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添加糖萜素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21日龄左右健康无病、体重基本一致的杜长大猪进行饲喂试验,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试验设计为:第Ⅰ组为对照组,第Ⅱ、Ⅲ组在每公斤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250rag、500rag糖萜素,第Ⅳ、Ⅴ组在每公斤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250mg糖萜素+4mg黄霉素、4mg黄霉素,结果表明:①糖萜素与黄霉素单用及联用均能提高仔猪血清中’IP、GLO和G/A的值。而以第Ⅲ组的效果最好.②糖萜素与黄霉素单用及联用均能显著提高血清IgA(P〈0.01),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43.21%、104.89%、73.21%、27.74%,IgG(P〈0.05)而对IgM无显著影响(P〉0.05),CD3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③血清中BUN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67%、2.96%、2.8l%、2.52%,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血清中GLU影响不大.④血清中GOT、GPT、ALK(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LDH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2.7l%、4.02%、2.96%、1.65%,糖萜素与黄霉素的联合应用表现一定的协同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斑马鱼体内卵黄蛋白原(Vtg)作为雌激素污染物的生物标志物,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2,4。DDT对成年斑马鱼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体内Vt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环境中p(2,4。DDT)为2和10μg·L-1时,斑马鱼产卵量和受精率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当水环境中P(2,4。DDT)为0.2、2和10μg·L-1时,斑马鱼肝脏指数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10μg·L。2,4。DDT处理组雄性斑马鱼体内Vtg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P〈0.05),而0.2、2和10μg·L~2,4。DDT处理组雌性斑马鱼体内Vtg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P〈0.05),且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SDS—PAGE检测及免疫印迹分析均显示雄鱼血液内出现Vtg特异条带,表明2,4。DDT对斑马鱼具有雌激素效应。  相似文献   

3.
研究六溴环十二烷(HBCD)及其复合污染对发育期幼鼠甲状腺激素代谢过程的影响。设计HBCD单一暴露剂量(10、50、100、300ttg·kg-1),及HBCD与等浓度商用多溴联苯醚DE-71按2:1复合暴露剂量(10、50、100、300gg·kg-1),对新生3d的SD大鼠进行为期42d的暴露,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TSH)水平,并分别测定肝脏和脑组织中甲状腺激素脱碘酶(D1,D2)活性及其对应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经HBCD暴露后,大鼠血清中TT4、TT3、FT4、FT3浓度随着暴露剂量增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0μg·kg-1剂量组的FT3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0.05),300μg·kg-1剂量组的FT4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TSH则呈现下降趋势。lO、50及300μg·kg-1剂量组的TSH质量分数均显著下降(P〈0.05)。HBCD/DE-7l复合暴露后,大鼠血清中TT4、TT3、FT4、FT3浓度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大呈升高趋势,其中50μg·kg-1剂量组TT4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0.05),50μg·kg-1及300μg·kg-1剂量组FT4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0.05),300μg·kg-1剂量组FT3质量分数显著升高(P〈0.05)。单一暴露后,D1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300gμg·kg-1剂量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显著(P〈0.05);D2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则均呈现下降趋势,50μg·kg-1剂量组均显著下降(P〈0.05);HBCD/DE-71复合暴露后,D1、D2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则均呈升高趋势,其中100μg·kg-1剂量组D1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5),300μg·kg-1剂量组D2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HBCD及HBCD/DE-71复合污染物均能通过改变甲状腺激素代谢酶的活性及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影响机体甲状腺激素的内稳态平衡,且HBCD单一暴露与HBCD/DE-71复合暴露对机体毒性作用途径及所产生的毒性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围生期双酚A(BPA)暴露对子代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F344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低、中、高4个剂量组(BPA暴露剂量分别为0、4、40、400mg·kg-1·d-1),从雌鼠妊娠第0天开始至子鼠出生后30天,每天灌胃染毒1次,观察子鼠脾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L-2、IL-12、IFN-γ、TNF-α4种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子鼠脾重、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中剂量组子鼠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体重和脾重无显著变化(p>0.05);高剂量组子鼠体重、脾重均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暴露组子鼠脾脏IL-2、IL-12、IFN-γ、TNF-α4种细胞因子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提示,BPA可能能够透过胎盘屏障并通过乳汁传递给子代,降低子代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比较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方法: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的高龄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n=40)蛛网膜下腔注入5mg/ml罗哌卡因3ml,B组(n=40)蛛网膜下腔注入5mg/ml布比卡因3m1.采用针刺法评估感觉阻滞效果,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麻醉维持时间、术中麻醉质量与肌松效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R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长,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较短(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麻醉质量和肌松效果均较好,麻醉质量及肌松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病人下肢手术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术中麻醉质量及肌松效果良好,且其运动阻滞维持时间较布比卡因短,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和功能锻炼.表4,参7.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两组患者入院后(干预前)及手术前(干预后)焦虑值.结果干预组手术前SAS评分较入院后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缓解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焦虑,积极调整心理状态方面优于一般心理护理.表1,参5.  相似文献   

7.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微生物量碳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璟  杨宁 《生态环境》2012,(10):1670-1673
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不同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裸荒地、草本群落、灌木群落和乔木群落等4类典型样地,分别代表群落演替进程中4个不同的演替阶段,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探索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的大小与活性。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SOC)与MBC呈先下降后增大的趋势,其差异在各演替阶段达显著水平(P〈0.05),SOC与MBC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2)微生物熵(MQ)与代谢熵(qC02)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随着演替的进行,MQ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各演替阶段其值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3)MQ与MB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并随着演替的进行,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各演替阶段qCO2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4)在演替初期,土壤有效基质逐渐降低,而在演替后期有效基质不断增加,此有利于SOC与MBC的提高,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研究结果将丰富该地区植物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江淮山地丘陵区,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了坡向和w对麻栎(Quercusacutisima)人工林系统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阴坡(SHS)树木碳密度显著高于阳坡(sus)(P〈0.05),Wt镕i《1低的立地(sus)树木碳密度显著高于w、高的(suss)(P〈0.05)。3种立地条件下麻栎各器官碳密度分配均为:干碳密度〉根碳密度〉枝碳密度〉叶碳密度。SUS和SHS林木分配较多的碳同化物供给树干生长,SUSS林木分配较多的碳同化物供给根系和枝的生长。凋落物碳密度在SUS和SHS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SUSS则显著低于SUS和SHS(JPl〈0.05)。整个剖面(0~50cm)土壤有机碳密度SHS显著高于SUS和SUSS(P〈O.05),SUS和SUSS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麻栎人工林系统总碳密度大小为SHS(146.9t·hm^2。)〉SUS(116.9t·hm^-2)〉SUSS(102.6t·hm^-2),SHS显著高于其他2种立地条件(P〈0.05),SUS与SUSS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种立地条件下均为土壤碳密度〉树木碳密度〉凋落物碳密度,凋落物碳密度占林分总碳密度的比例仅为2.1%~3.6%。SUS和SHS土壤碳密度占林分总碳密度的比例低于SUSS,而树木碳密度占林分总碳密度比例则相反。由此可见,在江淮山丘区,w较低的阴坡(SHS)最有利于麻栎人工林碳储量的累积,相对于w、较高的立地(suss),较低的Wf±镕6砾1(sus)更有利于树木碳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了解健康教育者的沟通能力对教育依从性的影响.其方法是从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员中抽取140名血压处于高血压病前期,存在2种以上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体检者.将其随机分为二组,并将教育者按沟通能力强、弱分为A、B二组(A组沟通能力强于B组),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认知、疾病危险因素(含饮酒、吸烟、高盐高脂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干预指导;并对干预前、后疾病认知及危险因素增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1年健康教育,A、B两组疾病认知率明显提高,疾病危险因素明显减少;两组干预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的干预效果仍存在较大差异,两组疾病认知率提高之差为15.7%、饮酒下降率之差为12.9%、吸烟下降率之差为22.9%、高盐高脂饮食下降率之差为17.2%、较少活动减少率之差为11.5%.两组干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者的沟通能力对教育的依从性有较大影响,提高教育者的沟通能力是做好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表3,参1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测定了冬季休闲、种麦和淹水处理水稻生长期CH4的产生潜力、氧化潜力及其排放通量,以探讨冬季土地管理对后续稻季CH4产生、氧化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与种麦处理间CH4产生潜力无显著差异(P〉0.05),但2者均显著低于淹水处理(P〈0.05);各处理间CH4氧化潜力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中NH4^+-N含量可能是较冬季土地管理更为重要的影响CH4氧化潜力的因素;休闲处理CH4平均排放通量显著高于种麦处理(P〈0.05),但2者均显著低于淹水处理(P〈0.05)。冬季持续淹水稻田CH4产生潜力显著高于冬季排水稻田是其CH4排放量远高于冬季排水稻田的原因。冬季土地管理对稻季CH4排放的影响主要受CH4产生潜力而非CH4氧化潜力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不同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裸荒地、草本群落、灌木群落和乔木群落4种类型表示恢复的4个阶段,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探索不同恢复条件下0-10、10-20、20-40 cm土层酶活性的分布特征,以及土壤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的进行,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减小(P<0.05)。2)随着土层的加深,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减小(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3)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均与土壤含水量、物理性黏粒、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容重及pH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4)过氧化氢酶与脲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相关性不显著(P>0.05),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及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 pH 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5)土壤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可敏感地反映植被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植被恢复可改善表层与深层土壤的生物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
“奶牛-沼气-牧草”循环型农业系统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奶牛-沼气-牧草”循环型农业模式(模式I)的结构功能和生态经济效益,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并与单一奶牛养殖模式(模式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式Ⅰ的净能值产出率(4.06)比模式Ⅱ(4.13)低;模式Ⅰ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值为10.27,模式Ⅱ为9.57,模式Ⅰ具有更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式Ⅰ的环境负载率(0.11)低于模式Ⅱ(0.12),并且模式Ⅱ能值废弃率为21.72%,模式I为0,因此模式Ⅰ对环境的压力小;模式Ⅰ产出能值反馈率达到30.63%,系统自组织能力强。模式Ⅰ的净效益是模式Ⅱ的1.13倍,但产投比是模式Ⅱ的97.64%。以能值-货币价值计算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与实际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模式Ⅰ具有环境压力小、自组织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特征,但仍需进一步优化系统内部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对赤子爱胜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给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饲喂在自然状况下可能接受的棉叶最高添加量和2倍最高添加量的转野生荠菜凝集素(WSA)基因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叶片,并以其亲本棉花叶片为对照,以牛粪为阴性对照,以农药为阳性对照,研究种植转WSA基因棉花对赤子爱胜蚓死亡率、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9 d的试验周期内,与取食亲本棉花叶片的赤子爱胜蚓相比,取食转WSA基因棉花叶片的赤子爱胜蚓的死亡率,体质量,GST、SOD、纤维素酶活性以及蚓茧数和小蚯蚓数均无显著差异,未发现转WSA基因棉花对赤子爱胜蚓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研究了乳山湾外海21个样点中的32种大型底栖动物与包括化学耗氧量、溶解氧等在内的11个沉积物和底层水体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作出种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排序图直观地反映了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排序图中环境因子与前两个排序轴的相关系数大小表明,总氮、溶解氧、盐度、pH、水深和总磷是影响乳山湾外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素.排序图还揭示了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以及它们在不同资源维上的生态分化现象,不同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种类不同.根据对环境因子的生态需求不同,32种大型底栖动物可分为6组:组Ⅰ,8种,分布在高总氮生境;组Ⅱ,4种,分布在高溶解氧、高盐度、低总氮生境;组Ⅲ,10种,分布在水浅、高pH生境;组Ⅳ,4种,分布在水深、低pH生境;组Ⅴ,仅1种,分布在高总磷生境;组Ⅵ,5种,分布在水深、低总磷生境.图2表5参29  相似文献   

15.
离子液体与有机磷农药间的毒性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溶剂离子液体(ILs)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毒性相互作用已有报道,但相关数据仍较为缺乏。以7种具有不同阴阳离子组成的ILs:溴化丁基吡啶(IL1)、氯化丁基-2,3-二甲基咪唑(IL2)、丁基-3-甲基咪唑翁磷酸盐(IL3)、丁基-3-甲基咪唑正辛基硫酸(IL4)、丁基-2,3-二甲基咪唑二乙二醇单甲醚硫酸盐(IL5)、辛基-3-甲基咪唑二乙基醚单甲磺硫酸(IL6)和氯化己基-3-甲基咪唑(IL7),与5种有机磷农药(OPs):敌敌畏(DIC)、乐果(DIM)、草甘膦(GLY)、久效磷(MON)和磷胺(PHO),作为混合物组分,以等效应浓度比射线法设计7种ILs分别与5种OPs等EC_(50)配比的35组二元混合物,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法(MTA)测定这些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以浓度加和(CA)和独立作用(IA)为参考模型分析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IL-OP混合物呈现的作用类型不同:如IL1-DIM、IL2-DIM、IL3-DIM、IL6-DIM、IL2-MON和IL7-DIM的混合物呈明显的拮抗作用;IL3-DIC和IL2-GLY的混合物呈明显的协同作用;IL5-DIM和IL4-MON的混合物在较高浓度区呈拮抗作用;而IL3-GLY和IL6-DIC的混合物在较高浓度区呈协同作用;其余的混合物则为加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氨氮解吸比例增加(由0.58增加到0.68),同时,解吸迟滞性指数显著降低(由0.067降低到0.021),说明腐殖质是影响风沙土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氨氮在轻组有机组分上的表面分配作用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增大,解吸迟滞性指数减小的原因;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紧结态腐殖质(胡敏素)对氨氮的解吸起关键作用,它不但解吸比例较低(Dr=0.23),而且解吸迟滞性指数较大(TⅡ=0.458);氨氮在紧结态和稳结态腐殖质所形成的团聚体颗粒微孔隙中的不可逆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根本原因;考查土壤对氨氮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土壤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轻组有机组分、重组有机组分及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稳结态加紧结态腐殖质(HⅡ+HⅢ组)和紧结态腐殖质(HⅢ组)携载的吸附态氨氮进入水体后,对上覆水体的扩散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的0.94、0.58、0.33和0.23倍估算。  相似文献   

17.
太湖湖滨湿地沉积物氮磷与2种挺水植物氮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磊  李冬林  丁晶晶  梁珍海 《生态环境》2011,(10):1523-1529
在无锡太湖湖滨带布设3条样带、36个样点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表层沉积物(0~15 cm)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Turcz.)2种挺水植物w(N)、w(P)的变化,揭示了沉积物N、P的空间分布以及与2种挺水植物N、P的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沉积物w(N)自上而下分别为7.89~4.24 mg.g-1(0~5 cm)、7.56~3.81 mg.g-1(0~10 cm)、7.61~3.77 mg.g-1(0~15 cm),w(P)分别为1.293~0.532 mg.g-1(0~5 cm)、1.112~0.497 mg.g-1(0~10 cm)、0.952~0.471 mg.g-1(0~15 cm)。(2)生态修复区表层沉积物N、P的水平变化规律一致,按陆向辐射区-水位变幅区-水向辐射区依次递减,而从垂直变化来看,w(N)、w(P)均以表层最高,并依次向下层递减;硬质护坡区P的变化与之一致,但N的水平分布却按陆向辐射区-水位变幅区-水向辐射区依次递增,垂直分布呈现表层最低,并依次向下层递增变化。(3)2种挺水植物w(N)、w(P)不同,芦苇对N、P的吸收明显高于茭白(芦苇地上部分w(N)31.75~42.61 mg.g-1,地下部分w(N)13.57~18.21 mg.g-1;茭白地上w(N)14.78~23.57 mg.g-1,地下部分w(N)13.57~18.21 mg.g-1,而芦苇地上部分w(P)3.62~5.08 mg.g-1,茭白地上部分w(P)1.42~1.93 mg.g-1,地下部分w(P)0.35~0.57 mg.g-1)。2种挺水植物地上部分N、P吸收量远远大于地下部分吸收量。(4)相关分析表明,2种植物地下部分w(TP)与沉积物w(TP)呈正相关,而芦苇地下部分w(TP)与沉积物w(TP)相关性显著(P〈0.05),说明芦苇根系对沉积物中的P具有强烈吸附作用。(5)2种植物对太湖中沉积物N、P分配有显著影响,生态恢复区沉积物中w(N)显著高于硬质护坡,而w(P)较硬质护坡显著降低,适度恢复水生植被可有效缓解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8.
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氮磷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干化芦苇床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污泥处理技术,为探明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氮磷变化特征,进行为期3 a的试验研究.试验设3个单元:Ⅰ单元为对照(传统干化床),未种植植物;Ⅱ和Ⅲ单元种植芦苇(污泥干化芦苇床).Ⅰ和Ⅱ单元底部设通气装置.前2 a为负荷期,植物生长期进泥,冰封期闲置;第3年为污泥自然稳定期.试验结果表明,Ⅱ和Ⅲ单元对污泥中TN和TP的去除效果优于Ⅰ单元,其TN去除率分别为56.3%、53.2%和47.9%,TP去除率分别为18.8%、19.2%和10.3%.填料层设置通气结构有利于污泥中氮素的转化和去除,但对除磷无明显影响.至第3年末(11月),Ⅰ、Ⅱ和Ⅲ单元积存污泥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37.0、31.0、33.2和7.00、6.33、6.30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