府都给予了高度关注。目前,中国控制固体废物越境污染转移的法律制度主要建立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上,大致包括:固体废物的进口管理制度、固体废物处置配套制度、法律责任制度以及救济制度等。但是,现行制度仍然存在缺陷,如调整范围过窄;配套法律制度非常欠缺,缺乏固体废物标准体系;救济方式不足;责任限制不够严厉等。这些不足需要立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加剧,因公害而产生的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将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民事侵权的区别,讨论了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推定与举证责任等问题,并提出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应实行预防性的排除侵害与损害、赔偿并重的救济制度,实行利益衡量原则与公害赔偿社会化。最后,作者就如何完善中国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立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1环境立法体例类型综观现代各国环境立法体例,主要有三种类型。1.1统一立法倾向的体例统一立法倾向的体例指将防治各种主要环境侵害发生源现象的立法融为统一的法律,同时也视实际需要另行制定个别单行的法律法规,采用此种立法体例的国家主要有英国和法国。英国1974年颁布的《环境污染控制法》,其内容包括废弃物处理、水污染防治、噪声控制、空气污染防治、有毒物质控制等,此外英国还制定了一些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单行法律法规。法国1917年制定的《关于危险、不卫生或令人不快设施的法律》(该法于1976年修订为《环境保护有…  相似文献   

20.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宪法修正案》),增加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内容,这是本次《宪法修正案》的一个突出亮点。应当认真研究生态文明入宪对我国生态环境立法的影响,并作出部署安排以全面落实。一是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入宪的主要内容,二是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入宪的重大意义,三是科学合理安排生态文明入宪后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工作。在制定新法方面,建议制定生态环境基本法、自然资源基本法以及土壤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地法等。在修改法律方面,要抓紧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要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注重运用党内法规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