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CO倍增导致全球变暖,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研究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课题。本文在IPCC预告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地域分异的影响,用671个站点资料分析了我国温度带及各自然地区的数量指标、各地区生产潜力及影响生产潜力的因子,将气候变暖增温、温度带北移的界线及降水区向西迁移后干湿地区界线的变化绘制成图,同时预测了农业生产潜力的未来变化。结果表明:全球变暖使我国温暖地区面积增加,半干旱及干旱区水分条件改善,有利于作物生产。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水分盈亏与雨养农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在气候上属亚湿润向半干旱的过渡地区。水分缺乏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围绕降水和蒸发,主要作物的需水和降水间的相互关系,农田干湿状况和水分盈亏额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发展雨养农业应该是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一条基本方针;在雨养农业作物的选择上,除谷子可以在全区种植外,其他作物受地区局限性很大;发挥雨养农业生产潜力的基本途径应该是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和提高土壤有效水分的利用系数,为达到这一目的宜采用平整土地、增施肥料等一系列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丹阳市水稻土自然生产潜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作物生长模型与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江苏省丹阳市的两种种植制度的土壤自然生产潜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的小麦/玉米-晚稻种植制度的气候生产潜力比小麦-单季稻高3000kg/ha 左右。指出丹阳的小麦生产应以挖掘、提高土壤自然生产潜力为主,而单季稻的生产则应以提高品种的气候生产潜力为方向。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了全国671个气象台站的30年地面气象资料及地带性或大面积土壤的物化性质及养分状况资料,对影响生产潜力的光、温度、水分、土壤诸要素分别进行了分析、计算,尤其对土壤要素的处理进行了新的尝试,计算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土壤重金属溯源及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而土壤重金属溯源解析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集并测试了广东省土壤表层(0~20 cm)1000个样本中的As、Cd、Cr、Cu、Hg、Ni、Pb和Zn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选取了可能影响这些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含量的106个因子,将其分为自然和人为两大类,基于回归模型树方法,通过R语言及Cubist模型定量计算这些影响因子对8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含量的贡献率,筛选不同元素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溯源及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壤中As、Cd、Cr、Cu、Ni、Pb和Zn来源受自然因素作用大于人为因素,土壤中Hg则相反,其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部分来源于农业生产.土壤中Cd和Hg元素的人为源具有同源性.广东省土壤重金属人为源贡献率由大到小分别为土壤As为工业农业交通人口其他;Cd为工业农业交通其他;Cr为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其他;Cu为工业农业交通其他;Hg为工业农业交通、矿区人口建筑;Ni为工业农业交通其他;Pb为工业农业其他;Zn为工业农业人口其他.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指导相关产业减少污染排放,降低土壤环境质量受到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在EPIC模型介绍和模拟精度验证的基础上,利用EPIC模型对黄土高原旱塬地冬小麦水分生产潜力和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中期(12a)和长期(30a)评价定量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在12a实时气象条件下的模拟时段内,旱塬地小麦水分生产潜力随降水量变化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3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也表现为剧烈波动性和逐渐下降趋势,土壤干燥化趋势明显;(2)在30a模拟气象条件下的模拟时段内,旱塬地小麦水分生产潜力呈现波动性轻微降低趋势,3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季节性和年际间波动性显著,但土壤干燥化趋势并不明显;(3)综合分析认为,在降水量减少幅度不显著的情况下,旱塬地麦田土壤干燥化只是一种短期现象,不会导致长期性土壤强烈干燥化现象发生,但产量随降水量变化的波动性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云 《自然资源学报》1993,8(4):364-370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季风气候边缘区。对该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动态分析表明:区域内气候生产潜力年际变率大,其中水分限制作用突出的地区变率尤大。利用自然正交函数对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分析还揭示出:区域内生产潜力的变化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在变幅上具有地区差异性,在空间上,东西方向具有反相性。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市气候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呼和浩特市1961—2008年气象资料,采用迈阿密模型和Thamthwaite emorial模型,计算了该地的温度生产潜力、降水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潜力,分析了48年来三种生产潜力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近30年来该地粮食产量的变化和三种气候资源潜力的利用效率。指出:(1)该地光热资源丰富,降水资源不足,水热在时间上匹配不合理和降水年变率大限制了光热资源的生产潜力的发挥,导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2)目前呼和浩特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仍较低,开发潜力较大,特别是温度生产潜力的开发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河北沧州黑龙港地区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估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采用屡次分析法,运用1∶10万TM卫星图象对黑龙港类型区(沧州区域为例)农业生产水平类型划分的结果,分析计算了该区各种类型土地(高、中、低产田)的各级生产潜力和粮食作物生产潜力。得出沧州区域提高粮食生产潜力着眼点在高、中产田,主要措施是增加能量投入,合理用水,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10.
近50a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潜力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2010年我国耕地空间分布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在1960—2010年的长时间序列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等数据基础上,采用GAEZ(Global Agro-Ecological Zones)模型综合考虑光、温、水、CO2浓度、农业气候限制、土壤、地形等多方面因素,估算了中国玉米生产潜力,进而分析了近50 a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2010年中国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是8.34×108t,玉米生产潜力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东北平原区的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最高,达到1.97×108t,青藏高原区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最小;2近50 a来中国玉米单产潜力和生产潜力总量整体呈现减少的趋势;3中国玉米单产潜力和生产潜力总量变化的区域差异较大,东北平原区的平均玉米单产潜力和生产潜力总量的增长趋势都最为明显,其他各区的变化趋势都相对较小。研究揭示了近50 a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演变特征,这为探究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提高中国玉米产量水平、科学指导玉米生产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淮海地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黄淮海地区1993~1995年麦季实测土壤水分、农业气象资料和卫星监测资料,试验了区域性土壤水分模型,以便模拟区内土壤水分及其相关要素的动态变化过程,解决以往土壤水分遥感模型只确定土壤水分含量不能确定水量结构的缺点。试验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成功地利用遥感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达到土壤墒情监测、水文水利分析和农作物遥感估产的目的。模型在输出水量结构的同时还提供了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影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咸淡水地区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地下水系统控制与作物种植系统相结合,建立以浅层地下水投入效益为目标,在水土资源等多种约束条件下咸淡水地区种植结构优化模型。该模型被用于确定河北省南皮县几个典型年份(1985,1990,1995,2000)种植结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低丘红壤区伏秋旱的成因、特征及抗旱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全面分析了低丘红壤区伏秋旱的成因、特征和抗旱措施。结果表明,降水量超前于潜在蒸发量变化及红壤调控、供水力弱、有效水少,供需矛盾突出是伏秋旱的主因。其特征是频率和强度加大、干热同步、表土干旱。关键对策是建立开源节流为主体、降耗增效为两翼的抗旱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不外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有气候、土壤、植被、地形4个因子;人为影响则主要指土地利用方式、水土保持措施等。本文利用美国USLE模型,该方程全面考虑了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使用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作物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五大因子进行定量计算,分析三江平原近五十年来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并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生产潜力与持续发展——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通过对AEZ等模型中的若干参数进行修正,计算了春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y(Q,T)和气候生产潜力y(Q,T,W)以及需水量Em和缺水量El。结果表明:y(Q,T)为6.85~8.06t/hm,y(Q,T,W)为2.22~5.32t/hm;Em为340~450mm,El为70~300mm,尤其在拔节期和孕穗期缺水现象十分严重;上述结果经检验都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当地要发展集水灌溉使天然降水资源化、扩大基本农田面积和以肥促水提高水分利用系数等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灌溉水源限定条件下,农田灌溉时量优化计算方法,并以河北省运东地区3种主要作物为例进行了系统演算。从计算结果及其分析看,时量优化的经济效益明显,时量优化模型作为一种计算方法亦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宁夏灌溉回归水开发再利用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宁夏灌溉回归水指灌溉农业土壤深层渗滤水、农田尾水、渠道渗漏水、退水及少量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年排量30~35亿m。对灌溉回归水20种物质含量的评价表明,它属无毒有害型淡水。采取与渠水(来自黄河水)掺灌或轮灌对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也不会引起土壤盐碱化,可大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