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绿色政策执行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污染罚款政策为例对绿色政策的执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博弈分析,特别强调在绿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和能动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立对政府监管行为的再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约束企业的污染行为。加强绿色宣传和绿色服务可以从企业内部促使其主动地治理污染,是一种较为根本的举措;充分利用信息的完全、不完全以及不对称,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高绿色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约谈"是一种政策执行的新机制,旨在通过告诫谈话、指出相关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到位来疏通政策执行的"中梗阻"。与一般"硬性"的法律行为不同,约谈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是政府的"柔性"行政行为,以行政级别较高的"条"对行政级别较低的"块"进行诫勉和警示为主。本文以《环境保护部约谈暂行办法》为参照,阐释了环保约谈的内涵、优势、适用条件以及结构与流程,并以环保约谈后临沂市的治霾行动为案例,分析了环保约谈的作用机制,即通过增强上级环境部门的行政权威、弱化同级政府的非法干预,调整政绩考核的激励结构、重塑政府的责任体系,增强社会认同、塑造政策执行的良好环境等方式疏通了政策执行的"中梗阻",使环保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最后,本文在肯定环保约谈积极效果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在法律依据、科学与民主决策机制、激励性制度设计以及不同制度间的衔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垃圾是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农村环境污染源,我国虽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出台了某些政策,但总体而言,相关体制机制及政策依然存在不完善之处,急需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改善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落后的现状。本文从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及法规建设、产业化运营、技术研发等5个方面介绍了瑞典生活垃圾处理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及排放特点,提出了分类收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垃圾经济运营模式、加强宣传教育、完善体制机制及加大技术研发等7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面临的宣传引导统筹推进不到位、居民主体性地位彰显不足、居委会全面监管乏力、物业管理执行力度不够等困境,基于珠海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实证研究,探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协同治理实践模式中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运作机制,即以基层党组织为"主心骨",以居委会为"指挥员",以物业公司为"大管家"...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何以由激励性转为强制性?垃圾分类政策经历了概念性政策提出、体系化政策初建和制度化政策完善三个阶段。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该变迁历程的动因,发现三次变迁均是由三源流的汇集引发。而三源流并非完全独立且具有出场顺序,按出场顺序可分为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和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两种。问题源流具有先导性和渐进性,前两次变迁开启“问题之窗”,第三次变迁开启“政治之窗”。分类政策因政府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和工作重心转移而逐渐取得成效。对于未来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本文认为:政府应继续强化重视程度并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立法,政府和政策共同体需增强对问题源流的敏感性,同时也需重视公众参与并发挥公众主体作用;而政策推进应遵循渐进原则,不可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6.
浅析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试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勃  蒋宇 《四川环境》2014,(6):130-134
为实现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试点区域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组分,详细介绍了试点区域垃圾分类方式、收运流程、分类成效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一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重要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1979—2020年我国中央政府颁发的411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共词与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不同时期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公共政策焦点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纵观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公共政策焦点的演变轨迹,在"技术路线"、"垃圾属性"、"管理手段"、"治理结构"和"保障机制"方面发生了显著的政策主题变迁,呈现出垃圾治理朝更加绿色、更加经济方向发展的趋势。未来,应从监管体系、资源评估、财政补贴、空间布局4个方面保障生活垃圾零污染、高价值资源化治理。  相似文献   

8.
论文分析了成都市主城区不同区域生活垃圾的物理组分和理化特性,丰富了成都市的垃圾成分资料。结果表明:成都市各区域垃圾成分相差较大,居民区及商业区垃圾主要成分为厨类、植物类,分别约为76%、53%,而文教事业区主要成分为纸类。成都市垃圾含水率较高,同时易降解物质及有机物含量高达87%。成都市生活垃圾不宜采用单一处理方式,应加强开展分类收集工作,进一步促进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无害化处置。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我国面临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及原因、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设美丽中国,逐步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我国已逐渐在多个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通过总结日本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及教训,发现其提出的"环境立国"的发展战略、完善体系制度等措施,均可以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转化为我国的治理方案。我国可以从强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法律体系、调动公民的环保积极性等方面着手,让垃圾分类回收的工作走上捷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The obvious paradox within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s the big gap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policy and its implementation outcomes at local levels. Despite concerns about implementation at the local level, much about the role of central governments in China's loc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the incentive structure set by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affects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gap at the local level. Drawing on fieldwork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incentives set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garding environment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at local levels are perversely structured, meaning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rovides much more incentive for local governments' non-implementation or poor implementation of its environmental policies than it provides for full implementat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failure to encourage—politically, financially, as well as morally—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appropriately implement environmental policies can partly expla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gap at the local level. This implementation gap cannot be overcome by efforts at the local level unles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akes significant measures to address the perverse incentive structure embedded in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China's loc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政策框架的雏形已初步显现。随着各级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政策系统梳理,以及对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层次梳理法,从中央政策、国务院政策和部门政策三个“战略层面”,以及部门政策中具备“经济类”和“信息化工具类”属性的两个“目标层面”,结合政策的功能作用和市场认可程度将部门政策细分到“实施层面”,梳理得出我国绿色消费政策框架。通过分析我国绿色消费政策的分布情况和特点,对绿色消费政策与国家统计局的居民消费支出分类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本文对我国已经实施的各类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目前我国绿色消费政策和实践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EPC模式下运行离不开ESCO内在驱动,实施ESCO激励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践的必然要求。理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SCO激励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ESCO市场发展不同阶段激励政策的实际需求及其演变规律,架构ESCO激励政策体系与实施流程,规划EPC模式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SCO激励政策实施路径设计与选择过程,提出EPC模式下ESCO激励政策实施有效性提升具体对策,以有效的激励政策调动ESCO积极行为,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im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s possible barriers to the mainstreaming of climate adaptation at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While the mainstreaming of climate adaptation into policy documents is relatively eas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olicies seems to be more problematic. Barriers to climate adaptation often occur during this stage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ies is generally undertaken by other actors than the policy-makers. These actors act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s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im to provide stability, they tend to be reaffirmative. Reorganizing the resources and practices of these actors to initiate mainstreaming then proves difficult. Consequently, the routines could prevent change that might be necessary to address new policy objectives such as climate adaptation.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consisting of four self-reinforcing mechanisms is used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why and how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can hamper the mainstreaming of climate adaptation during implementation. A case study is used to illustrate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s possible barrier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stating that to optimize the possibilities of mainstreaming climate adaptation, a change in routine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stimulate change in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the focus should be on reflecting on existing routines, legitimacy building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农业政策的生态化,即农业政策以环境保护为导向,减少农业政策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对农业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深入分析农业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法治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认为在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少相关政策层面环评的情况下,应当先对农业政策进行环评,通过确立政策环评范围、主体,对其进行阶段性设置,从而完善环评的法律体系,实现农业政策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推进形成省级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政策及保障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会  孙世群  王晓辉 《四川环境》2008,27(5):122-126
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环境政策是其中重要一项。针对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工作需要,将现有环境政策进行分类完善,结合四类主体功能区环境条件与发展要求提出了区域差异化的环境政策目标,并对重点政策的实施领域、施政力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外,为保障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政策落到实处,从法律、资金、监督与管理和信息公开四方面探讨了环境政策保障机制建立的途径和方法。为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稳步推进和后续其他配套政策的研究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印发后,各地在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上做了不少探索,一些专家、学者也对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做了一些研究,但针对全国实施情况和地区实施差异性的总体研究和深度总结较少。本文在系统搜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发布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从评价范围、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等方面对结合地方特点制订的21份文件进行剖析,并对政策实施效果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提出加快立法进度、完善政策体系和强化结果应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是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构建现代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构建实施协同政策十分关键,是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支撑。本文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关系,评估了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政策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协同政策的推进思路框架、重点方向、实施保障以及实施路线图。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的环境政策是国家保护环境的大致方针,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环境立法和环境管理,更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整体环境状况,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对企业也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本文研究环境政策的不同形式、内容、具体执行手段及其对企业的环境、经济绩效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环境政策,探讨我国环境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最后根据不同管理手段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最终效果,联系我国具体国情,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同时,提出更为有效,对企业绩效具有正面刺激的环境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