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微量元素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聋用固体平板和液体摇瓶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Zn2+、Cu2+、Co2+、Mo(VI)、Mn2+等5种微量元素对双孢蘑菇2796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各处理组的菌丝干重、胞内多糖、过氧化物酶活和菌丝生长势等生长参数表明,双孢蘑菇在添加上述5种浓度为20—40mg/L的微量元素时,对菌丝生长势、胞内多糖量和胞外蛋白量等都有促进作用,加入的浓度不同其促进程度也不同。加入Mn2+促进菌丝生长的效果最明显,使菌丝干重达最高值(200mg/100ml),胞内多糖量高达23mg/100ml,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00%和400%,但添加高浓度的微量元素则会抑制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测定淀粉酶的酶活,研究碳源、氮源、各种理化因素等培养条件对细菌产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初始PH值为7.90-8.20,培养温度31℃,在装液量为100mL三角瓶中装液40mL.通过对发酵条件的优化,酶活比未优化前提高了2.71倍.  相似文献   

3.
从长期受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通过采用富集培养分离技术得到4株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分别将其命名为B1、B2、B3和B4。通过观察这4种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析其16S rDNA序列,初步鉴定菌株B1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2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sp.),B3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B4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并通过研究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苯磺隆初始浓度、培养基体积、氮源、碳源、Mg^2+浓度等因素对4种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确定了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结果显示,B1菌株的最适温度为35℃,其他3株菌株均为30℃。菌株B3最适pH为8.0,其余3株菌株均为pH7.0。B1和B3菌株最适接种量为15%,B2和B4最适接种量为10%。菌株B3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为100mg·L^-1,其余菌株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均为200mg·L^-1。4株菌株最适培养基体积均为75mL,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铵,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B2菌株最适Mg^2+浓度为100mg·L^-1,其余3株菌株均为200mg·L^-1。B1和B4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20g·L^-1,B2菌株NaCl浓度为5-30g·L^-1,B3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50g·L^-1。该结果为利用微生物对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进行原位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探讨了碳源、氮源、pH值、培养温度等各种因素对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分泌菊粉酶能力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产酶发酵条件为:菊粉30.0g/L、酵母膏7.0g/L、NaCl 5.0g/L、K2HPO4·3H2O 3.0g/L,初始pH 6.0,250mL发酵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30℃,160r/min振荡培养2d,酶活力达到最高,为2.354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43倍.  相似文献   

5.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利用枳实废渣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枳实废渣为碳源,对产纤维素酶G2菌进行固体发酵,通过测定FPA、CMC、C1酶活的大小,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产酶最适条件为:枳实在发酵前需进行酸处理;氮源为硫酸铵;含水率为70%;初始pH为5~6;发酵周期为6天.在以上最适条件下,G2菌酶活力为FPA:31.8 IU/ml,CMC:11.86 IU/ml,C1:15.79 IU/ml.  相似文献   

6.
对银杏叶内生真菌球壳孢科菌株A114和胶孢炭疽菌菌株05—27的液体培养特性的初步研究得出:两种菌株均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菌丝产量最高,在pH4.0-8.5的马丁氏液体培养基中均能生长。A114菌株和05—27菌株的最佳氮、碳源分别为酵母粉和葡萄糖,A114菌株最适pH为6.6,05—27菌株最适pH为6.9。  相似文献   

7.
以枳实废渣为碳源,对产纤维素酶G2茵进行固体发酵,通过测定FPA、CMC、C1酶活的大小,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产酶最适条件为:枳实在发酵前需进行酸处理;氮源为硫酸铵;含水率为70%;初始pH为5~6;发酵周期为6天。在以上最适条件下,G2菌酶活力为FPA:31.8IU/ml,CMC:11.86IU/ml,C1:15.79IU/ml。  相似文献   

8.
跟踪调查了兰州市食用双孢蘑菇质量安全现状,发现荧光漂白致”毒”是其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问题蘑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监管下新的销售方式,探讨和总结出了当前食用双孢蘑菇质量安全监管新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探讨了碳源、氮源、pH值、培养时间等各种因素对金针菇分泌漆酶能力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优化培养条件为:pH在5.0-6.0范围内有利于金针菇漆酶的分泌,且以pH5.5为最佳;以葡萄糖为最佳碳源,尿素为最佳氮源,Cu2+浓度为60μmol/L有利于漆酶的分泌.正交试验表明,葡萄糖20g/L、尿素2g/L、250mL容量瓶中装液量50mL、pH5.5,以邻联甲苯胺作底物,经7d培养,金针菇漆酶酶活达最高峰,峰值酶活为328U/mL.  相似文献   

10.
从土壤中筛选出20余株产中性植酸酶活性的菌株,对一株产中性植酸酶活性较高的绿脓假单胞菌(Phy10)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该菌株在pH值6.0、温度30℃、装液量100.0mL、接种量7.0mL、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氮源为NaNO2条件下产酶活性最大,优化后酶活可达到231.2U/mL,比未优化前提高了2.1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