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按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等要求,通过对耕地供需平衡分析和对耕地供给与需求的综合权衡,从区间估计的角度确定了省域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水平,形成黑龙江省耕地保有量的高、中、低保有量方案.以此为思路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不再是一个点值,而是一个区间值,这更符合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弹性控制的要求,为全国新一轮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编制及实施评价方法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5,(4):71
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通过重点行业清洁高效用煤工信部联合财政部近日发布《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行动计划》提出,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通过《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要求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采取深耕深松等方式提升耕地质量,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实施水土资源保护、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等重大工程,促进节约高效用水,防治农田和养殖污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3.
省级区域耕地保有量测算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了江苏省耕地供给变化趋势和耕地需求量。根据预测结果,对耕地供需平衡情况进行了判断,分析了不同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种植结构对耕地供需平衡的影响耕地的供需状况。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区域粮食供应的优选策略。在此基础上,从区间估计的角度,探讨了耕地保有量的确定思路与方法,确定了江苏省规划期内不同时间阶段的耕地保有量区间,即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应维持439.7-473.0万hm^2,2020年耕地保有量应维持420.8-458.4万hm^2。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配置土地资源起到显著的优化作用,可为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科学基础。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开发与利用状况,运用DPSIR(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模型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可拓学理论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分析自规划实施以来(2006—2015年)该区域土地利用与环境质量的变化过程。基于分析结果,对该地区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程度和环境质量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自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自然环境质量整体上呈正向发展趋势,但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等指标是影响该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主要短板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秸秆草谷比测算2011—2020年黑龙江省玉米秸秆资源量,探析黑龙江省玉米秸秆资源量时间变化趋势,进一步运用ArcGIS软件和九宫矩阵图,直观反映玉米秸秆空间分布区域特征和单产层级。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玉米产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2)黑龙江省玉米秸秆资源量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的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3市,单产区域分布呈现出“西南—东北”带状分布特征。(3)通过九宫矩阵图可将黑龙江省玉米秸秆生产划分为丰裕、一般、贫乏三大类型区,各地区应结合当地资源状况合理布局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耕地转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 GIS平台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乡镇尺度上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2015年的耕地转型空间特征,并从自然、社会经济、区位等方面剖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耕地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的耕地数量分布呈现明显的"南增北减"的地域差异特征,土地转型以耕地和林地互相转换为主。(2)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对耕地转型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不同,发生相同耕地转型的不同区域,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在开展耕地相关工作时,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目前耕地有统计面积和详查面积两种数据,且多数地方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指标以统计面积为依据的实际,研究了实现由耕地统计面积转变为详查面积的换算系数及其测算方法,并以乐至县为例,测算了该县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换算系数,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农用地分等在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农用地分等在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了两者的结合途径,探讨了将农用地分等的自然质量等指数应用于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并研究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在项目后期的应用方向。以黑龙江省海伦市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区域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在基本农田建设后土地质量变化显著,农用地分等可作为基本农田建设质量调控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9.
文章系统分析了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十五”到2015年期间在西部大开发形势下,土地规划、管理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明确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农用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土地集约利用、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和分步骤实施生态退耕的基本方针,重点论述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如何处理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并分别就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化、基本农田保护、村镇居民点建设、土地开发复垦及3个重点区域(江河源、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生态整治等方面进行了纲要性论述,在规划的措施中,指出除加强宣传教育和法规建设外,还须因地制宜,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促进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2014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今后我国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我国最大也是最强的经济区域,是我国仅有的世界级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所在地,有23个成员城市列入国家试点。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颁布一周年之际,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  相似文献   

11.
在实地调研湖北赤壁的基础上,探讨AHP-SWOT法在城市圈建设过程中的耕地保护策略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是主要优势,耕地数量持续减少是主要劣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主要机遇,城市圈建设占用耕地是主要威胁,建议赤壁市在城市圈建设过程中应发挥耕地异地占补平衡优势,回避城市圈建设占用耕地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6年和2001年2期1:10万TM假彩色影像资料,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分析了福建省5年的土地利用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林地、耕地的减少和草地、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5年间,城镇建设用地的年变化率最大,因此。加强林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是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调”数据分析我国东部地区XX地级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变化,从流失去向与流失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其真实境况,从而提出切实的保护政策建议。结果表明:①流失去向包括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和自然损毁,其中农业结构调整占用为主导。②城市圈内比圈外占用普遍严重,尤其是城乡建设占用了大量基本农田。③永久基本农田存在空间错配现象,未做到“应划尽划”。据此,提出构建农户补偿机制、县级保护任务量与存量建设指标相挂钩、协同基本农田—生态—城镇空间布局,实施圈内基本农田动态监测机制等系列措施,以提升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Mountain landscapes are undergoing rapid land-use changes. Settlement expansion, the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use practices, and farmland abandonment result in a decline of natural and semi-natural habitats and the related ecosystem services (ES). In this context, spatial planning has emerged as a key instrum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ES provis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rade-off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settlement growth and ES provision in a spatially explicit manner, we present a new modeling framework coupling an agent-based, agro-economic optimization model and a cellular-automata-based settlement growth model. The framework is applied in an inner alpine valley in the Valais, Switzerland, which experienced rapid settlement growth in recent years. Results demonstrate how the model framework allows support of local planning processes. Particularly cooperation among municipalities and an explicit consideration of ES can inform spatially explicit ES trade-off decisions under increasing demand for land. We conclude that better informed spatial planning processes support ES provision.  相似文献   

15.
大城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北京等大城市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规模逐年下降,人口粮食需求对外依赖度提高,城市粮食保障度降低。以实证数据为基础对北京等大城市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乡村劳动力安置问题提出了保护大城市耕地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农村工业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关系问题的基础上,以浙江永康市为例,对当前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永康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用地扩张趋势明显,但同时也存在用地结构布局不甚合理、集约利用程度较低以及环境影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控制环境污染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用地质量等级划分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主要内容。以广东省五华县耕地定级为例,阐述了农用地定级的主要内容,重点对用修正法定级中因素的选择量化及权重的确定、修正因素分值计算以及耕地级别划分与校验等做了详细探讨,力争为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寻求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重点与难点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建设、加强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实现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基本手段。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际,对上轮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层面上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新一轮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简要介绍了规划修编的背景,并对本轮规划修编的网上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回顾和分析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本轮规划修编应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强部门协调、促进节约集约、合理增加弹性、提高公众参与等为理念,并就本轮规划的重点与难点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