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土壤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四种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上的热脱附动力学特征,以及容量因子(k')同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理化参数的数学关联.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上的慢脱附过程符合双常数方程;并且随温度的升高,lg k'和拖尾因子(Tf)均呈直线降低.lg k'与lg Kow,lg Koa和lg Koc以及沸点(TB)均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其中,lg k'与lg Koa和TB的相关系数值很高,分别为0.978和0.966,说明二者可以很精确的预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热脱附速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用摇瓶法、产生柱法和动态联柱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有机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的研究方法,同时给出了某些农药、硝基多环芳烃和氯苯类化合物的水中溶解度的实验数值.  相似文献   

3.
有机污染物土壤吸附预测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娴  闻洋  赵元慧 《环境化学》2013,(7):1199-1204
以701种有机化合物的土壤吸附系数作为数据集,选取594种有机化合物作为训练集,剩余107种作为测试集.根据训练集化合物建立土壤吸附系数Koc与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应用平均残差(AE),平均绝对残差(AAE)和均方根误差(RMSE)来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同时,比较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发现部分同系物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存在系统的偏差,这些偏差主要是由吸附机理,溶解度,水解作用,挥发作用,实验误差等原因造成,这些因素均会对土壤吸附系数的预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有机污染物对不同水生生物毒性的种间关系有助于探讨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模式。本文应用1 470种有机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数据和949种有机化合物对鱼的毒性数据,研究有机化合物对发光菌和鱼的种间毒性作用模式。结果表明,有机化合物对发光菌和鱼的毒性呈正相关,但种间相关性较差。通过计算毒性比率TR值表明多数类别有机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种间毒性作用模式。基线和弱惰性化合物对发光菌和鱼的毒性均与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Kow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这说明基线和弱惰性化合物在发光菌和鱼体内的残余量CBR值均为一个常数。这些化合物对发光菌和鱼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模式和生物吸收过程。另外,一些亲水性化合物的log TR值具有较大的种间差异,即对发光菌和鱼的毒性效应具有较大的种间差异,表明亲水性化合物对发光菌为反应型化合物,而对鱼为麻醉型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对发光菌和鱼的毒性种间相关性通过引入疏水性参数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表明这些亲水性化合物毒性效应的种间差异有一部分归因于有机化合物在发光菌和鱼体内的生物富集不同,而不是由于与生物分子的反应性不同。这些亲水性化合物相对于鱼的腮和皮肤更容易通过发光菌的细胞膜,与生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具有较高的毒性效应。Log Kow大于7的化合物对发光菌和鱼均具有较低的毒性,说明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能力对有机化合物剩余毒性的判别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217种化合物建立了估算有机化合物对水蚤EC50值(48h半数影响浓度)的片段常数模型,分析了模型的误差及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化合物的片段常数和结构因子与水蚤的EC50值倒数的对数(lg1/EC50)显著相关,可以根据片段常数法估算有机化合物对水蚤的EC50。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9687,平均绝对误差0.40个对数单位,其中68.7%化合物的误差小于0.5个对数单位。  相似文献   

6.
拟除虫菊酯中间体三种分配系数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十一种苯乙腈及其衍生物的环己烷/水分配系数(Ks1w)和三氯甲烷/水分配系数(Ks2w),并把二种分配系数分别同对应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比较,其相关方程分别为:log Kow=0.788 log Ks1w+0.894(n=9,Υ=0.922)和log Kow=0.876 log Ks2w=0.197(n=11,Υ=0.941)。将两个方程同Leo A的溶剂相关方程比较,得出:苯乙腈及其衍生物在有机相和水相的分配过程中是以苯环为主要基团参与分配的。  相似文献   

7.
有机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艺兵  安凤春 《环境化学》1994,13(3):195-197
本文介绍用摇瓶法,产生柱法格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有机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同时给出了某些化合物分配系数的实验值。  相似文献   

8.
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相对保留时间和理化性质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产安乐康的废水中安乐康及某些有机残留物含量的方法。废水经0.45μm滤膜过滤后,注入反相ODS柱,用甲醇和水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80nm检测,有机残留物被清晰地分开,方法简便、快速。本法测出的废水中有机残留物的含量,与水样的COD值及其外观具有一致性。另外,我们用此法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对该废水进行处理的效果,发现用5%活性炭吸附和电解法结合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罗毅  章红 《环境化学》1991,10(4):63-66
建立了检测粮食样品中串珠镰刀菌素(Moniliformin)的液相色谱法。粮样用甲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近干,残渣用水溶解,过弱酸性树脂进行离子交换。交换液加入离子对试剂A后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浓缩至干。残渣用乙腈溶解后液相色谱分析。经C_(18)反相柱分离,紫外检测,甲醇-0.2%四丁基溴化铵(20∶80,V/V)作流动相。串珠镰刀菌素的最低检出限为2×10~(-9)g。在浓度为50ng/g—500ng/g的范围内,串珠镰刀菌素在玉米、大米及小麦中的回收率均在75%以上,变异系数均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1.
有机化合物水中浓度度的测定与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刚  何艺兵 《环境化学》1994,13(3):198-202
本文介绍用摇瓶法,产生柱法和动态联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有机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的研究方法,同进给出了某些农药,硝基多环芳烃和氯苯类化合的水中溶解度的实验数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参数线性自由能关系(PP-LFERs)模型预测有机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是一种高效经济的估算方法.基于广泛收集的文献中165种(18类)化合物的lg Koc和分子结构参数(E、S、A、B、V)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用建模组132种化合物构建了两种预测多种类有机物lg Koc的PP-LFERs模型:EV模型和简化的V模型.它们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87,标准误差分别为0.37和0.49.用验证组33种化合物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的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稳健性.在数据集中包括有8种典型的高氟和硅氧烷类化合物,对于硅氧烷类化合物,EV模型和V模型的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8和0.16;对于高氟类化合物,两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6和0.75,说明了模型对这两类化合物预测的准确性.最后,从分子间作用力角度分析了有机物的吸附机理,得出空穴作用和色散作用是非极性化合物吸附的主要动力,而在极性化合物中,空穴作用和氢键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简化多环芳烃(PAHs)的Koc、Kow和BCF等活性参数的测定和预测工作,通过对PAHs的活性参数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I)、苯环个数(N)的相关关系分析,分别建立了I与lgKoc、lgKow和lgBCF,N与lgKoc、lgKow和lgBCF间的2类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以及I、N与lgKoc、lgKow和lgBCF间的二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结果表明,PAHs类化合物的I值或N值分别与lgKoc、lgKow和lgBCF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均能对上述3种活性参数进行准确预测,其中,用I值建立的一元回归方程的预测精度更好;而利用I值和N值共同建立的二元预测方程经t检验发现,方程中变量N的偏回归系数的统计检验没有显著意义。本研究利用I值建立的一元线性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PAHs类化合物的Koc、Kow和BCF等活性参数,从而为PAHs的活性参数预测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5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冠九  王冰  孙成 《环境化学》2007,26(1):106-107
本文使用C18吸附柱,采用自动固相萃取法提取水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同时测定5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TC),土霉素(OTC),金霉素(CTC),多西环素(DC)和美他霉素(MTC),旨在为水体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探索一种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灵敏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141种对7种水生生物(发光菌、江水细菌、绿藻、大型溞、鲤鱼、黑头呆鱼,古比鱼)的毒性,建立了非极性麻醉型和极性麻醉型有机物的毒性与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g Kow的相关性,并对该相关性进行了理论解释.同时,建立了Abraham参数与7种水生生物毒性的预测模型,根据Abraham参数和预测模型的系数,对有机污染物与生物毒性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Abraham毒性模型回归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有机污染物对7种水生生物的毒性机理具有一定种间相似性和种间差异性,通过有机污染物对7种水生生物种间相关性研究发现,近缘物种种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说明这些物种具有较相似的毒性作用机理,而非近缘物种种间相关性较差,说明这些物种种间毒性机理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为固定相,采用高压匀浆法,制备HPLC色谱柱.测定乙腈相中18种有机化合物在SWCNTs色谱柱上的保留因子,研究SWCNTs与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有机化合物取代基的种类和个数、杂原子的个数影响乙腈相中有机化合物与SWCNTs的相互作用.采用线性溶解能关系(LSER)定量表征SWCNTs与有机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所构建的LSER模型具有较强的拟合能力(R2=0.844)和稳健性(Q2LOO=0.768),发现π-/n-电子对作用和空穴/弥散作用是控制SWCNTs与有机化合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水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水样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残留量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水样经乙酸乙酯提取后,运用N-甲基咪唑-乙腈(NMIM-CAN)(1+1)、三氟乙酸酸酐-乙腈(TFAA-CAN)(1+1)在避光条件下进行柱前衍生化反应,反应20min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中甲维盐添加浓度在0.0001-0.O1mg ·l-1范围,方法的回收率为78.4% -115.2%,变异系数为3.0%-11.3%,方法最低定量限为0.0036mg·l-1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完全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甲维盐在巢湖水中的残留量低于该方法的检出限,稻田水中的残留量为0.54mg·l(-1).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高压液相色谱结合荧光分光光度技术定性鉴别了尿样中芘、苯并(k)萤蒽和苯并(a)芘的存在,并用标样进行了定量测定的研究。芘、苯并(k)萤蒽和笨并(a)芘在尿样中的回收率分别为60%、90%和80%;标准偏差为4.7%、17%,检测限为0.77ng、0.05ng和0.06ng。对吸烟者尿中这三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为芘53.3ng,苯并(k)萤蒽3.7ng、苯并(a)芘4.7ng;而对照组的尿样中,苯并(k)萤蒽和苯并(a)芘的含量均在检测限以下。  相似文献   

19.
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对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为探讨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华南地区的空间差异,运用GC-MS分析了华南地区23个不同地理种群230个薇甘菊植株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同地理种群的气候环境因素对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影响;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3个不同地理种群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的特征。结果表明:利用GC-MS从薇甘菊叶片中鉴定了42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β-荜澄茄油烯(24.63%)、β-石竹烯(16.81%)、大香叶烯D(10.47%)、α-古芸烯(9.95%)和α-姜烯(9.77%);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和温度可显著影响薇甘菊叶片中5种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表现出较强的地域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阐明薇甘菊的入侵机制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中麦草灵残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浩英  苏兵 《环境化学》1997,16(5):470-472
土壤中麦草灵用酸性乙醇提取,采用固相萃取技术用Sep-Pak C18柱净化浓缩,以反相离子抑制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在土壤中的检出下限为0.04mg·kg^-1回收率范围在83.8-85.8%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