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石羊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两方面影响,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了石羊河流域9县(区)的生态脆弱度分值。根据计算结果,将石羊河流域划分为4级生态脆弱区,分别为极强度脆弱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在此基础上,对各脆弱区提出生态治理对策,为今后流域开展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草地监测与估产遥感指标和光学模型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1991年至1993年在新疆阜康县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牧草产量和环境资料与地面光谱资料等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和光学模型建立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草地产量与各种光谱绿度值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r)均达到0.84以上,且通过F检验。在找出影响牧草产量形成的主导生态因子、拟合曲线类型选择和草地光谱基本特征分析基础上,摸清了不同草地类型地面光谱绿度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建立了草地最优监测与估产指标和模型,其模型因精度高,可用于草地资源大面积监测和估产。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多层次、二型Fuzzy综台评判方法,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灌木林和牧坡草地4个不同植被类型进行了森林水文效应的多因子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是该林区涵养水源效应最佳的林型,祁连圆柏林和灌木林次之,牧坡草地不仅蓄水能力差,且有水土流失发生;并提出了各植被类型合理经营的对策,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PSR理论框架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惩罚型变权模型将预警指标静态权重进行处理,得到预警指标的动态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进而确定生态安全的警度等级。对合肥市2005—2017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警,结果发现:整个研究期内,合肥市的生态安全警度等级除2016年处于Ⅱ级(轻警)外,其余年份均处于Ⅲ级(中警),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从0.492增加到0.649。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干扰强度加大,新疆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未来绿洲生态安全风险也将剧增.而目前针对南疆绿洲生态安全的研究还较少.论文以南疆阿瓦提县绿洲为研究区,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方面构建新疆绿洲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法计算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分,由此判别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评估结果表明,3个子系统对应于绿洲生态安全评价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4936、0.1707、0.3357;1999-2011年,阿瓦提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分约在0.5左右,处于不安全状态,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水资源子系统安全度降低趋势尤为显著.论文探索了南疆绿洲生态安全状况的诊断方法,对南疆绿洲实施生态恢复与重建、改善绿洲生态安全状况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寒牧区玛曲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湿地,也是生态脆弱区.人口的持续增长,造成了草场的严重超载过牧,草场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到湿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和当地草地畜牧业的发展.通过青海、内蒙古两个典型牧区为参照区,对比分析了2001-2009年间玛曲天然草场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玛曲天然草场整体上呈超载状态,草场人口压力较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畜牧业的转型途径,为牧民的生计和草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沿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省沿江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土地生态安全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信息熵等数学方法,计算了2006年研究区各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池州市、安庆市、宣城市、巢湖市和滁州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级为Ⅳ级(良好);合肥市和马鞍山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级为Ⅲ级(一般);铜陵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级为Ⅱ级(较差).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为该区土地生态安全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博尔塔拉河流域为研究区,参考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综合指数法,构建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生境结构指标、水生生物指标和生态压力指标对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流域水域生态健康等级为一般,限制因子为枯水期径流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流域内博尔塔拉河上游区生态健康等级为良好,限制因子为枯水期径流量和鱼类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中游区、下游区和大河沿子河区生态健康等级均为一般,限制因子分别为特有型或指示性物种保持率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鱼类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以及枯水期径流量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山区水域生态健康等级高,平原地区等级偏低,上游生态健康等级高,中下游健康等级偏低。  相似文献   

9.
以淮河生态经济带5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相关性-主成分的方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以最终的相对贴近度作为评价依据。结果显示,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山东五省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194,0.749,0.145,0.291,0.139,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江苏、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其中,江苏省各指标较为均衡,其余4省均存在一定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模糊识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颖  王志宏 《四川环境》2005,24(5):52-53
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本文运用模糊识别方法,通过建立因子集、隶属度和权重集,实现了对水体的质量等级评判.并且对指标权重、评价结果的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茹  张晶晶  雷蕾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6):500-501,533
岷江上游是四川省乃至我国西南的重要生态屏障,但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该区域已成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选取了反映该地区生态脆弱性的14个代表性指标,根据四川省和全国的对比结果拟定了相应的分级和评价标准,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生态脆弱度进行了评价,得出了该区域处于高度脆弱状态的结果,加强岷江上游生态脆弱区的整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数学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毅 《四川环境》2012,31(3):61-64
鉴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选用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乌鲁木齐市2004年至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给出客观的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总体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三级),但空气质量在逐年好转,SO2和PM10依然是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的制约因子,且NO2的权重在逐年上升。模糊综合评判考虑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模糊性,根据污染物浓度对各级别的贴近度考察污染物的级别,评价结果比较直观,可以细致准确的评价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基本可以反映环境空气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岩溶生态脆弱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岩溶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选取了平均坡度、森林覆盖率、石山裸露、耕地面积、水土流失、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人均收入9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素,并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具体计算与分析。评判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生态脆弱形势较为严重,在13个典型喀斯特村中有7个属于强度脆弱或极强度脆弱区,2个属于中度脆弱,属于轻度脆弱的有4个,因而需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价值巨大,深刻了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与相互关系,对青海省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有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文章基于2000~2014年《青海省统计年鉴》及《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通过构建青海省经济—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对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了青海省2000~2014年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度及协调类型。结果表明:青海省2000~2014年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经历了三种耦合协调类别:2000~2006年为勉强协调发展类;2007~2009年为初级协调发展类;2010~2014年为中级协调类,耦合协调类别等级不断提升。耦合协调类型方面:2000~2009年为经济损益型,2010~2014年发展成生态滞后型。  相似文献   

15.
姚建  张军  朱莞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977-979,982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岷江上游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选取了测度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20个指标、25个样本年的2500个数据,采用逆向测度法构建了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了影响岷江上游的六大驱动因子:生态环境背景状况、人口承载与结构水平状况、水土流失状况、土地垦殖与利用状况、产业结构水平状况、投资水平与结构状况,为岷江上游生态脆弱区恢复重建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选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作为评价因子,参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通过建立各污染物的隶属函数和权重集,计算出各污染物的隶属度和权重分配系数,进而对达州市空气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并将模糊综合评判法与空气污染指数分析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依据PSR框架模型,结合河南省区域环境及土地利用特点,构建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990年、1995年、2000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7个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生态安全呈现先下降后回升态势,安全等级处于Ⅳ~Ⅴ级,安全状态从风险下降到恶化态;2003年是农业生态安全变化的转折点,从2003年起,农业生态安全有所回升。最后分析了影响河南省生态安全的主要胁迫因子,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域内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流域、青南多年冻土区等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地下水影响评价和保护力度。全省生态脆弱保护区可划分为绿洲生态脆弱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多年冻土环境脆弱区3个大区、30个亚区。文章对青海省生态脆弱保护区划分及其地下水资源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硫磺沟矿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硫磺沟矿区1986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数据解译结果为基础,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对其景观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煤矿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986-2015年硫磺沟矿区草地面积逐步下降,由98.56%下降到90.99%;工矿地面积逐渐增加,由0 hm~2增加到689 hm~2。1986-2015年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硫磺沟矿区景观生态风险升高,草地的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工矿用地、未利用地、农田、林地的生态风险均有增加。生态脆弱区矿产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生态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西藏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随着电网建设大力进行,研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以藏中联网工程为例,研究电网建设对西藏藏中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遭破坏,尤其是林地和草地;(2)穿越生态敏感区时,植被及野生动物受扰动;(3)动物生境破碎化;(4)施工开挖引起冻土性状改变;(5)生态景观改变。对此提出生态保护措施,以期为工程设计及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