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受上游河流污染的影响,北塘河口沉积物中普遍积累了一定量的汞.本文通过该区域沉积物中汞、砷、铬与有机碳、粘土和铁、铝、锰含量的回归分析,看出这三种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富集和分布,主要与水体悬浮物、沉积物中所含有机质,粘土矿物和铁、铝、锰的水合氧化物的含量密切相关.河口淡-咸水界面的水环境中胶体的吸附作用是这些金属离子从溶液转入沉积物的主要途径,水体中的这些金属离子通过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有机胶体,无机胶体(粘土矿物和水合氧化物)的吸附,是水体自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沉积物的逐级分离与硝基苯的吸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大明  全Xie 《环境化学》1994,13(2):107-112
采用逐级分离法将大连近海海底沉积物进行分级处理,每级相继去除碳酸盐、有机质和金属水合氧化物,最后一级为粘土矿物。每级沉积物的电子显微镜形态观察结果与逐级分离的预期结果基本吻合。硝基苯在各级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同时证明本文所用的逐级分离法对大连近海海底沉积物的分离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九龙江沉积物主要组分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吸附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体环境介质,因其复杂的组成结构和时空差异性而具有巨大的研究前景,抗生素滥用引起的环境污染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形态结构复杂,能够以多种方式被沉积物吸附。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河流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四环素和土霉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萃取方法分离出九龙江沉积物中起主要吸附作用的组分(铁氧化物、锰氧化物、有机质)并获得各组分的含量,运用等温平衡吸附法在TCs与沉积物质量比为0.01~0.06范围内进行吸附试验,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拟合吸附过程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研究各组分对TCs的吸附特征、能力和吸附贡献量。结果表明,沉积物及其主要组分对TCs的吸附过程特征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相关系数达0.95以上;沉积物中各组分对TCs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锰氧化物有机质铁氧化物残渣态;各组分对TCs的绝对吸附贡献量大小顺序为锰氧化物残渣态铁氧化物有机质。其中,锰氧化物在沉积物中所占比例较小,只有0.05%,却对TCs的吸附贡献率最大(56%),所采集的九龙江典型沉积物对TCs的吸附起最主要和关键作用的组分是锰氧化物。不同地理位点的沉积物理化性质差异很大,对TCs的吸附能力与锰氧化物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这验证了前述结论。  相似文献   

4.
松花江沉积物主要组分对汞吸附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性去除-吸附-统计分析的方法,模拟研究了松花江沉积物中主要组分对汞吸附的能力和贡献.结果表明,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地描述萃取前沉积物吸附汞的过程,其中Langmuir吸附等温线拟合效果更好.NH2OH.HCl、Na2S2O4和H2O2等去除剂对沉积物进行选择性去除后的吸附实验显示,Langmuir吸附等温线仍能较好地拟合吸附过程.沉积物各主要组分对汞的吸附能力顺序为锰氧化物铁氧化物有机质.由于沉积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就各组分对汞的吸附贡献而言,铁氧化物和有机质相对于锰氧化物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
铬含量超标威胁生态环境安全,探究多种粘土矿物作用下铬的迁移转化机理,可以为铬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从粘土矿物对铬的氧化-还原、吸附-解吸、催化作用等几个方面归纳分析了粘土矿物作用下铬迁移转化机理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氧化物及微生物作用、pH、温度、有机质、矿物类型等因素对铬迁移转化的影响。首先,锰氧化物是氧化Cr(Ⅲ)的唯一天然矿物,其结构中Mn(Ⅱ)或Mn(Ⅲ)含量越高,氧化能力越强;低温、碱性条件下,Cr(Ⅲ)稳定性较高。锰氧化细菌会加速Cr(Ⅲ)的氧化,矿物表面吸附的Mn(Ⅱ)会抑制Cr(Ⅲ)的氧化。其次,黄铁矿、黑云母、绿泥石、柯绿泥石、磁铁矿等矿物常用于Cr(Ⅵ)还原,黄铁矿组成中的Fe(Ⅱ)和S2~(2-)能有效地还原Cr(Ⅵ),而黑云母、绿泥石只有经生物作用产生Fe(Ⅱ)才能还原Cr(Ⅵ),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黄铁矿对Cr(Ⅵ)的还原速率在pH4.5时较大。最后,高岭石、伊利石、蛭石、蒙脱石可吸附固持Cr(Ⅵ),且酸性、有机质含量低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明显,吸附顺序为:高岭石伊利石蛭石=蒙脱石;粘土矿物层间结合比表面结合更强,可对粘粒矿物进行改性以提高吸附效果。在吸附机理方面,研究者广泛采用Langumiur、Freundlich等方程来描述矿物对铬的吸附。粘土矿物作用下铬的迁移转化机理探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沉积物、土壤对铬的解毒原理以及矿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这对于矿物材料吸附性能的提高、铬污染土壤的治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吸附实验、选择性萃取技术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表层沉积物(生物膜)吸附双酚A(BPA)的影响规律,及CTMAB不同加入条件下对表层沉积物(生物膜)选择性萃取(铁氧化物、锰氧化物、有机质)后的组分吸附BPA的影响.CTMAB对表层沉积物(生物膜)吸附BPA起到促进作用,且随着CTMAB浓度的增加,其促进作用增强;CTMAB掺杂顺序对表层沉积物吸附BPA的影响较小,但对生物膜吸附BPA的影响较大;CTMAB的引入导致BPA在选择性萃取后的表层沉积物(生物膜)组分上的吸附量显著增加,并且CTMAB对表层沉积物(生物膜)吸附BPA的促进作用远大于表层沉积物(生物膜)自身主要组分理化性质的影响.选择性萃取证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引入能降低BPA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崇明东滩湿地沉积物砷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8年4月在崇明东滩湿地开展野外调查,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参考Walter W W等提出的砷5步提取法进行总砷、砷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东滩湿地沉积物总砷含量5.33~19.74 mg/kg,各形态砷所占比例:弱交换态0.6%(0.5%~0.7%);强交换态5%(3%~7%);非晶形铁铝锰氧化物结合态28%(26%~29%);晶形铁铝锰氧化物结合态21%(19%~24%);残渣态46%(42%~51%)。  相似文献   

8.
湘江是我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本次工作利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及原子吸收法(AAS),对湘江下游河床沉积物中Cu、Zn、Pb、Cd等重金属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Zn、Pb主要赋存于铁-锰氧化物矿物相中、其次是以碳酸盐矿物的形式存在.二者加起来所占比例平均在70%以上.重金属Cd除赋存在碳酸盐矿物和铁-锰氧化物矿物相中之外,较高活性的可交换态比例也大.重金属Cu除赋存在碳酸盐矿物、铁-锰氧化物矿物相中之外,还以较高的比例赋存于有机质中.环境条件如发生变化,赋存于有机质中的Cu可释放转入水体.运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发现Cd处于极高风险级,并且4种重金属元素中Cd的毒性最大,由此可见,湘江下游Cd污染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天然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沉积物的主要组份为粘土矿物,活性铁、锰、铝水合氧化物、有机物和碳酸盐。为研究它们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各自贡献,特提出一套逐级提取程序。本文根据各种条件试验及分析结果证实,此法对所分离的各种组份均能大部分或全部去除,而对结晶矿物相及其他组影响甚小。与文献报道比较,实验结果达到类似实验的较好水平。例如1M醋酸钠(pH=5)可除去100%的碳酸盐;浓过氧化氢(30%)可除去60%的有机质及80%的腐殖质。把所得各级产物用于吸附实验,结果与模式计算相符,这为定性和半定量地研究各组份的吸附贡献提供了条件。此程序并非十分理想,尚需寻求具有专一性、组份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就能对各组份的吸附性能做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部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主要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采集了我国东部12条大、中河流的26个相对清洁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Cu,Zn,Pb,Cd和Co的含量以及沉积物的主要地球化学性质(粒径分布、反应性和铁氧化物、无定型铁氧化物、总铁、隐晶型锰氧化物、总锰、铝氧化物、钛氧化物、有机碳和粘土矿物含量等)和表面性质(比表面和表面位密度)以非参数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研究了沉积的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主要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我国东部,这些相  相似文献   

11.
Copeland and Taylor (1999, J. Int. Econ.47, 137–168) show that trade allows the spatial separation of two incompatible industries. Concentrating the polluting industry in one country eliminates its degenerative effects in the other. This paper extends the analysis by allowing for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Thus specialization has indirect repercussions on the level of pollution in the other country. We show (i) how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exposure to pollution emissions can generat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i) under what condition the resulting trading pattern combined with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can increase pollution exposure with negative effects on productivity and welfare in both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2.
纳滤膜处理工业废液时,纳滤膜系统可以看做一个封闭体系。实验表明透过液通量Jw与压力差呈直线关系;透过液通量Jw与管过液溶质浓度CR都与浓缩时间呈较好的数学关系。但数学关系形式不同;透过液溶质浓度CR与进液溶质浓度Ci呈指数关系;透过液溶质浓度CR与膜压力差△p的关系为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当进行高浓度废液纳滤膜分离工艺设计时,必须首先进行纳滤膜分离工艺试验,通过工艺试验确定:纳滤膜型号,完成膜的筛选工作;确定纳滤膜分离规律、分离模型、膜污染规律。利用获得的数学关系式确定主要操作运行压力、浓缩液流量、膜面积、组件数目、膜组件排列方式、冷却循环系统设计、纳滤膜污染的预测与清洗系统设计。纳滤膜清洗系统与自控系统应该根据试验结果并考虑纳滤膜生产商提供的数据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4.
纳滤膜处理高浓度废液分离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管式或卷式纳滤膜处理废弃母液,在固定工艺条件下,透过液通量与浓缩时间呈一定数学关系;当浓缩进行到最后,透过液中的COD浓度会突然提高,该突然下降时间应长连续浓缩时间,抗生素截留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与COD的去除率相同,但数值不同。利用COD的变化规律基本可以确定抗生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设计出离子交换分离法分离与测定Cd2 和Cu2 的实验方案及实验步骤,摸索出分离与测定Cd2 和Cu2 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6.
折叠式滤筒过滤单元气固分离设备的开发与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科技膜材料研究制成折叠式滤筒过滤单元,并组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气固分离设备。其清灰系统选用富士NB系列PLC控制,能够实现压差、连续或定时自动反吹控制。故该设备具有净化效率高、膜材料透气性好、压降小、表面光滑清灰效果好、滤筒使用寿命长、操作自动化水平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D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乙酸酐乙酰化后得到N-乙酰DL-苯丙氨酸,利用米曲霉氨基酰化酶立体结构专一催化水解N-酰基-L-氨基酸的酰胺键的特点,分别得到L-苯丙氨酸和N-乙酰D-苯丙氨酸.通过结晶法分离两者后,N-乙酰D-苯丙氨酸经6 mol/L HCI水解得到D-苯丙氨酸.由此拆分DL-苯丙氨酸得到光学纯度分别为98%的L-苯丙氨酸(收率84.8%,以原料N-乙酰-DL-苯丙氨酸的0.5倍摩尔量为理论产率)和92.3%的D-苯丙氨酸(收率89.5%).参22  相似文献   

18.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技术近年被广泛地应用于膜分离过程模拟中。本文评述了CFD研究膜分离过程中流体力学、膜污染机理和浓差极化等现象,以及CFD技术在微滤、超滤、反渗透中的研究进展及待解决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分析动物肠道菌群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利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直接分离动物粪便肠道菌群的有关研究结果.人与兔的粪便样品稀释后经离心分离岀细菌,通过DEAE弱阴离子交换色谱(30cm×2cmi.d)进一步除去杂物,将所得细菌的完整细胞样品直接上样高效液相阴离子交换色谱进行分离.色谱柱采用TSKgelSuperQ-TOYOPEARL650C强阴离子交换树脂,平衡缓冲液为0.02mol/L的哌嗪-HCl缓冲液(pH8.0),吸附于色谱柱上的细菌完整细胞用0~1mol/LNaCl线性梯度进行洗脱,洗岀液由260nm紫外吸收与光散射强度检测器检测.人与兔粪便细菌样品分别获得8个与5个组分,经镜检与培养实验确认为细菌,并且光散射仪洗脱峰峰面积同细菌计数结果具有线性相关性.实验表明,高效离子交换色谱能够应用于肠道菌群这样的复杂细菌体系的分离分析.图5表2参11  相似文献   

20.
A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to define the action of rising bubbles with respect to heavy-metal enrichment at the sea surface. Analytical data (HMDE-differential pulse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technique) show possible enrichments of organic-bound Zn, Cu, Cd and Pb at the top of a laboratory bubble-extraction column filled with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in the Southern Tyrrhenian Sea. In consideration of analogy between natural and laboratory bubble-extraction processes, laboratory results, i.e., enriched-over-original concentration ratios, make it possible to assess the intrinsic heavy-metal flotation capability in marine wa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