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态功能区补偿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功能区补偿法律制度是落实我国主体功能区布局战略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内容虽已比较系统丰富,但在补偿主体制度、补偿标准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还明显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生态补偿的主体,优化生态补偿的标准,健全生态补偿监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构建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协调调水沿线各方利益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本文从分析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特征出发,探讨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政策法规进展,分析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阐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设想,并从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生态补偿标准以及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明确了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实现流域内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公正性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我国这项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上中下游跨区域调水的生态补偿、上中下游生态环境效益补偿以及下游滞洪区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等三项主要内容。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上述三项生态补偿内容暴露出较多的问题;这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实践,阻滞着流域内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进一步加强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历程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劲 《环境保护》2014,(5):18-22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生态补偿的政策与法律实践,分析生态补偿的体制与财政机制,指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生态补偿条例》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围绕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相继出台了一些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建立起包括资源税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在内的一些生态环境补偿法律制度,但现有的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法律体系和政策设计不完备,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部门化利益倾向,政策手段较为单一,生态补偿资金没有来源保障,缺乏统一的补偿标准等问题。为此,要不断健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将矿区开发的生态环境补偿纳入到法制化和市场化轨道,完善煤炭资源税费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生态补偿试点,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由于国家体制机制方面的弊端,生态补偿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不合理,部门色彩较重;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不健全,责权利划分不清;生态补偿的政策不完善,全局性规划较少;生态补偿的市场不发达,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生态补偿的意识淡薄,公众参与不足等。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4,(5):1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有效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途径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开展生态补偿相关探索已有多年,然而由于缺少法律的硬约束和国家统一的强力部署,我国生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生态环境价值被低估甚至缺失的状况。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价值被低估的表现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政府亟需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从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经济赔偿机制、经济处罚机制.经济激励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环境补偿模式,建立资源环境价值评价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等方面,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广西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仍存在相关法制不健全,现行财税政策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良性的投融资机制,以及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等方面问题。从加强宣传和提高意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完善税收收费制度、投融资机制以及管理体制,并努力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政绩考核制度,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试点工作等方面探索构建广西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生态补偿机制及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综述了生态补偿机制概念、理论基础、补偿标准、补偿模式及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外部性的内部化是生态补偿的关键和环境经济学基础,其核心问题包括:谁补偿谁,补偿多少以及如何补偿。通过回顾美国、欧洲发达国家与中国、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在实施生态补偿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发现生态学与经济学理论已经逐渐融入生态补偿的研究之中。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国内生态补偿的科研和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包括补偿的法律机制、补偿经济标准、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生态补偿法的现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伦理学、资源价值理论以及环境管理实践的发展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创造了基础条件。我国应制订生态补偿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在社会各层次进行实施,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对生态补偿法基本范畴和制度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上海市浦东新区是国家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试点之一。探讨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已迫眉睫。文章首先分析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背景。然后提出了有关的收费政策,最后简要简明了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若于建议。生态环境补偿费是涉及非非常广的新课题,已引起许多国家和组织一重关注,对实行生态环境补偿收费的可行性,建立收费标准体系,形成一套管理办法等,都需要进行研究,探索,完善,同时也需加强宣传,解释,使公众较快地理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由于森林的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较大部分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进行补偿,吸引全社会参与森林的保护与培育,即如何用经济杠杆解决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公平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展开研究和探讨。对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借鉴。分析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具体实践,得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需要完善的方面。最后,提出我国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是通过经济手段促进生态保护与受益地区利益共享的制度设计,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秦岭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补偿作为协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有助于推动该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实现秦岭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秦岭生态补偿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主要包括秦岭在区域调水、森林生态效益、生物多样性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生态补偿研究,以及秦岭生态补偿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南水北调、退耕还林(草)以及生态移民搬迁等具体生态保护工程补偿实践,并从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公众参与、补偿方式几个角度探讨了秦岭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秦岭生态补偿研究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水价改革与生态补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生态补偿纳入水价改革的原因和必要性,分析了生态补偿对水价改革和完善的意义、价值和作用以及生态补偿纳入水价改革的策略、方式与途径,提出了建立补偿-融资一体化生态补偿的规划设计和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6.
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不仅损害着农民的利益,威胁着农民的生命财产与经济来源,而且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生态农业,完善农村环境法制体系,做好环境规划,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构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审理环境行政诉讼案件,既涉及实体法又涉及程序法的应用。鉴于环境污染的潜伏性、流动性、交叉性等特征,应确认环境行政诉讼专属地域管辖和共同上级指定管辖,应正确界定行政补偿与行政侵权赔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能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应对举证责任另作特别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炭开发生态补偿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目前新建和改扩建煤矿生态补偿费,主要来源于国土管理部门执管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土地复垦费、耕地开垦费、征用耕地补偿费、土地出让金和临时土地补偿费”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仅能保证建设期造成的生态受损补偿,生产期的生态补偿大多不到位。我国目前正在少数矿区试验探索企业出资/企业复垦模式,企业出资/地方政府复垦模式,企业与政府出资联合复垦模式,国家出资/政府组织复垦模式,以及招商引资复垦模式,但尚未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矿区土地复垦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及早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20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件为例,从磋商组织形式、公众参与和赔偿协议履行保障措施三大关键要素考察了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实行情况,发现磋商实例中存在磋商过程组织形式不统一、公众参与缺失以及履行赔偿协议时司法确认存在不足等规范性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健全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提出赋予了实施生态补偿全新的内涵,本文在评价富阳市现有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富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新要求,提出了以公共补偿为主,互助补偿、市场补偿为辅的生态补偿机制架构,并探讨了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