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持续升高,区域碳排放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土库曼斯坦化石能源消费释放温室气体相关数据,估算了2000-2018年土库曼斯坦碳足迹量,并进一步分析了碳足迹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各组分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00-2018年土库曼斯坦碳足迹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排放量为5.94×10~(10) kgCO_2 e/a,其中天然气的排放量显著高于石油,为4.28×10~(10) kgCO_2 e/a,贡献率为67.97%~74.80%;2000-2018年,人均碳排量呈上升趋势;总碳排放强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对此,从能源利用结构方面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2.
区域碳排放核算是衡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制订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借鉴IPCC及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区域碳排放、碳汇及碳补偿率测算的方法,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结论为:①1989—2008年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为128941.44万t,整体呈递增趋势,年均增长率为7.16%;②就碳排放构成而言,煤炭消费的碳排放量构成了河南省碳排放的主体,占碳排放总量的91%;③河南省人均碳排放量低于同时期全国平均水平,而碳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就碳排放的区域差异而言,平顶山碳排放量最大,开封市、漯河市和周口市碳排放相对较低;⑤林业碳汇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远远不足以补偿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碳补偿率由14%下降到不足8%。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借助RS和Arc GIS技术,采用直接碳排放测算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农用地变化与碳排放的互动关系,并运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2020—2040年农地利用碳排放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农地利用总面积呈现下降趋势,15年间农地利用总面积减少了79.11万hm2。(2)黄土高原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呈现下降趋势,碳源主要产区为陕西省和甘肃省,碳汇主要产区为青海省。(3)黄土高原农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农地利用碳排放灰色关联序为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水域林地。(4)2020—2040年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预测结果分别为312.857万t、308.82万t、304.835万t、300.902万t、297.019万t。  相似文献   

4.
交通碳足迹是旅游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碳旅游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一。提出了一种具有开放性、可比性的旅游交通碳足迹模型,首次将区域生态环境的固碳能力作为时空差异性因子纳入模型,并在实证分析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根据模型测算结果,2013年我国民航、公路、铁路和水运公共旅游交通碳足迹总量为357.6×108kg,其中东南沿海区域和中心城市较高,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碳足迹相对较少,叠加碳排放承压时空差异因子后,高纬度内陆地区旅游交通碳排压力等级有所提升,而东南、西南等植被固碳能力较高区域的旅游碳排放压力等级有所降低。基于以上测算结果,提出应从旅游交通技术设施、管理水平、宣传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促进低碳旅游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2002~2012年青海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数据,对青海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碳汇效益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截至2013年末,青海省总土地面积为71.21万km~2,青海省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6.39%、4.47%和29.14%。在空间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碳排放情况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2)2002~2012年青海省耕地、林地和牧草地的碳吸收效应逐年增加,其中林地变化较为明显,2012碳汇量是2002年碳汇量的3.2倍。耕地和牧草地变化不明显,碳汇量分别介于7.155~7.982万t和770.637~804.445万t之间。(3)2002~2012年青海省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为427.75~1 570.286万t,利用同期的耕地、林地和牧草地的碳汇量,分别为7.155~7.982万t、1 210.843~3 936.506万t和770.637~804.445万t。计算得出2002~2012年青海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净碳排放量介于802.346~3 178.312万t,近11年平均净碳排放量为1 314.686万t。表明耕地、林地和牧草地碳汇量明显大于建设用地碳吸收量,区域整体表现为碳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田土壤碳固定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为明确贵州农田主要作物固碳潜力,借鉴经验公式对贵州主要农作物碳固定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近10年贵州6种作物的总固碳量平均(1 151.16±62.99)万t.a-1,变幅为1 052.65万~1 268.28万t.a-1,呈波动变化缓慢增加趋势,主要作物间接碳排放量为(48.53±1.82)万t.a-1,变幅为45.87万~51.68万t.a-1,只相当于固碳量的4.21%。贵州农田作物的固碳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以青岛高新区为研究对象,编制了2016—2020年该园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通过情景分析探讨了其碳达峰路径,并为中国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提出了低碳发展政策建议。研究显示,2016—2020年,青岛高新区碳排放总量从32.88万t增加至43.78万t,碳排放强度由0.47 t/万元降至0.36 t/万元。工业能耗是青岛高新区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也是其实现碳达峰的关键部门。生活用能的碳排放占比逐年增大,是青岛高新区实现碳达峰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进集中供热设施、煤改气等举措,青岛高新区预计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总量达到71.58万t,碳排放强度降至0.27 t/万元。我国需制定统一的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建立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纳入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充分挖掘能源及环境基础设施的减排潜力,促进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的供应商所提供的变压器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流程和评估模型。模型有效地计算了不同容量下10 kV油浸式与干式变压器从“摇篮”到“大门”的碳排放,得到不同类型变压器碳足迹组成及变压器容量不同时各零部件生产过程碳排放的变化,明确碳减排重点关注单元。形成供应商碳足迹核算报告标准范本,为形成典型电网物资产品碳足迹的权威数据库奠定基础,确定减少变压器碳排放的关键措施,有助于实现产品的低碳化。通过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推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相关产品全供应链参与,内在驱动整个供应链协同创新和持续改进,改变全过程的资源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IPCC清单编制法,对四川雅安某社区2015~2017年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并通过可视化表达,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促进社区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发展提供建议。结果发现该社区2015~2017年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3 726 t、19 857 t以及25 353 t,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但各贡献源的排放各有不同,电力使用贡献最大。不同功能建筑之间的碳排放强度也存在明显差异,高层住宅商铺低层住宅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农业环境因素-化肥施用(1998~2007年)宏观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安  佘红英  张翔  万鹏  杨渺 《四川环境》2010,29(2):79-83,94
化肥的大量施用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直接影响到农村村镇地表饮用水安全。通过分析四川省1998~2007年化肥施用量、农作物产量和农业劳动力的动态变化特征,发现10年间化肥总用量由205.32万t上升到238.2万t,总体上升16.0%;农作物播种面积由971.44万hm2下降至935.1万hm2,总体下降3.74%;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均呈整体震荡减少,化肥施用相对生产力在下降。综合相关因素,分析认为粮食生产、农产品结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肥料资源和农村劳动力状况,以及城市化发展都是化肥施用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关联因素。化肥用量上升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1.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近14年主题为土地利用和碳排放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研究主题的演进依次是微观层面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机理认知研究、土壤碳和植被碳的有机碳核算、建立不同的模型模拟或仿真碳排放变化、生物燃料利弊分析;国内研究主题的演进依次是建设用地和农业碳排放的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相关关系、特殊区域的碳蓄积变化与土壤碳核算、不同省份或地级市的碳足迹核算,以及城市土地、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视角的碳减排研究;减少森林采伐和森林退化碳排放和生物燃料的相关研究成为国外最新的研究前沿,低碳城市、城市规划、低碳交通和低碳发展成为国内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2.
继中国碳排放总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体后,2014年中国人均碳排放达到7.2t/人,超过欧盟。而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排头兵,在碳排放上做出了极大"贡献"。基于此,以物流运输业为研究对象,以2004—2014年物流运输能源消耗为基础数据,利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对物流运输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得出碳排放因子、能源消耗结构、运输方式、物流运输货运量、能源消耗强度五种影响因素,并通过构造分解模型,以量化手段得出各因子对运输碳排放量的贡献大小,并据此提出运输业碳减排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灌溉、翻耕、农药、农用化肥、农膜、农用柴油等6大主要碳排放源,利用IPCC法、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法对2004—2016年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的时序与空间演化进程进行测量,并运用LMDI指数分解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出"低速上升—低速下降"的趋势,碳排放强度变化具有"双峰"特点;农地利用高碳排放区基本覆盖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产区,而碳排放高强度区则大致与我国农地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程度高且人口众多的地区重叠。13年来,我国31个省(市、区)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的相对差异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绝对差异逐步减少,碳排放强度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均在2008年后保持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农业效率、农业结构与农业劳动力对农地利用碳排放起抑制作用,农业经济是促使农地利用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发展海水养殖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近年来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2008年全省海水养殖产量达223万t,养殖面积18.97万hm^2,产值173亿元。海水养殖生产相应带来环境污染负荷。根据“质量平衡”法,对环境影响最大的3种养殖方式进行估算,2008年广东省对虾池塘养殖氮和磷的环境污染总负荷量分别为11912.0t和2626.8t;海水鱼类池塘养殖氮和磷的环境污染总负荷量分别为8673.4t和1831.3t;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氮和磷的环境污染总负荷量分别为14806.3t和2874.1t。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0--2010年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能源消费数据和经济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测算出西北各地区的碳排放量;采用脱钩理论对西北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进行分析,运用LMDI分解方法构建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深入研究其驱动因素.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趋于不稳定状态,其中2002年、2004年为强脱钩,2001年、2007年、2009年、2010年为弱脱钩,2003年、2005年、2008年为扩展性负脱钩,2006年为增长连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是西北地区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西北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是控制碳排放增加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已走过10多年的历程,从1998-2003年第一轮“蓝天工程”,2004-2008年第二轮“蓝天工程”,到2009年提出用4到5年时间使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的战略目标.从禁原煤散烧、集中供热、洁净煤技术到制定规划、严格标准、节能减排、加强监管到坚决搬迁污染企业、决心调整能源结构、煤改气、煤改电的治理政策着重点的变迁,反映出对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认识不断深化,制定目标更加客观、务实.这期间乌鲁木齐市户籍人口从189万增长到273万,国民生产总值从230多亿增加到1000多亿,原煤耗量从520多万t增加到1370多万t.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好于2级天数达到261d、262d、266d、276d.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实施蓝天工程以来采取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分析,进一步认识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措施的调整变化历程及实施中存在问题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我国铜产业采选、冶炼、加工和再生等环节的演化趋势,构建了铜产业直接碳排放-能源间接排放-其他间接排放相结合的多层级碳排放核算模型,分析了我国铜产业各环节碳排放演变规律及碳中和实现机制。结果表明:①1980-2020年我国铜精矿、精炼铜、铜加工材、再生铜产品分别增长了6.6倍、 25.1倍、 88.5倍、 37.1倍,受碳中和目标实现对电力需求量增加的影响,预计2060年铜资源消费总量将较2020年提升62.3%,铜资源社会存量将达到3.9亿t,再生铜将于2030年超过原生铜成为主导资源类型。②2020年铜产业的碳排放总量达到2968.2万tCO2e,其中,采选环节的吨铜碳排放量最高,达到了3.4tCO2e,是第二位冶炼的2.3倍;冶炼环节的碳排放总量最大,达到铜产业的39.3%;再生环节的降碳效果突出,相较原生采选冶炼环节减少1251.2万tCO2e;进出口贸易则进一步降低了该产业43.7%的碳排放总量。③预计2060年铜产业碳排放总量将达到1499.8万tCO2e,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及环境市场建设等举措,可大幅降低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其中国际贸易及循环经济情景的碳减排效果在2030年前均较显著、随后逐渐下降,技术创新及环境市场建设是该产业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根本,在2060年的减排潜力分别达到535.9万t及607.9万t。为了更好地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双碳”目标实现,建议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合理调控铜产业结构,秉持全生命周期理念加快构建铜产业绿色供应链,紧随碳中和发展趋势促进资源循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步增加,其引致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越来越不容忽视。本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测算了居民消费引致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然后参考发达国家相应发展阶段的居民消费结构,展望未来居民消费发展趋势,进一步测算未来居民消费的能源与环境效应。未来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将稳步上升,到2050年逐步提高到70%以上;居民消费结构将显著调整,食品占比显著下降,仅为15%,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服务占比显著上升;居民消费引致的一次能源需求到2050年将达到30.4亿吨标煤,占全社会能源需求的52.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497万t、261万t、1722万t、1157万t,占全社会污染物排放产生量的60%以上。研究表明,进一步强化居民消费产品绿色低碳发展、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将成为未来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和污染防治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9.
在计算2001—2013年辽宁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基础上,应用STIRPAT模型进行回归函数拟合分析,探讨了主要人文因素对碳足迹变化的影响,并通过脱钩指数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在各能源消费类型的碳足迹构成中,煤所占比重最大,石油次之,天然气所起的作用甚微;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碳足迹的主要影响人文因素;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处于脱钩—复钩的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20.
借鉴国家推荐方法测算1995—2014年陕西省火电碳排放数据,以能源工业发展、环境治理指标作为内生变量,采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三者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影响机制,基于方差分解细化了动态能源工业发展、环境治理对火电碳排放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陕西省火电碳排放从1995年的1891.63×10~4t增加到2010年峰值的11086.14×10~4t,此后由于能源效率的提升碳排放下降。长期看,陕西省应逐步减缓火电碳排放量,能源工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贡献度为5%和6%,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