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路远 《环境教育》2008,(8):44-45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新农村建设至今,“三农”问题得到很大改善。8亿农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其中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加强,跟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环境保护面貌已展新颜。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环保建设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为社区环保建设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的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据调查,我国环境污染的70~80%是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造成的,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工业排放的30~60%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造成的。对此,作为企业的环境管理者要负一定责任。目前,企业环保队伍素质低、不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全国开展了有效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的来看 ,环境保护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基本避免了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趋势。但是 ,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相当多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 ,有的甚至还在加剧。一是很多大中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测算 ,全球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 ,我国就占了7个 ,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太原市 ,居全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5.
自国家环保总局于97年5月以环科(1997)46号复函批复沈阳市为全国环保产业基地并进行水处理成套设备开发试点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亲自抓,并提出了一系列目标、方针、任务以及改革措施与步骤,经一年多实践已成为全市共识。初步形成了健全组织,明确目标,确立龙头,融资改革,成套开发,示范突破的基本思路。一、健全组织抓好沈阳市环保产业基地建设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保证体系。为此,沈阳市专门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同志为组长,两位政府副秘书长为副组长和有关综合部门领…  相似文献   

6.
李钰 《环境教育》2011,(8):62-62
连云港市环保局多措并举,为创建"文明城市"加分。通过强化环境宣教,拓展联动共建,深化创先争优等活动,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在政务、环保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环保成为环境保护及环保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促进环境保护部及地方环境保护单位智慧环保建设为目标,在对比之前智慧环保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新一代智慧环保的定义,更加强调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公众服务等方面,并且明确了智慧环保的三个应用目标。基于对智慧环保总体架构和目标内涵的解析,遵循指标具有代表性、可理解性、可采集性、可扩展性的原则,参考国家智慧环保建设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以及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文献,经过多次专家咨询建议,形成一套智慧环保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维度、12个要素、42个指标。评价指标的提出对引导智慧环保建设有序发展、促进环保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已被纳入环境保护部19个环保服务业试点单位名单。针对辽宁环保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辽宁环保服务业聚集区的建设目标,以"互联网+"提升传统环保服务业,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机构改革的洪流中,首先需要设计出一个能够消除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职责不明、权限不清、效率低等弊端的机构,计了环境管理机构模型(如图)。按照这个模型,决策机构的局领导应通过组织协调,在信息情报、咨询机构提供资料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工作项目的审定拍板,并责成有关部门制定规划、计划和环保政策法规,指导和组织执行系统去完成。然后从强化环境管理出发,加强环保机构的建设。按照现代管理学动平衡的理论,我们设  相似文献   

10.
文君 《环境教育》2004,(10):27-2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废电池,易拉罐和塑料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水平时空解构表明,木垒县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弱,资源问题成为限制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及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近8年来,木垒县可持续发展水平虽然呈良性上升状态,但其上升主要归功于社会发展因素,经济发展指数、资源指数等对其上升的推动性并不强。仅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目的的掠夺式开发,使得资源匮乏的木垒县因此出现较为严重的资源性环境问题,并制约经济水平的提高。上述分析表明,资源指数成为新疆北疆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现状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是密切联系的。消除贫困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县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这项任务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剖析了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提出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人工自然化模式和生态自然化模式。分析认为,人工自然化仍是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和保护的主导模式,而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采取生态自然化开发模式才是实现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的最佳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保产业》2012,(9):27-32
综述了2011年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的发展环境,以及行业的技术发展进展、新技术开发应用情况和市场特点;介绍了行业主要(骨干)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2011年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并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资源环境约束下南京城市发展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科学评估城市发展质量,本文界定了城市发展质量内涵,将资源环境纳入城市发展质量分析框架中,构建城市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两套指标体系,定量评估2005—2015年南京城市发展质量。结果显示:在协调发展方面,南京城市发展协调度总体呈升高趋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关系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2005—2007)、低度耦合协调(2008—2013)和中度耦合协调(2014—2015)三个阶段,但与高度耦合协调发展阶段还有较大差距;在绿色发展方面,近5年南京绿色发展水平逐年升高,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指标,各辖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南京城市发展质量变化特征与城市发展方式、城市发展阶段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农业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妥善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唯一选择。本文结合新疆实际,深入分析和研究了新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具有的基本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了新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6.
湘西州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对湘西州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提升湘西州经济发展效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抓住发展机遇的需要.针对湘西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制约要素,可从宣传低碳消费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筑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低碳人才培样和完善低碳政策体系等方面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7.
农业升温、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选择是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鉴于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强烈反差这一“基本国情”,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强烈反差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和价值,正确处理好内涵开发与外延开发、分散开发与规模开发、示范开发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关系,并实现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单一开发向多元开发、单向开发向双向开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因子之一,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经济发展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以人口属性为自变量、以经济要素变化为因变量对云南省人口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云南省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云南省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国内关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发展政策、旅游资源、消费趋势、旅游产品等方面的因素而不断发展.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角度,着重对我国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框架、动力机制类型、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以及相关的案例进行述评,并结合当前我国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趋势和重点,对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Some of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for managing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occur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ecosystems--in a lake's riparian area. Land use planners need a framework they can use to identify development hotspots, areas were the next push for development will most likely occur. Lake riparian development profiles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linking ec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important to development. In a test of this framework in northern Minnesota, researchers identified seven constructs influencing riparian area development: current general development, current housing development, and availability, accessibility, suitability, aesthetics, and proximity to services. Profiles display a lake's value for each construct relative to the range of values for all lakes in the county. Maps, developed using indicators for several constructs, allow us to identify how the factors interact and are dispersed across the landscape. These profiles help policy makers, planners, and managers identify lakes that are potential development hotspots so they can take timely steps to manage development or control the impacts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