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章利用2002~2012年青海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数据,对青海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碳汇效益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截至2013年末,青海省总土地面积为71.21万km~2,青海省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6.39%、4.47%和29.14%。在空间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碳排放情况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2)2002~2012年青海省耕地、林地和牧草地的碳吸收效应逐年增加,其中林地变化较为明显,2012碳汇量是2002年碳汇量的3.2倍。耕地和牧草地变化不明显,碳汇量分别介于7.155~7.982万t和770.637~804.445万t之间。(3)2002~2012年青海省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为427.75~1 570.286万t,利用同期的耕地、林地和牧草地的碳汇量,分别为7.155~7.982万t、1 210.843~3 936.506万t和770.637~804.445万t。计算得出2002~2012年青海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净碳排放量介于802.346~3 178.312万t,近11年平均净碳排放量为1 314.686万t。表明耕地、林地和牧草地碳汇量明显大于建设用地碳吸收量,区域整体表现为碳汇。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及碳汇特征,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碳汇量核算体系,利用基尼系数评价了16地市区域差异,构建耦合模型研究了净碳汇与种植业产值之间的关系,利用核密度函数分析了净碳汇空间差异动态演进过程。结果表明:2000~2020年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先上升后下降,碳汇量、净碳汇、净碳汇强度均波动上升;各地市种植业碳排放量、碳汇量及净碳汇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平均碳排放生态承载力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净碳汇与产值耦合效果一般;净碳汇由两极分化演变为单极化,地区间差异有扩大趋势。根据结论提出种植业碳减排增汇建议,对山东省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研究区,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潜力衰减法核算耕地产能,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运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功能划分产能提升区,并分析制约耕地产能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以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可以快速、低成本核算耕地产能。2014年研究区各层次耕地产能和单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似性,总体呈现由东部和西部向中部地区递减的两翼式分布特征。耕地理论产能潜力的差异显著,其数值在7499.8424—15743.4468kg/hm~2之间,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2.1倍。4个产能提升区之间的耕地产能提升空间存在显著差异,制约其产能提升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土壤肥力、土壤退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且大部分乡镇的社会经济技术投入水平较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准确有效的森林碳汇计量方法成为碳汇研究工作的关键.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特点,选取现实可行的计量方法,即以森林蓄积(树干材积)为计算基础,结合蓄积扩大系数计算树木(包括枝枒、树根)生物量,具体通过容积密度(干重系数)计算生物量干重,进而通过含碳率计算其固碳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耕地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2005—2017年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CCR与BCC模型计算山东省耕地利用效率;基于自然断裂点分级法对山东省17地市的耕地利用效率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7年山东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农业生产技术要素投入较大;综合效率值与纯技术效率值走向基本一致,纯技术效率值始终高于规模效率值,且纯技术效率值贡献较大;山东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利用我国第二次到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了我国乔木林碳储量现状,实现了对乔木林碳储量总量、结构和地理分布的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价乔木林的碳汇功能,认为我国乔木林碳储量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森林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7.
典型黑土区建设占用耕地的时空配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ArcGIS和Spss技术平台构建相应模型,以吉林省长春市为研究区,分析了典型黑土区建设占用耕地的时空配置效率。结果表明:(1)2001—2014年长春市建设占用耕地部门间的配置存在过度化,过度占用耕地19268.34hm2,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时空配置效率损失(其中,长春市本级辖区、双阳区与榆树市的时空配置效率较高,在20%以上;德惠市、九台市、农安县的时空配置效率较低,低于10%),因此应结合长春市生态服务功能与时空配置效率将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科学调整。(2)长春市大量优质的黑土资源被占用,且土壤质量退化严重,黑土资源质量与数量的双重流失必然会对东北乃至我国粮食安全构成重要威胁。(3)计划性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地方政府的行政博弈、边际效益的差异是建设占用耕地时空配置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我国典型黑土区建设占用耕地时空配置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建立三阶段DEA模型,研究了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效率相对较高,但省区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在产业规模上仍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效率影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提升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控制碳排放量是减小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天津市2008—2012年土地利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天津市及其各区县的碳排放变化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天津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和林地呈现减小特征;建设用地为天津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林地为碳吸收量的主要来源;耕地的碳排放量呈正空间自相关效应,高值高聚集区域集中在宝坻区;林地的碳排放量呈负空间自相关效应,低值低聚集区集中在东丽区和塘沽区。该研究以期为未来天津市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海洋是全球最大的碳汇集聚区。随着气候问题的不断加剧和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升,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非常重视碳汇和碳排放的平衡与改善。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基于海洋碳循环过程,测度海岛地区海洋碳汇量与碳排放量,并运用STIRPAT模型与岭回归模型对长海县地区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海县海洋碳汇量走势呈先递增后递减的态势,碳排放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富裕程度、能源强度和人均旅游产值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它们每变化1%,碳排放量将分别增加0. 6358%、0. 3356和0. 2894%。该研究在为海岛地区碳汇量核算提供新思路,测度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变革中,农业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碳排放效率是判断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全局SBM模型测算东北三省36个城市在2010—2019年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并运用空间聚类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究其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旨在为推动东北地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研究结果显示:① 2010—2019年东北三省农业净碳汇总量和农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从城市尺度出发计算得到效率平均值由0.540提高至0.743;其中吉林省净碳汇增量及效率在研究期内均居于首位,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分别具有“高排高汇”和“低排低汇”特征,研究期内各省效率值均有提高。②空间上东北三省农业碳排放效率呈现出“区块状”分布特征,空间聚集程度逐渐增强。③从整体尺度看,将东北地区整体农业碳排放效率作为样本,农业机械率成为研究期内决定力均值最高的驱动因子,但其作用强度逐渐削弱;通过观察不同时期关键交互因子发现,社会因素作用强度逐渐增强。从区域尺度看,农业机械率是影响黑龙江省、辽宁省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格局的主导驱动因子,吉林省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格局的主导驱动因子是农产品规模和城镇化率;而农业机械率与农业产业结构经过空间叠加后形成的交互因子,对三个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格局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与耕地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土地问题研究的焦点之一。利用1990-2004年江汉平原14个县市的统计数据资料,分析了在不同城市、不同城镇化阶段以及不同城镇化速度等条件下耕地面积所呈现的变化特点,并归纳出基于耕地资源利用特征的3种城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对近几年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试图厘清现阶段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研究现状,并追溯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研究的发展脉络.主要从构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意义,森林碳汇储量测量、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评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展望.认为未来研究应在创新整合森林碳汇储量测量方法,从政治、法律、制度、政策、环境与市场机制方面整体考虑提升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选择路径,从供需视角加强对市场交易主体的微观层面研究等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10—2017年的统计数据,首先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效率的演化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三峡库区生态效率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表明:2010—2017年三峡库区生态效率平均水平处于0.5601~1.1920,整体呈现波动性变化趋势,生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从区域层面看,各个区县间生态效率水平不平衡,空间分布上呈现"西高东低"的非均衡性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三峡库区2010—2017年集聚性呈逐渐减弱态势,空间异质性逐渐增加,整体的生态效率差异变大。最后依据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本文对如何提升三峡库区生态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省域碳源、碳汇量和减排补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GDP能耗"的碳源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系数差异,基于该方法对我国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新疆和西藏自治区)的碳源量进行了研究。同时,以更加精准的数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汇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不同省份碳源量和碳汇量的"减排责任指标"测度方法。基于该指标,提出了"省际间碳排放补偿制度",并对补偿额度、补偿主体和客体、补偿制度运行等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不断降低碳排放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国家和各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万州马尾松林分为例,对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进行碳汇计量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期30年基线情景下的碳汇量累计为57552 tC,项目情景下的碳汇量累计为180572 tC,是基线情景下的3.13倍;项目净碳汇量为123020 tC,换算成CO2当量为451074tCO2-e,年均碳汇量为2.89t CO2-e/hm2。通过森林经营可有效增加碳储量,增强碳汇能力,对建立碳汇效益补偿机制、完善碳汇交易市场、改善生态环境、应对区域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农业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低碳农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行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农业的目标是减缓温室气体,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高效农业。在推动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措施方面,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采用其他相应的技术措施相结合。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总量排放的同时,增加耕地、草地和林地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从而实现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省际传统经济效率与绿色经济效率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了我国各省市区传统经济效率与绿色经效率,分析了差异与演化趋势。通过建立空间邻接矩阵,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经济效率在空间上的自相关特性。研究发现:12000—2013年我国传统的经济效率平均值为0.619,显著高于平均值为0.494的绿色经济效率。2我国各地区传统经济和绿色经济效率在空间分布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3各地区两种经济效率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传统经济效率高高值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绿色经济效率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沿海地区,两者低低值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和中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从不同尺度分析了我国2008年粮食生产、消费中的虚拟耕地含量及虚拟耕地平衡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结论为:①2008年粮食生产虚拟耕地北方比南方多32396.8×107m2,人均粮食生产虚拟耕地量北方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南方,因粮食生产形成较为典型的虚拟耕地“北土南调”现象.②2008年粮食消费虚拟耕地北方比南方多6851.62×107m2.③从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耕地平衡空间分布规律来看,2008年虚拟耕地调出区全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集中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由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宁夏5省(区)组成的我国北方边境沿线地带,二是由河南、安徽组成的中部区;调入区则集中在由东部沿海地区、中部省份和西部内陆省份组成的环状地带.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耕地转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 GIS平台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乡镇尺度上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2015年的耕地转型空间特征,并从自然、社会经济、区位等方面剖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耕地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的耕地数量分布呈现明显的"南增北减"的地域差异特征,土地转型以耕地和林地互相转换为主。(2)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对耕地转型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不同,发生相同耕地转型的不同区域,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在开展耕地相关工作时,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