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和吉林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江苏省和吉林省农村能源消费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由于冬季取暖需求,吉林省农村人均总能源消费量高于江苏;在生物质能源方面,江苏使用秸秆居多,而森林资源丰富的吉林以秸秆和薪柴并重;在商品能源消费方面,江苏人均消费电力、成品油、液化气多于吉林,而煤炭消耗少于吉林;在新型可再生能源--沼气消费方面,江苏的推广效果好于吉林.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纯收入、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耐用家电价值、人均摩托车及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地区等因素是影响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人均纯收入、人均生猪养殖数量、农户位于粮食主产区或林区等因素对农户选择使用沼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方恺  董德明  沈万斌 《生态环境》2010,19(9):2042-2047
将净初级生产力和土地利用变化2个新指标纳入传统能源足迹模型,构建了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能源足迹模型。应用传统模型和改进后的模型分别计算了1999—2008年的吉林省能源足迹,并对2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采用传统模型计算的吉林省人均能源足迹由0.7908hm2增至1.6770hm2,采用净初级生产力模型计算的人均能源足迹由0.2490hm2增至0.5237hm2。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在整体变化趋势和构成顺序上较为一致,但在历年变化速率和具体构成份额上存在一定差别。净初级生产力模型扩展了传统模型的研究范围,并在碳吸收参数选取等方面进行了较大改进,所得结果反映了区域综合碳吸收能力下的能源消费生态环境影响,更符合区域自然和社会实际状况,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模型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10名专家对36个指标的评分,对江苏省海门县1990年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由于狠抓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1986年相比,虽然乡镇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生态环境总体上没有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非连续运动特征,基于尖点突变理论构建数学模型对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突变过程及其响应机制进行定量描述与分析。吉林省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吉林省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实例分析,能够为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与筛选提供技术手段和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矿业的衰退将成为影响吉林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吉林省资源消耗总量与万元产值消耗量的突变,标志着吉林省对钢铁和水泥等大宗固体矿产的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受生态省建设战略影响,固体废物、SO2、粉尘的排放总量与万元产值SO2及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发生根本性转变,吉林省生态环境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一)·…··金鉴明(1·1)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二)……金鉴明(2·1)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三)……金鉴明(3·1)吉林省农村生态系统发展战略研究的 技术路线………钟立文张其书(1·7)上海嘉定工业发展规划的环境经济分析 及预测(二)……周纪纶周伟(1·12)四川开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与对策(二) ……………杨居荣王素芬宁大同 薛纪俞马小莹陈飞星(1·16)南京古泉农村生态工程设计和建设的研究 X I.南京古泉生态实验场规划模型 的研究·…………··邹光勇郑龙翔罗卫 吴光 李正方(1·19) XⅡ.厌氧发酵对畜禽粪便中大肠杆…  相似文献   

6.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吉林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准确地确定各类土地的生态补偿标准,结合已有研究成果,采用突变级数法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突变理论的各类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转换因子、均衡因子和生态补偿标准动态核算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吉林省生态补偿标准,得出2012年吉林省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1.534 9、2.018 5、1.682 1、2.094 9、1.826 8和0.823 6万元·hm-2,该生态补偿标准符合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和突变理论的生态补偿标准动态核算模型便于应用,具有较高可靠性和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定量评价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计算了1994-2003年吉林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着重分析了该省生态足迹、生态盈亏和生态足迹强度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吉林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人均水平和总量均呈增长趋势,自然资源供需结构渐趋多元化;自然资源供需的非均衡增长导致生态赤字的出现和持续增长,表明目前吉林省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益不断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最后,根据生态盈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和消除生态赤字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农村水污染治理减低污染风险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识别。通过对农村水污染系统内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划分了政府、农村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3个利益群体,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3个利益群体的驱动力进行量化分析,经实证模型检验表明,反映政府作用的考核机制(含财政投入与监管能力)、反映社会力量的社会资金投入以及反映农村社区作用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居民环保投入所占比重的发生比(OR值)分别为2.248、1.725、1.525和1.236,表明政府主导对减轻农村水污染起关键作用,社会力量和农民社区自身多方发挥作用对降低农村水污染风险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农村水污染治理减低污染风险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识别。通过对农村水污染系统内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划分了政府、农村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3个利益群体,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3个利益群体的驱动力进行量化分析,经实证模型检验表明,反映政府作用的考核机制(含财政投入与监管能力)、反映社会力量的社会资金投入以及反映农村社区作用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居民环保投入所占比重的发生比(OR值)分别为2.248、1.725、1.525和1.236,表明政府主导对减轻农村水污染起关键作用,社会力量和农民社区自身多方发挥作用对降低农村水污染风险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东北典型黑土区农村居民点对水土流失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地关系视角探究典型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合理优化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东北典型黑土区克山县为例,综合运用分散度统计、核密度估计、空间关联测度模型等空间分析方法,揭示1988—2018年克山县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规律;结合修正通用RULSE模型,采用景观指数分析和广义变异系数的灰色关联度量化模型,探讨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30 a来,克山县农村居民点数量急剧增加,分散化趋势明显,以高密度多核心集聚、低密度广泛分布为主要空间分布特征,分布重心向东北部迁移。(2)研究区水土流失以微度、轻度和中度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强度空间分布格局与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一致性。(3)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因子与水土流失面积的关系存在差异,农村居民点分布范围与密度对水土流失具有较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日本发起的"里山倡议",强调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主张通过对农村这类社会-生态-生产性景观的有效管理,实现以"人与自然共生"为愿景的农村发展。日本通过因地制宜地实践"里山倡议",各地农村在实现传统农业复兴的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农村次生自然环境,实现了农业的多功能性,为各国农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针对我国国情,提出通过适度干扰农村发展,一方面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构建农村生态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农村自然和文化双重保护,构建农村生态文明体系;同时,通过推动社会参与和城乡一体化,构建新的共同体,共同促进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秦皇岛市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镇工业是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发展部分,随着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也急剧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改善日益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就必须先解决好乡镇工业污染问题。本文在秦皇岛市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具可操作性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评价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建立了一套由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居住条件和经济发展5个亚目标层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方法,计算各亚目标层评价指数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指数、公共服务设施指数、居住条件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4个亚目标层指数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均呈现京津和东南沿海地区最高,东北、华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的规律;生态环境指数计算结果则相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指数大于东北和华北地区,京津、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较小。最后,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的计算结果,将全国各省域划分为优、良、一般和差4个类型区,并提出各类型区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对策,以实现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劳动力数量众多,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如何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对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作了现状描述和评价,然后分别从制度性、经济性、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其开发利用对策:一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二是通过制度创新,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旅游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劳务输出等多种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和开发利用做了初步的探讨,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灾害的概念及其发展入手,分析了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发生灾变的原因,提出了减轻或防止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有效对策。文章对合理调控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农村生态经济平衡,防止或减轻农村灾害发生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灾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灾害的概念及其发展入手,分析了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发生灾变的原因,提出了减轻或防止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有效对策。文章对合理调控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农村生态经济平衡,防止或减轻农村灾害发生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城市大气降水pH值时空分异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吉林省8个代表城市1992-1997年大气降水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吉林省中西部城市大气降水基本呈中性;东部的图们,珲春两市大气降水酸化亚得,多年平均降水PH分别为5.12和5.38;全省碱性降水多集中在吉林市。  相似文献   

18.
乡镇工业是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也急剧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改善日益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就必须先解决好乡镇工业污染问题。本文在秦皇岛市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具可操作性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外来物种入侵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吉林省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目前对吉林省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共计51种,分别为外来杂草38种、外来害虫10种和外来病菌3种。其中危害性较强的丰要有7种,分别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日本松干蚧(Matsucoccrs matsumurae)、栗山天牛(Mallambyx raddei)、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松针红斑病菌(Dorhistroma pimi Hulbary)。这些外来物种的传播和扩散速度较快,传播途径多以无意引入为主,对吉林省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外来物种入侵地多为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的农田或人工林系统;入侵地多为吉林省气候温暖湿润的东中部,且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河道治理日益成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开展农村河道整治生态环境效益评估,及时发现治理过程中以及实施后存在的问题,对于指导下一步集中连片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农村河道的功能和特点,结合《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规划》项目目标及治理措施,构建了状态-响应-效益(SRB)评估体系;从河道连通性、水质状况、河岸带状况、水生生物、河道景观以及管理状况6个方面筛选确定18个评估指标,构建了多指标、多层次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模型,并确定了评估标准、指标权重和评估分级。该评估体系可为深入研究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方法以及实践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