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逃逸是伴随着工程作物释放的一种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转基因逃逸的途径,并讨论了影响转基因逃逸的因素,对我国主要农作物中逃逸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一些农作物中存在较大的转基因逃逸风险,最后探讨了避免和减小逃逸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作物潜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一直以来颇受争议,转基因作物加工成动物饲料后可能会诱导动物产生免疫应激反应,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鱼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的监测,但目前转基因作物对鱼类的饲用安全性研究还相对较少。文章基于转基因作物作为鱼饲料原料对鱼类生态毒理学效应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对鱼的生长表现、生理生化、脏器功能及发育、组织病理以及行为活动等方面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作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及某些潜在问题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1997年,经修饰的活生物体,尤其是转基因作物,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转基因作物在商品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转基因生物潜在风险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就上述几方面问题作一综述.1199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进展转基因生物目前在国际、国内的书...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作物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作物潜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一直以来颇受争议,转基因作物加工成动物饲料后可能会诱导动物产生免疫应激反应,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鱼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的监测,但目前转基因作物对鱼类的饲用安全性研究还相对较少。文章基于转基因作物作为鱼饲料原料对鱼类生态毒理学效应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对鱼的生长表现、生理生化、脏器功能及发育、组织病理以及行为活动等方面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邵素琴  李建中 《环境化学》2002,21(4):415-416
随着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的迅猛发展 ,转基因作物作为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报道也愈来愈多 .在其安全性问题没有达到一致认同时 ,许多国家都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要加贴标签说明 .目前 ,我国在转基因作物商品化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我国已获准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农产品已有六种 ,其中包括耐贮存西红柿和抗花叶病毒的西红柿 .这些已经商品化的转基因西红柿使用的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分别为 3 5S ,NOS ,ntpⅡ (覃文 ,董杰等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食品科学 ,2 0 0 1 ,2 2 (…  相似文献   

6.
随着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向其野生近缘种基因漂移及其引起的环境风险成为转基因生物安全领域的新课题。野生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遗传资源之一。目前,我国不但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而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大豆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种植的技术条件,然而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基因漂移及其对野生大豆物种资源的影响已成为转基因大豆在我国进行商业化种植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从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之间的基因漂移、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后代的适合度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基因漂移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包括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后代适合度评价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基因漂移研究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转基因作物根系分泌物和转基因作物残茬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方面:(1)对某些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有毒害作用;(2)为特定的微生物和土壤生物提供营养;(3)对土壤生物可能产生长期累积影响,但对此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风险评估是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依法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生物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有关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来对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的专题研究,对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这种模式一般包括危险识别、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3个连续过程,并可分解为7个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9.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花粉漂移所引起的生物安全问题倍受关注.以抗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转基因冬小麦品种N12-1为花粉供体材料,连续2 a在江苏省徐州市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实验基地进行可控的农田试验.为了研究风向对转基因小麦花粉漂移的影响,采用同心圆设计,在花粉供体周围8个方向不同距离处检测小麦花粉密度,结果显示8个方向上转基因小麦花粉密度均随与花粉源距离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但不同方向小麦花粉密度的衰减速率有显著差异,下风向转基因小麦花粉密度的衰减速率相对较慢.同时,为了研究花粉源大小对转基因小麦花粉漂移的影响,平行设置2块不同面积(100和400 m2)的花粉源,在其下风向检测小麦花粉密度,结果显示花粉源面积增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缓转基因小麦花粉密度的衰减速率.研究结果表明,风向、风速和距离是影响转基因小麦花粉漂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Bt作物杀虫蛋白在农田土壤中残留动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转Bt作物释放的杀虫蛋白在农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重点阐述了:①土壤中Bt毒素蛋白的检测方法;②Bt毒素在土壤中残留、富集与降解动态;③Bt毒素蛋白与土壤中具有表面活性颗粒的吸附结合规律;④土壤中Bt毒素的杀虫活性.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植物释放到土壤中的Bt毒素蛋白迅速与土壤中具有表面活性的颗粒吸附并紧密结合,降低生物降解,但结合后的Bt毒素结构没有改变,致使毒素蛋白在土壤中长期滞留并保持其杀虫活性,可能会对土壤中非靶标生物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评价转Bt作物释放的Bt毒素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风险迫在眉睫.参50  相似文献   

11.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基因流及其安全性评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基因流及其安全性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亲和性为依据的抗性基因流的评估方法;同时以时间关系序列、空间关系序列和种群数量关系序列为原则,探讨了近缘种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转基因作物根系分泌物和转基因作物残茬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方面:(1)对某些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有毒害作用;(2)为特定的微生物和土壤生物提供营养;(3)对土壤生物可能产生长期累积影响,但对此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3.
不同虫压下转Bt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生态适合度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转基因水稻的基因扩散效率和潜在生态风险,以转Bt抗虫水稻Bt63、R1、R2和非转基因常规水稻Ⅱ优838为试材,采用高、低两个不同虫害胁迫水平和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水稻相间种植方式,通过观察水稻植株营养生长、结实以及对螟虫危害的抗性表现等差异,研究比较了Bt外源基因插入后对水稻植株适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虫害胁迫条件下,转Bt基因水稻在植株分蘖数、生物量鲜重等营养生长指标方面与非转基因对照品系间无明显差异,但株高、穗长、穗重等指标不及对照,且R2和Bt63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个转Bt基因水稻品系的分蘖数、穗长、穗重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而不同转基因品系株高适合度效应不同,这可能与受体本身的特性相关.3种转基因水稻的单株结实粒数、千粒重与对照在两种虫害胁迫条件下均无显著性差异,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结实影响不明显.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种转Bt基因水稻的抗虫能力均显著优于非转基因水稻,表明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抗虫性影响显著.同时,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转Bt基因水稻的适合度代价较小,预示了抗虫转基因水稻外源Bt基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有逃逸的可能,但这种风险比较小.  相似文献   

14.
首次报道了转基因不结球白菜实验地中 ,以除草剂抗性基因bar为标记基因的外源基因流动以及在芸薹属不同栽培作物中的基因渗入情况 .结果表明 ,外源基因能随花粉的散布流动 ,距离转基因花粉源越远 ,流动频率越低 .距离转基因白菜 0~ 3m处为花粉的主要流动区域 ,其频率占总流动率的 5 0 %左右 .2 0m隔离带后基因的流动频率仅为10m隔离带后的 1/2 0 .自然条件下 ,白菜中的外源基因在芸薹属同基因组作物中具有较高的渗入频率 ;在基因组具部分同源性的甘蓝型油菜中具一定的渗入频率 ;不能渗入甘蓝基因组中 .基因的渗入频率与作物间的亲缘性、隔离距离等多因素相关 .探讨了基因流动频率与基因渗入频率的差异 ,提出在有显性标记基因及花粉的供体、受体完全亲合的情况下 ,可以用基因的渗入频率来反应田间的基因流动情况 .图 4表 4参 12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评估是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依法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生物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有关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作者近年来对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的专题研究 ,对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这种模式一般包括危险识别、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 3个连续过程 ,并可分解为 7个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6.
基因漂移是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栽培大豆的种植大国和野生大豆最重要的分布区,而且栽培大豆的种植区域与野生大豆的分布区高度重叠,因此,如果转基因大豆在我国进行商业化种植,必须对其向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基因漂移进行严格的评价和研究。以我国自主研发的转EPSPS+PAT基因大豆S4003.14为材料,在吉林省伊通县大田条件下研究其向5种非转基因栽培大豆和5个野生大豆材料的基因漂移。结果表明,S4003.14与5种非转基因栽培大豆和5个野生大豆材料的花期重叠时间分别为17~27和19~23 d;在隔行种植条件下,S4003.14向5种非转基因栽培大豆和5个野生大豆材料基因漂移的异交率分别为0.16%~0.93%和0.06%~0.19%,且杂交后代育性正常;在S4003.14大豆与非转基因栽培大豆之间的距离超过1 m的条件下,未检测到基因漂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携带适合度优势基因的转基因作物如果长期存活于栽培系统之外,抗性基因可能转移到野生近缘种并带来生态问题.以转Osepsps基因水稻EP为材料,以非转基因受体"明恢86"为对照,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半野生生境下转Osepsps基因水稻的营养生长、繁殖能力以及稻田杂草的种类、频度和密度等指标变化,分析转Osepsps基因在半野生生境中的生态适合度以及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连续2年试验的结果显示:在常规栽培和半野生生境下,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的株高、分蘖数、单株穗数、单株总粒数、单株实粒重和千粒重等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但结实率显著受环境影响,半野生生境下转基因水稻2年结实率为50.33%和17.72%,相比对照的68.82%和30.27%均显著下降(P<0.05);2012年转基因稻单株实粒数为335粒,显著少于非转基因对照的548粒(P<0.05).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稻田的杂草种类均为9科9属9种;栽培稻田杂草密度和频度显著低于半野生稻田;相同生境下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稻田杂草频度、密度总体上没有差异.本研究表明,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转epsps基因稻生态适合度没有显著提高,在半野生生境下有所下降,其生态风险不高于栽培稻.  相似文献   

18.
基因污染与生态环境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基因污染可能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的影响。转基因作物有可能污染天然物种的基因库;有可能破坏传统农作物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加速作物种植品种的单一化及基因资源的流失;使抗除草剂作物的基因向野生或半野生植物漂移的可能性加大,有可能创造出“超级杂草”;带有病毒型转基因作物的基因重组,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植物病毒,导致新的病害;BT转基因抗虫作物分泌的毒素,在食物链中传递,很难加以控制,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并最终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文章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基因污染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基因流及其安全性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亲和性为依据的抗性基因流的评估方法;同时以时间关系序列、空间关系序列和种群数量关系序列为原则,探讨了近缘种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表达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抗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马铃薯Y病毒坏死株系(PVY^N)核苷酸序列,克隆了PVY^N外壳蛋白(CP)基因,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介导的方法,转化烟草NC89,获得了38株PCR呈阳性的转基因植株.攻毒试验发现,转基因植株对PVY^N的抗性水平存在着差异,其中有4株表现为高度抗病性.Southern blot表明,PVY^N CP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染色体中,转基因的拷贝数与植株的抗病性成正相关.Northern blot表明,PVY^N CP基因在RNA水平上得到了表达,而且PVY^N CP RNA在细胞中的积累量与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呈明显的负相关.Western blot表明,高度抗病植株未检测到转基因CP蛋白质,而抗病和感病植株都检测到了PVY^N CP蛋白,且不同抗性的转基因植物中转基因蛋白质的积累有一定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表达PVY^N CP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其抗病机制类似于转录后的基因沉默,即抗病件可能是RNA介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