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08,(12):4-5
国际动态奥巴马提出环保新政策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近日在全球环境高峰会上就美国环保政策发表讲话。他的讲话意味着新一届美国政府的环境和能源政策可能发生重大转变。奥巴马说,他就任总统之后,美国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将再次积极投身有关谈判,以助把世界带入一个有关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新时代,他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于宏源  ;柴麒敏 《绿叶》2014,(7):81-88
奥巴马以能源利用方式的调整为中心,并在全球能源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力图获取主导全球能源治理的领袖地位。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能源第一消费大国,美国成为增长最快的能源生产国,中美两国在双边、地区乃至全球层面的能源共同利益不断扩大。美国主导的全球能源治理机制和中国日益增长话语权之间的正向互动有望增强。  相似文献   

3.
美国一咨询公司发表研究报告证实改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表现会提高股份公司市场价值Improved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andEnvironmentalExpressionofaStockCompanywillImproveItsValueinMarket,ReportedbyAUSConsultingCompany很久以来,改进企业环境管理和环境表现对企业是否有利,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些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对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表现的改善,由于可以带来改善企业形象、降低成本等效益,因此对企业与对社会同样有利;另一些人则认为,环境方面的改善和由此带来的成本是企业正常经营的负担,应当被最…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研究的深入,环境哲学、生态伦理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环境人文学科得到发展,并以"绿色"文化的形式迅速渗透到生产、消费、生活的各个领域,"绿色教育"作为新时期的环境教育,也伴随着中小学环境素质教育的开展,扩展到大学生的环境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  相似文献   

5.
何建坤 《绿叶》2008,(8):21-27
全球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已经进入国际社会议程。围绕全球长期减排目标的选择和2020年后的中期减排安排,既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分歧。全球确立相当紧迫的长期减排目标,将极大压缩中国未来化石能源消费的环境空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提出长期严峻的挑战。同时,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的重大变革。中国应争取的前景是:对外争取发展空间,对内向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6.
正1月7日至10日,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拉斯维加斯举行,全球5 000多家企业携带各自的最新产品和先进技术参展,前来参展的业界人士和观众超过17万人。在这届美国消费电子展上,不管是将颠覆世界未来的5G网络、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AI人工智能,还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屏显技术、上天下海的运输模式,都在为我们未来的方方面面,打造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中国煤炭消费量35亿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以上,是美国的4倍左右。设想如果美国也消费35亿吨煤炭,环境质量即使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糟糕,也一定比美国现在的环境质量差。因此,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腾出环境容量,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第一,要从战略层面论证煤炭的利用方式。煤炭用途为燃料和原料,作为燃料的用量大于80%,而作为原料的用量仅20%。有两个结论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8.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14,(5):1-2
吐鲁番工业产品曝晒试验场成为全球第二大干热试验站9月,美国Atlas全球气候服务集团对新疆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试验室吐鲁番干热自然环境试验站,又称吐鲁番工业产品曝晒试验场)进行了审查认可。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际社会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协约,《京都议定书》却被美国政府拒之门外,通过对美国近年来针对该协约的态度及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外交举措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环境外交行为的意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规避不利条款的束缚;设计和实施替代性方案;积极争取国际环境领域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尚不足10%加剧雾霾天气产生我国部分地区连续爆发雾霾天气,不合理的能源结构,特别是燃煤过度排放,是加剧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40%,仍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尚不足10%,且弃风、弃水问题突出。因此,加快转变能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酸雨、温室效应等重大环境问题,广大公众对环境的关注也日益加深。现在除政府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外,国际上已掀起了广大消费者热衷于购买对环境无害产品的新动向,从而促进有关工业部门从事保护环境的绿色工业的兴起。本文将分别就欧洲、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情况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12.
骆建华 《绿叶》2008,(11):29-3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虽然这一假说成立与否有待实证研究,但美国、日本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史显示,能源资源消费、产业结构演进,以及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变化之间有着一定的规律性特征。这对正处在重化工业阶段希望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来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动态     
《绿色视野》2013,(3):4
环境署首次普会制理事会召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召开第一届普会制理事会暨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本届理事会的主题为"里约+20,将会议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各国政府呼吁将现有的理事会转变为联合国环境大会,并在环境署发布的科学基础之上的《全球环境展望》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后的重大举措,是当今国际潮流。该文从ISO14000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消费倾向的引导等方面,分析了其对我国企业的冲击.指出我国企业应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将实施ISO14000作为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达到标准要求并通过认证。一、ISO14000是当今国际潮流ISO1400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保护全球环境·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发展·针对全球工业企业、商业、政府部门、非盈利团体和其他用户而制定的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1月9日发布的《全球环境竞争力绿皮书》显示,2012年全球环境竞争力排名.瑞士、德国、挪威分列前三甲。中国排名第87位。作为中国智库对全球环境竞争力进行的首次评估.该绿皮书根据全球各国环境发展的实际.构建了全球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作  相似文献   

16.
信息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1):23-23
王玉庆副局长在全国环境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全球环境保护正呈现新的特点。一是一批影响全球环境并关系整个人类今后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国际社会对这些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如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持久性有机污染、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二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消费猛增,出现资源大量消耗、废物大量产生、资源紧缺的局面,突出表现在能源、水和一些不可更新的资源上。  相似文献   

17.
2003年2月3~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2届理事会暨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召开。本次会议是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后环境规划署召开的首次部长级会议,旨在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环境领域达成的共识和成果。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应邀在“可持续生产与消费”部长级论坛上发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第二十二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度、深度和历史进程。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强,全球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人类开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  相似文献   

19.
钟茂初 《绿叶》2012,(1):38-44
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决定了企业竞争优势争夺的核心内容;各国绿色经济的微观基础(消费者环境友好型消费偏好)和宏观基础(各国的环境规制),决定了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动力;各种形式的绿色经济活动所体现的企业利益所在,是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美国环境科学家发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在我国首次召开的国际性大气化学学科的学术会议—“全球和区域环境大气化学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TMOSP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