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生型花生根瘤菌16S rRN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1株分离自四川,云南不同花生产区的慢性型花生根瘤菌和6株参比菌株为材料,进行了16SrDNAPCR-RFLP,结果除证实了慢性型花生根瘤菌同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japonicum)高度的遗传相似性外,还发现了一些菌株同Bradyrhizoibiumliaoningensis和Bradyrhizobiumelkanii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菌株Spr1-2的16SrRNA  相似文献   

2.
用73株慢生根瘤菌B.Japonicum,B.elkanii和B.“intermedium”为对照,对22株花生根瘤菌的生长速度,产碱能力和细胞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生根瘤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sp.arachis),除花生根瘤菌含有比大豆根瘤菌(B.japonicum)较高的脂肪酸,16:1w5c(16个碳原子1个双键的脂肪酸)而外,花生根瘤菌与大豆根瘤菌相似,  相似文献   

3.
用73株慢生根瘤菌B.Japonicum、B.elkanii和B."intermedium"为对照.对22株花生根瘤菌的生长速度、产碱能力和细胞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生根瘤菌属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sp.arachis);除花生根瘤菌含有比大豆根瘤菌(B.japonicum)较高的脂肪酸16:1w5c(16个碳原子1个双键的脂肪酸)而外,花生根瘤菌与大豆根疚菌相似,表明了他们在系统发育及进化方向上的一致性.细胞脂肪酸分析法是根瘤菌系统发育研究中一种简便而可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EoNPV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及polyhedrin基因和egt基因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酶解茶尺蠖Ectropisobliqua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基因组DNA,获得大于0.88kb的片段数分别为7、38、19、17、16、9、32和14.由此统计,基因组平均大小大于118.5kb,即Mr约大于78.6×106.用BmNPV的多角体蛋白(ph)基因和AcMNPV的egt基因为探针,应用Southern杂交方法,将EoNPV的ph基因定位于BamHIA、ClaID、EcoRIM、EcoRVL、HindⅢF、PstIA、SalIH和XhoIB片段上,将egt基因定位于BamHIA、ClaIl、EcoRIK、EcoRVA、HindⅢH、PstIA、SalIB、XhoII片段上.通过克隆和酶切鉴定EcoRIM和EcoRVL片段,测定ph基因部分序列,并以EcoRIM为探针对基因组酶切印迹进行杂交,制作了EoNPVph基因和egt基因区的酶切图谱,推定egt基因保守区位于ph基因上游约4.55kb处.  相似文献   

5.
潍坊、花园口土样中土著大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16S-23S rDNA间隔区段(IGS)RFLP分析和PAPD分析技术,分别对分离自山东潍坊和河南郑州花园口的24株土著大豆根瘤菌进行2多样性分析。结果一 70%的相似性水平上,依IGS-RFLP分析可将供试菌株分为10群,依RAPD分析可将供试菌株分为8群。综合两种分析技术在505的相似性水平上将供试菌株分为潍坊群和花园口群。 在系统发育和分子进行上有明显的地理分隔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一组多克隆抗体对马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mazei)S-6菌株的基因组DNA文库进行了筛选.仅选出p60A克隆能对马氏甲烷八叠球菌中可发生细胞形态学变化菌株的抗血清发生阳性反应.对p60A克隆的双链DNA进行了序列分析.识别出一开式阅读框架(openreadingframeP,ORFP).表达的蛋白是ORFP编码的蛋白的3倍,并得到ORFP蛋白的三聚体,在SDS-PAGE中表现出整体蛋白的迁移行为.同时,此表达蛋白抗10%SDS,6mol/L尿素及热处理.基因结构分析表明,ORFP具有与M.barkrimcrA有同源性的核糖体结合位点和一个与甲烷细菌启动子共有序列相似度达77%的启动子序列.使用参照序列分析表明,由ORFP演绎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密度的带电荷的氨基酸和占优势的β-层迭构型.对此表达蛋白作了Neurosroracrassa的porin蛋白抗血清试验,以研究其可能功能.检验了M.mazeiS-6细胞的蔗糖梯度制备物,对此原细胞中的ORFP蛋白作了定位.结果表明,ORFP蛋白可能是一种古细菌Porin,其在M.mazeiS-6中的表达,可能象大肠杆菌那样与渗透压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7.
RAPD标记鉴别中华绒螯蟹种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200个随机引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辽河种群、长江种群和瓯江种群进行了RAPD遗传标记鉴别研究,其中引物HX01和HX02检测到瓯江种群和辽河种群所有样品共有的HX010.4和HX020.7扩增片段,Mr分别为0.4kb和0.7kb.这两个扩增片段在模板DNA浓度作上下50%的改变、或在镁离子和引物浓度分别作上下25%的改变时仍稳定出现,而长江种群样品的PCR反应中无这两个扩增片段出现,因而可作为长江种群的鉴别标记.用上述标记检查一些人工养殖的河蟹,发现一些苗种场的蟹苗种质严重混杂.未发现可以区分瓯江种群和辽河种群的标记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土著花生根瘤菌耐旱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摸拟干旱条件下,对分离自金沙江干热河谷区45株土著花生根瘤菌进行耐旱性鉴定分析。结果显示,代停工菌株耐旱能力呈现多样性特征,同时,这些供试菌株在模拟干旱条件下的生长模式表现出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化学诱变结合结构类似物法选育高苯丙氨酸解氨酶菌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EMS诱变结合结构类似物法提高含PAL出发菌株红酵母Rhodotorula sp.CIBASA1401100 生物转化能力阳性率为35.5 % ,部分突变株PAL转化能力提高1 倍以上,其中E105,E240 具有快速转化能力,反应3 hLPhe累积浓度达到1 gL左右.φ10% 甘油和30 gLGlu 对PAL转化具有明显的稳定作用.用含φ10% 甘油和30 gLGlu 的反应液进行生物转化制备,E105 和E240 在24 h 期间LPhe 质量浓度大于20 gL,转化率达80 % .  相似文献   

10.
从新疆、内蒙干旱地区苜蓿属、草木樨属、锦鸡儿属植物的根瘤中分离出54株根瘤菌,对其中48株根瘤菌和22株参比菌一起进行了数值分类研究,在85%的相似性水平上,未知菌分为3个不同于已知种的新群.另加入6株分离自锦鸡儿属植物的根瘤菌,共76株菌进行了全细胞蛋白SDSPAGE分析,在80%的相似性水平上,已知菌相应成群,未知菌除XJ96342在68%的相似性水平上和群5、6、7、8、R.galega聚群外,其余未知菌则分布在4、5、6、7、8、9、10七个群中.群4中所有菌株属于数值分类的群1;群6中有3株菌属于数值分类的群3;群9中有8株菌为数值分类群2的菌株.反映了两种方法在分类上得到的结果比较近似.  相似文献   

11.
陕甘宁地区根瘤菌数值分类与DNA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陕甘宁地区根瘤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与黄芪、岩黄蓍、木兰、鸡眼草及胡枝子共生的40株快生根瘤菌和25株参比菌株,对133项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82%的相似性水平上构成5个不同于已知种的新亚群.对第1、2、3、4亚群x(G+C)/%测定及DNA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亚群x(G+C)/%含量均处于Rhizobium属范围;各亚群内菌株DNA同源性均在75%以上,每个亚群中心菌株与13个已知种模式菌株的DNA同源性均小于63%.从而证明,第1、2、3、4亚群为4个独立的快生根瘤菌新种群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从一株有较高半纤维素酶活性的Bacilussp.BT7克隆内切木聚糖酶基因的结果.以大肠杆菌XL1blue为宿主菌,采用水解圈检测法,在含有RBB木聚糖(4氧甲基D葡萄糖苷D木聚糖Remazol亮蓝R)的平板上分离到能水解RBB木聚糖的阳性克隆3个,对它们进行的限制酶作图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它们属于3种不同的内切木聚糖酶基因  相似文献   

13.
慢生型大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选择性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 (简称AFLP)DNA指纹技术对来自泰国北部的 2 45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通过AFLP图谱揭示出该地区的慢生型大豆根瘤菌有较显著的遗传多样性 .从 2 45株中选择出 92个代表株用计算机进行的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 ,所分析的菌株在 82 %的相似性水平上聚类成 8个群 .对这 92个代表株的部分菌株和慢生型大豆根瘤菌的参比菌株进行多聚酶链反应 (PCR)扩增的 16SrDNA的 4种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 (简称 16SrDNAPCR RFLP)分析 ,得出 2个不同的 16SrDNAPCR RFLP类型的菌株 ,分别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的参比菌株Bradyrhizobiumjaponicum和Bradyrhizobiumelkanii相同 .图 1表 2参 14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肠杆菌和根瘤菌接合的方法,将celB标记基因分别导入了两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Spr3-5和Spr4-5中,对出发菌株和标记菌株的代时测定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等量接种的前提下,比较了二者的竞争结瘤能力;结果显示,标记菌株形成的根瘤(蓝瘤)的占瘤率与50%相比,差异不显著,为了研究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的固氮有效性,测定了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各自共生植株的干重、全氮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的这3项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利用celB基因研究慢生花生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是可行的,表5参7  相似文献   

15.
紫羊茅根中铜结合肽的分离和纯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次SephadexG50凝胶过滤和2次QAESephadexA25离子交换层析的方法,从最后6d用CuCl2处理(ρ=20mg/L)、20d龄的紫羊茅(Festucarubracv.Merlin)根中分离纯化了1个铜结合肽(CuBP2a),该肽在SuperdexPeptideHR10/30预装柱的FPLC凝胶过滤中在λ254nm处只出现一个峰,经分子量标准曲线估计,其Mr约为1400,在DeltaPakC18的反相HPLC中,在λ254nm处也只有1个紫外吸收峰值,这都说明该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的纯度.通过光谱分析,发现该肽的最大紫外吸收值在248.1nm处.对Cu结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根瘤菌新类群的全细胞蛋白电泳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应用SDS全细胞蛋白电泳技术对根瘤菌3个新类群进行聚类分析,并对3个新类群中心菌株的16S rDNA全序列(Mr≈1.5kb)进行了测定。将所测序列与EMBL/BankIT/DDBJ资料库中根瘤菌及相关菌已知种的16S rDNA全序列进行聚类比较,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树状图中,菌株SH22623和SH19312与山羊豆根瘤菌、葡萄土壤杆菌、根癌土壤杆菌和悬钩子土壤杆菌在同一个分支上,彼此亲缘关系较  相似文献   

17.
苏云金芽孢杆菌无质粒突变株BMB171的转化和表达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无质粒突变株BMB171的转化性能和表达cry1Ac和cry1Ca基因的性能.用pHT3101、pBMB305、pBMB1736、pBMB671、pBTL1和pHV1249等6种外源质粒电转化无质粒突变株BMB171,其转化频率分别是Bt4Q7、Bt4D10和Bti.IPS.78/11等3种常用受体菌相应最高转化频率的1000、6.7、12.5、66.7、3500和2倍,其每μgDNA的最高转化子数达107.导入BMB171的外源质粒的稳定性与其复制子类型和质粒大小有关.无质粒突变株BMB171表达cry1Ac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对照受体菌Bt4Q7,略低于Bt4D10和Bti.IPS.78/11,而BMB171表达cry1Ca基因的表达量高于这3种受体菌;对小菜蛾3龄幼虫和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BMB171表达cry1Ac基因的杀虫毒力高于Bt4Q7和Bt4D10,略低于Bti.IPS.78/1;而表达cry1Ca基因的毒力高于这3种受体菌  相似文献   

18.
ERIC-PCR:一种快速鉴别环境细菌菌株的方法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以 E R I C( 肠杆菌基因间共有重多序列) 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对3 株大肠杆菌、3 株软腐欧氏杆菌、2 株草生欧氏杆菌、1 株梨火疫欧氏杆菌、1 株催娩克氏菌、1 株阴沟肠杆菌和9 株具有降酚能力的细菌等20 种细菌的基因组 D N A 进行 P C R 分析.每种菌株均存在数目不等的各自独特的带型,能够区分同一种类中极为相近的菌株.经多次重复,各特异性扩增的主要带型能重复稳定出现.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多数按照分类地位归到相应的组中.9 种具有降酚能力的细菌中,2 种分离自处理焦化废水池活性污泥,7 种来自土壤样品. E R I C P C R 指纹图显示,前2 种属于一类,都有一条大小约1 .1 kb 的主带,其它7 种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细菌除其中1 种有1 条约1 .2 kb 大小的主带外,其余6 种都有1 条大小约1 .4 kb 的带.聚类分析将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细菌归为3 种不同的类型. E R I C P C R 可以从分子水平对细菌基因组进行快速指纹图分析,在对环境细菌分离物进行快速鉴定和归类等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人GCSF基因组基因和cDNA基因作为目的片段,将其受控于2.6kb的小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的调控区下,通过显微注射法获得了两只整合有人GCSF转基因小鼠,通过繁殖建立了稳定的转基因系.一些表型参数测定表明,转基因鼠与正常鼠无明显差别,为对转基因动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紫云英根瘤分离菌株质粒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7省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主要分布区46个采集点的紫云英根瘤中分离到101个菌株.检测发现有16种不同质粒类型,所含质粒1~4个不等,含两个质粒的菌株占绝大部分,质粒Mr为36×106~364×106.用克隆M.huakui7653R的nodDBC4.2kb片段为探针(α32pdCTP)进行的分子杂交结果表明,所有这些菌株均含有共生质粒,通常为第一大质粒,但C、L、M、N和O型为第二大质粒,共生质粒Mr在131×106~364×106之间.比较质粒类型与16S23SrDNAIGS(pHr,p23SR01)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IGS类型不同,即使在同一植株分离所得的根瘤其质粒类型常不同,但在同一植株上分离菌株的质粒类型相同,则其IGS常表现相同.表明质粒的类型是细菌染色体背景和细菌外环境(如共生条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