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固氮菌J-25利用味精废水产生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尹华  余莉萍  彭辉  叶锦韶  张娜 《环境化学》2003,22(6):582-587
考察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Azotobacter J-25在味精废水中发酵产生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实验表明,味精废水经预处理后,加入有机碳源对絮凝剂产生菌Azotobaaer J-25进行培养,菌体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絮凝剂,并将其分泌到细胞外,培养液的絮凝活性最高达98%以上。该絮凝剂在偏碱性的条件下,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最好.实际废水的净化实验表明,该微生物絮凝剂对多种废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尤其对石化废水处理效果最好,CODCr,SS,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6.7%,98.3%,93.7%。  相似文献   

2.
利用鱼粉废水生产生物絮凝剂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下鱼粉废水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GX4—1菌的生长状况、培养液pH值和絮凝活性变化,发现该絮凝剂产生于菌生长过程中的,培养基灭菌与否对菌合成絮凝剂的特性无大影响.与其它几种常用絮凝剂相比,该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活性较高(絮凝率达95%以上).发酵液经中速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作为絮凝剂样品不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在低温储存170d内活性稳定,对土壤悬液和大肠杆菌悬液表现出良好的絮凝能力。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相关废水絮凝效果试验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用常规的细菌分高纯化方法从废水、土壤、活性污泥中分离出42株细菌,将单株菌培养于特殊的产絮凝剂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物离心后上液对高岭土县液絮凝效果作为指标衡量其絮凝活性及产絮凝剂能力,由此初步获得6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Ⅰ-23,Ⅰ-24,Ⅱ-4,Ⅲ-2,Ⅲ-8,Ⅲ-12.其发酵离心上液对造纸黑液、皮革废水、偶氮染料废水、硫化染料废水、电镀废水、彩印制板废水、石油化工废水、造币废水及蓝墨水、碳素墨水等进行的絮凝试验表明,废水固液分离效果良好,CODCr去除率55%~98%,悬浮物、色度、浊度去除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考察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acillus sp.B-2发酵生产絮凝剂的絮凝特性。研究表明,该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絮凝剂并将其分泌到细胞外,每升发酵液可制得絮凝剂粗品1.7g,絮凝活性最高达97%以上,絮凝效能优于目前市售化学絮凝剂。该絮凝剂凝聚絮凝高岭土悬浊液最适宜的pH值在大于7的偏碱性条件,Ca^2 ,Mg^2 ,Mn^2 ,Al^3 等二价、三价金属离子对其絮凝具有促进作用,且随着Ca^2 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和优化以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从土壤中筛到1株絮凝剂产生菌BY-28,该菌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活性较高且稳定,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BY-28.菌BY-28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KH2PO40.4%,黄豆饼粉0.1%,MgSO4·7H2O 0.05%,CaCl2 0.05%,pH 7.0,30℃,180 r/min摇床培养2-3 d,产生具有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该絮凝剂对水中无机悬浮物和有机染料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尤其是能够有效地去除肌苷发酵液和肌苷生产废水中的菌体及悬浮物.图3表4参16  相似文献   

6.
应用假单胞菌进行防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单胞菌L-11菌体与其胞外产物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防蜡剂,对L-1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发酵培养基以葡萄糖、蛋白胨为其最适碳、氮源,防蜡剂生产的发酵条件为:前16h的发酵温度为35℃,后期将温度降至20℃,发酵液的pH=4.5为发酵终点,此时发酵液在内条件下的防蜡率为78%,将上述所得菌液在大庆油田做了防蜡实验,结果表明,注入L-11的油井洗井周期有所延长,实验证明了L-11的发酵液可以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蜡剂。  相似文献   

7.
利用酱油酿造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sp.)LG5-1能够利用酱油酿造废水作为替代培养基生产微生物絮凝剂.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氮源、初始pH及培养时间等条件对絮凝剂的产量及絮凝剂活性的影响,得到了以酱油酿造废水为培养基生产微生物絮凝剂GIL-1的最佳条件:100mL酱油酿造废水中加入2mL乙醇(75%)作为补充碳源,不需添加氮源,调节pH值至8.0左右,培养时间约为48h.获得的絮凝剂GIL-1具有较高的絮凝率和较好的稳定性能,低温储存200d,絮凝率仍可达76.3%.图5参19  相似文献   

8.
氮源是微生物过量合成L-精氨酸的重要营养因子之一,不同氮源对钝齿棒杆菌JDN28-75合成L-精氨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为合适的氮源.不同初始硫酸铵浓度对JDN28-75产L-精氨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源浓度过高或不足,都会使最终L-精氨酸产量有所降低.低浓度的硫酸铵虽然有利于菌体生长,但对L-精氨酸的合成明显不利,同时糖酸转化率也较低;而高浓度的硫酸铵尽管不利于细胞的生长且造成发酵结束时残糖含量过高,却有利于细胞合成L-精氨酸且实际耗糖的糖酸转化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初始硫酸铵浓度为60 g/L时,对JDN28-75菌体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终发酵液中剩余的硫酸铵也较多(大于30 g/L),但高浓度的硫酸铵是L-精氨酸合成所必需的.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初始硫酸铵浓度为20 g/L条件下的补氮策略,比较了4种不同的硫酸铵补加模式对产L-精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的硫酸铵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采取分批、低浓度添加氮源的方式既可以有效解除发酵前期高浓度硫酸铵对菌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又可以有效维持发酵中后期体系中菌体合成L-精氨酸所需的较高比例的氮源.最后,在5 L全自动发酵罐中采用20 g/L的初始硫酸铵浓度,连续流加25%的氨水来控制发酵体系pH及补加氮源,L-精氨酸的产量可以达到31.7 g/L,较对照组的产酸量(26.0 g/L)提高了21.9%.图4表2参11  相似文献   

9.
混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混合菌MBFH,研究了各种条件对混合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MBFH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8.0、摇床转速为120r/min、培养基含糖量2%、相对接种量15%,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到88%.图5表4参9  相似文献   

10.
研究2株霉菌利用酒精废水产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以及菌株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酒精废水中添加少量营养物质可作为廉价培养基使用;确定了廉价培养基的组成,絮凝剂产量分别达到淀粉培养基产量的94.5%和92.2%;廉价培养基培养HHE-P7和HHE-A26的培养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猪场废水、建材废水、餐饮废水、城市生活污水都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达到淀粉培养基的92.6%~97.8%.图4表3参19  相似文献   

11.
有机废水厌氧酸化和聚羟基烷酸生产组合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30g/L葡萄糖合成废水为原料,研究了厌氧酸化的操作温度(θ)对酸化率的影响,确定了达到最佳酸化产物分布时的pH值,并以酸化反应器的出水为碳源,在5L发酵罐上进行了分批和流加发酵实验.结果表明,θ=40℃时,废水的酸化率接近100%;控制pH5.7,停留时间10h可使丁酸占UASB反应器出水中总酸质量的68%;与分批发酵相比,流加发酵法可大幅度地提高PHA的产量,发酵54h后,DCW和PHA的质量浓度可分别达到15.8g/L和10g/L.  相似文献   

12.
在浓度场基础上,利用总磷、总氮和COD三项指标的综合指数法,结合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划分了滇不不环境保护功能区,给出了划分指标值及功能区划分图。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主成分分析,将影响水稻产量的一系列因子概括为四个主要因子:(1)土壤肥力因子,(2)栽插措施因子,(3)田间管理因子;(4)产量性状因子。将上述因子作为自变量,水稻产量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一个产量预测模型(R=0.962)。根据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大小,可以得到产量决定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田间管理因子>土壤肥力因子。栽插措施因子和产量性状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 文中所述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预测作物产量的潜在变化。  相似文献   

14.
铬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过硫酸铵氧化法代替高锰酸钾法,用于铬的二苯碳酰二肼比色分析。本法的精密度为0.83%,而高锰酸钾氧化法的精密度为5.81%;t_(0.05)时,P<0.05,另外,用灰化法对含微量铬的生物样品进行预处理,有可能使本来不含Cr(Ⅵ)的样品产生Cr(Ⅵ),而含Cr(Ⅵ)的样品测不出Cr(Ⅵ)。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西北郊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北京市西北郊2005-2006年大气气溶胶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分析检测,并运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正矩阵因子分解对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解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机动车尾气、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的贡献率分别为70.27%,21.84%和7.89%.正矩阵因子分解表明,汽油车的贡献较大,且各个季节都占优势;冬季燃煤的贡献增加,秋季生物质燃烧的贡献增大.多环芳烃的比值表明其主要来自于本地源.  相似文献   

16.
三种不同树脂对硫辛酸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XAD-4,NDA-100和ND-90树脂对乙醇.水溶液中硫辛酸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硫辛酸在XAD-4树脂上是单层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在NDA-100和ND-90树脂上的吸附也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但并不只是单层吸附,同时兼有毛细管凝聚和微孔填充作用,吸附过程可分为大孔和中孔区吸附以及微孔区吸附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利用食品废弃物进行厌氧酸化的各种条件。结果表明,当食品废弃物与水的质量比为1:3、食品废弃物厌氧酸化液pH值为6.5以及酸化温度为30℃时,对酸化后废液中各有机酸的产生有利,酸化过程中总有机酸产量最大为25~35g/L,特别当在食品废弃物厌氧酸化液中加入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后,酸化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还研究了真氧产碱杆菌(Raltonia eutropha)利用食品废弃物厌氧酸化生成的有机酸进行聚羟基烷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合成的摇瓶分批发酵过程,图5参11。  相似文献   

18.
几种化感物质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肉桂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肉桂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分别在 1× 10 -5molL-1、1× 10 -3molL-1、1× 10 -4 molL-1浓度时降低了叶绿素含量 (P =0 .0 5 ) ,而在 1× 10 -6molL-1、1× 10 -4 molL-1、1× 10 -5molL-1浓度时抑制了杉木幼苗胚根和胚芽的生长 (P =0 .0 1) .3种酚类物质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胚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在 3种酚类物质中 ,肉桂酸对杉木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 ,对羟基苯甲酸次之 ,苯甲酸最弱 .这表明酚类物质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杉木幼苗的生长 ,降低其生产力 ,可能是连栽杉木人工林生产力降低的因素之一 .图 2表 1参 14  相似文献   

19.
沙地云杉生态型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地云杉是内蒙古地区特有树种,只分布于浑善达克沙地东部边缘;由于长期适应干旱生态条件,分化出3种土壤生态型,即紫果型、红果型和绿果型沙地云杉,并在很多生态、生理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3种生态型沙地云杉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酶谱特征.结果表明:不管是过氧化物同工酶还是酯酶同工酶,紫果型沙地云杉的酶带条数最多,红果型其次,绿果型酶带条数最少.在酶带强度方面也有类似的结果,紫果型沙地云杉具有较多的强、次强、中带,红果型其次,绿果型最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干旱条件下产生的3种不同生态型沙地云杉,以紫果型对干旱抗性最强,绿果型最弱,红果型居于二者之间,这一结论将为沙地云杉的经营管理及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图2参21  相似文献   

20.
活性污泥过程数学模型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重华  刘勇弟 《环境化学》2002,21(6):521-527
介绍了活性污泥过程模型ASM1,ASM2及ASM3的建模方法,并分析了各模型的微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