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境教育》2008,(6):6-7
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随着环境破坏的程度日益加剧,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奥委会的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环境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与体育和文化并列的第三个支柱,国际奥委会制定了《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明确奥林匹克运动要全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再次申奥,将“绿色奥运”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首,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它不仅在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而且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极具活力的新鲜内容。增强环境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环保新闻是环境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无论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还是在中央各大报,地方各小报的版面上,环保新闻都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近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还创办了环保专业报刊近百种。实践证明,环保新闻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已经并正在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浪潮中,不少奋进者和改革家提出了很多关于地方环境科研体制改革的好设想。为了推进这项改革事业,本文就这个问题研讨如下: 一、现有地方环境科研体制的弊病和弱点我国现有的地方环境科研体制,多数是承袭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和苏联50年代旧的科研体制。十多年来,这个体制为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20年环境教育的基础   环境教育作为一个探索的课题,引入上海市中小学的教育中始于 80年代初。随着 1972年环境保护“斯德哥尔摩会议”以及而后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的先后召开,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在西方引起了广泛重视,而我国由于当时的教育状况还处于动荡之中,环境教育也就难以在学校教育中开展。 70年代末 80年代初,随着教育秩序的恢复和发展,学校环境教育事业也随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   综观上海市中小学环境教育十几年的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总结出了五条经验,形成了四方面的成果。 (一 )三个阶段   1.环保课…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世纪之交,我国的环境与发展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我国跨世纪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战略性部署,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潘骞 《绿色视野》2012,(8):44-46
专职报道环境新闻记者的出现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70年代初,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之时,“环境保护”一词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十分陌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80年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的矛盾开始凸现,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也趋于理性与科学。因此,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环保大会,宣布“向环境污染宣战”。  相似文献   

8.
1.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起步于本世纪7O年代末期,开展已经20多年了。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过程的加快,环境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中国的环保事业由此产生和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环境教育也随之起步前进。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自70年代开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门)初期阶段。1971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环境教育开始起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通过多次会议,倡议和宣传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意义,并开始实施普及…  相似文献   

9.
标志着我省环保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第三次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闭幕了。会议进一步强调了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它对我省“九五”期间的环保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努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柏仇勇 《环境教育》2013,(11):21-22
结合这次会议主题,我想谈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人,第二个观点是争当环境保护事业的主力军,第三个观点是争当环境宣传教育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量逐渐增大,虽然局部有所控制,但污染物的总量还在不断增加,总体的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前景令人担忧。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通过的5项制度,即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污染限期治理、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污染治理集中控制制度是使我国环境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国家环境咨询委和环保总局科技委(以下简称"两委")的委员建言献策、身临力行、摇旗呐喊,为环保工作贡献智慧与力量,为环保事业奉献光和热,是国家环保总局名副其实的"外脑"。2007年12月13日,"两委"秘书处组织两委委员进行了2007年工作座谈,这为"国家环境咨询委与环保总局科技委召开第三次全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为两委第三次全会圆满闭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环境渗透教育初探武汉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高芹,祝心汉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与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拓展了教育领域,充实了教学内容,而且也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一、环境渗透教育的定位任何意识首先表现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环境意识教...  相似文献   

14.
将文 《环境教育》2008,(1):54-55
国家环境咨询委和环保总局科技委(以下简称“两委”)的委员建言献策、身体力行、摇旗呐喊,为环保工作贡献智慧与力量,为环保事业奉献光和热,是国家环保总局名副其实的“外脑”。2007年12月13日,“两委”秘书处组织两委委员进行了2007年工作座谈,这为“国家环境咨询委与环保总局科技委召开第三次全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为两委第三次全会圆满闭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北子 《环境教育》2004,(3):8-11
一位老人,始终伴随着中国环境保护的每一个历程;每一次重大的环境行动无不留下他的脚步和身影;他有30年的生命与中国的环保事业紧密交融在一起。70年代初,查遍中国所有的字典,也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2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新词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在中国历史上“环境”和“保护”这两个词是曲格平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 曲格平从70年代初即从事环保工作,既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开创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环境专家、教授。笔者与他谈起了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他充满激情的回忆里,清晰地看到了中国近30年来所走过的环  相似文献   

16.
环境宣传教育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然而环境宣传教育在环境保护中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公众如何看待它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调查表明,公从普遍认为,环境富传教育是除了政府与公从参与外第三位的搞好环境保护的依靠力量。个体差异的分析表明了不同层次公众对环境宣传教育的作用的认识有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就环境宣传教育如何定位和如何在我国的环保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春天是美丽的。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逞凶肆虐的沙尘暴正在破坏和改变着人们对春天的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发生沙尘暴的频率仅为每年4~5次,90年代每年达到10~20次,进入90年代猛增到30次。面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一场紧似一场的狂风黄沙,我们往往习惯于将其原因归结于环境状况的恶化和环境保护的不力,即:沙尘暴←土地荒漠←生态变异←植被减少←环境恶化。而另一个深屡次的原因——由于长期缺乏生态道德教育而带来的自然意识薄弱却被忽视了。实际上,这才是导致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至于滥砍乱伐屡禁不止,绿色植被破坏严重,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沙尘暴逐步升级的根源。自然生态道德教育,亦指生态道德规范教育。所谓生态道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改革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三方治理是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有效模式,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创新的重要内容。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内涵不清晰、理论架构未建立、关键问题待突破、政策路径不明确等问题,系统设计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改革路线图是当前迫切的现实需求。本文在对第三方治理内涵的解析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中心公共经济论、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理、规模经济及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架构,综合分析第三方治理的理论依据及作用机制。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梳理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政策演进情况,并立足于我国环境公用设施建设和企业工业污染治理领域第三方治理的发展现状,剖析成效及问题,提出构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环境监管体系、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市场价格体系和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的政策机制改革框架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环境保护的实践表明:对环境保护的某些错误的观念会影响我们制定正确的环境政策,即使有了正确的环境政策也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防治公害投资提高产品成本,影响经济发展”,就是一个严重阻碍环境保护事业与整个经济协调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环境保护浪潮汹涌澎湃地撞破九十年代的门槛,不容回避地将全球性的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生物大批消亡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统统摔在人们的面前。由此而产生的,中国对待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立场?中国的自然保护向何处去?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亟待提高的环境意识与亟待提高的环境保护宣传的地位等等发人深思的问题一股脑儿地摆在了国民与决策者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