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使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水环境治理PPP项目进行可持续性评价。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五个方面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可持续评价系统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引入云模型描述项目可持续的各个属性,实现了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的不确定度量。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对河南省许昌市水环境治理PPP项目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整体的可持续性处于"一般"和"较强"水平之间,更接近于"较强"水平;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高于工程和项目管理。提出,通过完善工程配套设施、注重工程的可更新改造的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来提高工程和项目管理的可持续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暨PACE 20周年纪念大会于2017年8月28~29日在北京举行。PACE 20周年大会就"水资源水环境政策"和"环境社会治理"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达成以下共识:政府治理是中国水资源水环境治理的主导模式,但目前我国水资源水环境政府治理仍面临政策不规范、立法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实质性的问题,要积极促进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环境社会治理是我国环境治理的短板,环境治理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更需要社会上的利益相关方参与政策制定、监督与执行过程,更需要社会各行为主体的自觉自主行动,促进环境行为改善,化解由环境引起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3.
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于2019年6月27~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召开第四届中国环境治理学术年会,主题为推进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内外环境公共治理领域顶级专家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政府官员出席了会议,并分理论方法、实践应用、行政执法、社会治理、经济政策以及全球环境治理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认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已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治理战略,已形成鲜明国际特色。中国环境治理模式正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管理转向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并由自下而上机制相补充的多元共治现代公共治理模式,治理能力近年来显著加强,但在环境社会治理以及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方面仍存在显著薄弱环节,在政府执法机制以及经济政策使用等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问卷调查(CATI)的方式,详细调查并分析广州市公众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满意度及4个分项满意度情况,经分析可知:(1)公众环境质量和环境形象满意度较高,环境治理满意度一般,环境管理满意度较低;(2)环境满意度的主要短板是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机动车和餐饮污染治理以及环境投诉与举报处理;(3)提升环境治理满意度能最有效提升公众环境满意度。针对问题提出提高环境治理活动能见度,重点提升环境投诉与举报处理满意度,加强与公众生活相关的环境污染治理以及进一步重视改善环境形象等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分析了2001—2020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经济—社会—生态分维度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空间上以中低水平类型为主,三大维度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错位现象;(2)高质量发展呈持续上升趋势,空间上以中低水平为主且均衡性逐步提高;协调发展水平有待增强,高协调区仅呈点状镶嵌分布于面状低水平区;关联集聚特征显著,由下游到上游呈圈层式热冷点集聚分布;(3)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异呈等级化特征,与城市行政等级高低保持一致;呈集群化特征,城市群内城市优于其他城市;呈职能化特征,综合职能型城市发展相对较优;呈区位化特征,下游及沿河城市发展相对较优;(4)地理区位、经济技术、战略政策、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及因子综合驱动高质量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为客观评估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成效,本研究构建了污染防治攻坚战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基于环境监测数据、生态环境综合业务调度平台等数据,采用比较法、耦合协调指数等方法,从目标指标、重点任务、政策制度和经济绩效4个维度,对2018—2020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阶段性成效开展评估。结果显示:攻坚战实施成效显著,全面完成规定的13项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总体较好,有效地促进了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然而,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仍不稳固,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本文建议“十四五”时期应从绿色低碳转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关键领域突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方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是缓解城市热环境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节城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分析了城市绿地斑块景观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关系和绿地斑块的降温辐射范围。结果表明:(1)成都市其他绿地的降温效果最为显著,公园绿地次之,街旁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降温效果不明显;(2)其他绿地和公园绿地的周长、面积、植被覆盖度与其平均温度呈较强的负相关性;(3)不同绿地类型降温辐射范围存有差异,降温范围为:其他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街旁绿地。研究结果对城市规划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减缓城市热环境效应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测省级地区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考核地方政府环境管理的成效,构建了中国省级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2011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评估指标体系的4个二级指标:环境健康、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治理对环境绩效指数(EPI)影响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在我国省级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环境治理信息对环境绩效指数的高低具有主要作用。因此,通过改善工业SO2和NOX排放强度等环境治理指标,提出改进省级环境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博斯腾湖在开都河-孔雀河流域乃至塔里木河下游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对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博斯腾湖水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维护生态稳定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提出包括水利工程、生物措施及管理措施在内的水环境保护综合防治体系,并对可预期的治理效果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构建一个适宜的博斯腾湖水环境保护方案,以达到逐步改善博斯腾湖水环境质量、维护其生态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POI数据的成都市休闲娱乐热点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城市内各类设施点的分布密切相关,不同类型设施点的位置数据即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s,POI)可用于分析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特点。选取成都市辖区与旅游休闲相关的4类POI数据(景点、休闲娱乐、餐饮和旅馆点数据)和路网数据,对成都市旅游休闲相关设施的集聚区进行识别。结果显示:(1)成都市旅游休闲相关设施具有十分明显的圈层结构,从中心向四周分布密度呈距离递减规律;(2)采用点密度、热点和核密度3种分析方法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3)在5类数据中,景点、休闲娱乐、餐饮和旅馆相关性较高,道路与其他4类设施相关性较差,因此5类研究对象的空间匹配程度仍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1.
杨阳 《四川环境》2018,(1):72-77
无论是从流域水环境治理的语义变迁还是治理模式的路径变迁来看,其变迁的本质都是为了解决水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低效化和碎片化问题。在如今公共管理转型和水环境治理严峻形势的双重压力下,文章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理论溯源及适用性分析,结合治淮二十载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实现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整体运作的创新路径。可行的方案是:通过结构的创新和制度的规约,最大限度激发出市场与社会组织的治理效能,通过重新评价水环境治理过程以夯实整体性治理的制度基础,以整体精神和技术支撑塑造出整体政府。  相似文献   

12.
以延安市为例,构建以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组成的延安苹果生产效率驱动体系,通过通径分析,研究1994—2015年苹果生产效率及其驱动因素、各子系统特征及其交互影响。结果表明:①延安苹果生产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4个子系统增幅为: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②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相关性最大,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无显著相关,各子系统与苹果生产效率相关性为: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生态环境。③苹果生产效率的直接驱动因素为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主要呈现为间接作用。通过加强生态治理投入、农民培训、品种改良建立自主性合作社及新型产业化模式,促进苹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十四五”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路线图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三五"时期环境经济政策对建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本文研究提出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思路、框架与重点,认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考虑政策改革创新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推进建立"两山"转化和环境质量达标的长效激励机制,突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激励、突出经济过程全链条调控,突出政策手段的系统优化与协同增效,突出政策执行能力保障。继续推进生态环境财政制度改革,深化绿色价格税费机制创新,推进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并同步推进完善生态环境价值核算、环境信息公开和信用体系、资源环境名录、政策绩效评估等政策实施配套能力建设,构建全面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水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本文阐释了我国从水污染防治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转变的新时代水生态环境保护内涵,从国内视角梳理我国水污染防治实践取得的成效,识别美丽中国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制约性问题,首次在全国层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保障情况进行国际对标分析,提出以水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为指引、以流域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为基础、以“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为路径、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江淮平原底栖动物的群落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聚类分析方法等,以姜堰区为例分析33个调查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姜堰区发现的20属底栖动物大多较常见且为中度耐污种,软体动物最丰富,姜堰区水环境较好;(2)物种多样性大小淮河水系下河地区江淮过渡区长江水系上河地区;(3)姜堰区底栖动物组成与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体状况、底质成分、生境差异;(4)应从治理生活垃圾与水体污染、发展生态护岸方面保护姜堰区底栖动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成为常态问题,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带给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生态建设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生态水利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要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环境治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全面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湖美的美丽家园,奋力开创水利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对区域环境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2011—201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区域环境污染指标以衡量区域环境治理绩效,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三种公众环境参与方式(即投诉上访、献言建策和自媒体舆论)对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期为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提出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公众环境参与对提升区域环境治理绩效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自媒体舆论对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直接影响最大。同时,我国公众主要是通过参与并监督政府环境行政规制提升区域环境治理绩效,在参与地方政府环境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驱动地方政府环保资金投入方面尚有不足。因此,本文提出提升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三点建议:创建公众环境参与政法平台,健全公众环境参与自媒体方式,增加环境治理的环保投资。  相似文献   

18.
研究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对实现辽宁省城市工业经济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概况与综合绩效内涵,采用AHP法、功效函数、模糊综合评判法验证。结果表明:①2001—2010年,辽宁省及14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都在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同;②辽宁省域经济投入产出和社会经济发展绩效逐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绩效从2007年起呈下降趋势;③城市功能定位、区位资源与产业结构是促使各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时空分异的重要驱动因素,提出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如何对农村地区的流域水环境进行高效而低成本的治理,是当前农村资源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以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柳青河水环境污染治理作为典型案例,从规则型构视角剖析行动规则对"兰山模式"的作用机制。其中,边界规则打破了农村生活污水与小流域水环境资源治理的边界,企业等新行动主体的资金、技术的溢出效应提高了治理效率;身份规则改变了行动主体的参与动机,加强了多方主体间的交互作用;选择规则减少了多方治理主体的责任冲突;聚合规则弥补了农户在环境治理中的缺位。在四项行动规则的共同作用下,"兰山模式"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与小流域水环境的协同治理,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20.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川东北B市两区三县推行河长制地区的农村居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河长制是目前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明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农村居民对河长制的认知情况较差,应当构建治水信息化平台,加大河长制宣传力度,拓宽农村居民参与力度,将河长作为整个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纽带,将政府治水与农村居民水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构建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