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镇化科学释义的基础上,基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四维一体的研究视角,综合构建了吉林省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时空分析方法,对2000—2014年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发展速度迅猛,驱动着吉林省城镇化的发展,但土地城镇化强调了土地的规模扩张,缺少土地利用效率的内涵增长。同时,经济城镇化仍为工业化驱动,内生动力发展不足。(2)理想的城镇化之路应为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而吉林省城镇化之路为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吉林省推进的仍是一条粗放外延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3)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用地条件以及交通条件是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机制,由此产生了城镇化非均衡发展现象,对吉林省城镇化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三项生态环境指标,以城镇化率作为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指标,运用协整理论分析了重庆市1990—2014年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重庆市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存在均衡关系。长期来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但短期来看,污染物排放量影响了城镇化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抑制了城镇化发展,抑制作用具有滞后效应。妥善处理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需走包容、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对1978年以来的新疆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新疆人口城镇化率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新疆城镇化进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认为,总体上新疆城镇化处于滞后状态,但在不同区域层面上滞后城镇化与过度城镇化并存。对新疆城镇化特征做出准确判断,将有利于新疆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了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动态关系。通过功效函数、协调度可知,辽宁旅游业发展落后于经济、人口、生态、社会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城镇化发展步调较为一致,与生态城镇化发展出现一定偏离。计量结果显示,长期中新型城镇化促进了辽宁旅游业发展,短期中生态城镇化建设可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最高边际效益。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经济、人口城镇化与旅游业互动作用显著,而生态城镇化的影响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粮食生产潜力的角度,提出了广东省粤北(韶关市和清远市)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并以我国2000年人口平均粮食需要量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预测了韶关市和清远市人口承载能力临界值出现的时间。这对宏观指导农业生产和控制人口增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3):11-11
指导原则: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利用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年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内蒙古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波动增长的发展趋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演化周期经历了失调衰退、基本协调发展、协调发展3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彭珂珊 《四川环境》1995,14(2):10-14
人口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系统中最根本的主导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将直接加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并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根据我国人口庞大的基数,过快的增长速度,独特的人口结构和较低的文化素质现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全面发展国发经济的对策,以保证跨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呈现协调,持续,健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碳排放研究一直是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热点,高质量的城镇化有利于碳排放减少及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本文从人口、土地、经济三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对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域的高质量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三个维度高质量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维度的高质量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同,当前的人口高质量城镇化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经济高质量城镇化也具有一定碳减排作用,但现阶段土地高质量城镇化增加了碳排放;不同维度的高质量城镇化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劳动力结构转型在人口高质量城镇化与碳排放间不存在中介效应,土地财政在土地高质量城镇化与碳排放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经济集聚在经济高质量城镇化与碳排放间存在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1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导原则: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摘自《中国环保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广东省快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关系,本文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1995年、2005年、2016年广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以广东省为研究区,1995—2016年广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趋势,整体呈S型曲线,经历了严重失调—中度协调—优质协调和城镇化滞后—相对平衡—生态环境滞后的过程。②以21个地级市为研究区,1995—2016年各地级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持续提高,属优质和良好协调型的区域以珠海、深圳为核心逐步向外围扩展,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③生态环保政策、土地开发强度是不同时期影响21个地级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共性因素。同时,2005年以前,产业结构及人口和GDP的快速增长是主要的影响因素;2005年以后,人口高度集聚、土地快速开发、科技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则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晶,是当前“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的一个研究课题。目前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的研究,引起广大人口生态学工作者和环境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它的研究方法是采用人口生态学的观点,去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人口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从人类与环境;世界人口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适应新形势,加快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发展质量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节约成本,共享能源、电信、交通、环保、给排水等设施,促进工业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 有利于从全局的战略高度解决“三农”问题。安徽省政府在“十五”计划和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历史任务,并将城镇化列为“十五”期间安徽省着力实施的四大战略之一。从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城镇化进程看,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或城镇化水平超过30%以后,城镇化进程将明显加快。1996-2003 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62个百分点, 安徽省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现已达到 30%,具备了加速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经历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的困境。由于经济落后,欠发达地区城镇实力弱小,城镇化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复杂。利用甘肃省2006—2012年78个县级面板数据,采用ESDA方法及空间面板计量,测度甘肃省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结论为:1从时间维度,2006—2012年全省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呈下降趋势,城镇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从空间维度,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城镇化率空间集聚程度弱于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HH"型和"LL"型集聚为主;而城镇化集聚特征以"LL"型为主,集聚程度变化不明显。3应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两者的关系,发现甘肃省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不密切,需要针对各县区实施不同的城镇化方略。  相似文献   

15.
以新型城镇化为理论基础,构建涵盖经济、民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镇化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总体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趋势,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中部,以邯郸、邢台、聊城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北部,以淮北、宿州组成的中原经济区东南部和以阜阳、信阳、驻马店等市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南部区域之间的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城镇化质量水平由各分指标水平综合构成,但其水平高低不存在对应关系。中原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不是必然。依据测评结果提出差异对待、因地制宜的协调发展策略,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以期为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连片特困地区物流经济对城镇化的影响,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水平评估体系,采用熵权法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估,构建物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建立城镇化与物流经济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耦合模型,并以滇西连片特困山区的56个县为例,深入分析连片特困地区物流经济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整体空间上,滇西边境山区的综合城镇化水平由中部的芒市、隆阳区、施甸县和祥云县等向外围逐渐降低,与研究区域的人口、土地和社会的城镇化空间分异特征大体吻合,经济城镇化水平呈现波动状态,由西北部向东南递减。(2)公路通车里程在人口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土地城镇化受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系数为0. 0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货物运输总量对社会城镇化的影响显著,系数分别为0. 008和0. 007,对社会城镇化有明显的正效应;货物运输总量在经济城镇化中的回归系数为0. 017,相关性较强。(3)滇西边境山区物流经济与城镇化的空间耦合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区域差异显著,整体空间协调程度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实现区域生态保护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回归分析方法,评价2007—2017年我国黄河流域9省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7—2017年,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的评价值均呈增长趋势,旅游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生态环境。②2007—2017年,黄河流域各省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③政府控制力、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占比)、人口规模和人民生活水平4个因素对本地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业研发投入对本地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云南省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均对能源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其中,人口城镇化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社会城镇化,第三是经济城镇化,而土地城镇化的能源效率改善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张蕊  白永平  马卫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204-206,244
在充分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人口、土地、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城镇化6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沿线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普遍较低,且空间差异较明显;2有1/3的城市处于中等城镇化水平;3通过计算得到的系统内部协调性也同样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统筹协调,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各城市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20.
任静  于鲁冀 《四川环境》2014,(2):103-106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考察城镇化率、人均GDP、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ESD、能源结构多元化系数ECSD、能源强度、人口总量6种驱动因素对河南省能源消费量的影响程度及驱动河南省能源消费增长的内在机理,得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河南省能源消费量增加最主要的原因和驱动因素,关联系数为0.937;产业化结构多元化系数和人均GDP与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联度次之,灰色关联系数为分别为0.887和0.822。针对以上结论,探索河南省节能减排策略,为河南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