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分析了烟气治理中脱硝、脱硫、除尘工艺设备间的相互影响。介绍了国外烟气污染物协同治理典型技术路线。以某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为例,采用SNCR+SCR组合脱硝+电袋复合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湿式除尘器的协同控制路线,实现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火电超低排放改造逐渐完成,以及相关非电行业烟气排放政策、法规的实施,大气治理重点由电力行业转向非电行业.半干法因具有投资低、无废水、系统简单等特点,越来越多应用于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因此,本文对各种主流半干法技术进行介绍与特点分析,并结合典型电力与非电烟气特点对比,提出了非电烟气半干法治理技术发展方向,为非电烟气...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为改善大气环境,张家口市以电力、钢铁和水泥行业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为着重点,采取了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环保设施改造及加重执法处罚力度等措施。根据环境统计数据和国家环保部减排核查确认结果计算,201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较2011年分别下降了63.0%、61.1%,实现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明显减少。建议张家口市从加强监管、强化治理、压减产能、降低煤耗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3-2011)对玻璃行业粉尘、SO2和NOx的排放浓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玻璃窑炉烟气除尘脱硝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通过分析玻璃窑炉的烟气特性,选用合理的治理技术,优化工艺布置,对烟气进行高效除尘脱硝,可达到国家环保新标准的要求,为玻璃行业烟气治理提出了一种高效可行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平板玻璃产量已连续26年位居世界首位,但玻璃炉窑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且烟气成分复杂,若要烟气达标排放,对治理技术要求较高。选择一种典型的烟气治理技术路线,对其污染物减排效果和经济成本进行分析,为平板玻璃行业烟气治理提供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湿式静电除尘器是高效烟气除尘净化设备,适用于采用氧化镁湿法脱硫的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的深度净化,能高效去除烟气中的PM10、PM2.5细微颗粒物,并能同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SO3、重金属、水雾滴、脱硫副产物等污染物,实现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减小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概括分析了在环保超低减排高压态势下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治理的现状;介绍了福斯近零排放技术(FOSS-D)的主要理念、工艺流程和系统构成;比较了该技术与烧结超低排放治理技术路线的异同;概括了FOSS-D技术在烧结烟气治理项目达到超净指标稳定运行的情况;展望了FOSS-D技术在烧结、钢厂自备电厂锅炉、加热炉等烟气治理场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政策实施对此做出了突出贡献。氮氧化物是煤电机组超低排放中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然而,受现有氮氧化物排放监测和喷氨控制技术的精度、反馈时效等因素的限制,为提高脱硝效率保证性,电厂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过量喷氨现象,未完全反应的氨进入大气后可能造成二次颗粒物增加。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回顾了我国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和治理措施的演化及实施效果,对煤电机组氨排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在推进氮氧化物超低排放过程中应开展脱硝过量喷氨现状调研,鼓励企业开展脱硝系统优化,加强复杂烟气环境下氨监测技术研发,完善脱硝氨逃逸日常环境监管,推动氨排放全生命周期转化规律基础研究和大气环境效应评估,进一步提升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政策实施的综合环境效益,也对其他行业超低排放政策推进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过近20年的工程实践,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和旋转喷雾干燥脱硫技术成为两大主流半干法脱硫技术。相比湿法或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技术具有效率高、反应快、成本低等优势,既可满足超低排放标准,又能降低改造成本,实现环境治理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随着钢铁、水泥、玻璃、非电锅炉等超低排放标准的陆续颁布与实施,非电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已刻不容缓。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在非电行业推广应用需优化其对复杂工况的适应性,灵活采用组合式或一体化烟气净化工艺,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污染物的超低排放和酸性气体、二噁英、重金属的深度协同脱除。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研究北京城市道路移动源CO_2和大气污染物(CO、NO_x、PM_(2.5))的协同减排效应。本文以2016年为基准年,建立CO_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LEAP模型,设计三种政策情景,预测到2060年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并通过减排效应坐标系分析和减排弹性系数法研究不同措施下CO_2和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效应。结果显示,综合政策情景的减排作用最好,且协同减排效应最显著,但在2060年无法实现碳中和目标;单一措施情景下,严格排放标准措施的协同减排效果有限,但对各污染物的减排协同性最优,推广公共交通减排协同性次之,发展新能源车辆措施具有较好的协同减排效果,但对CO_2—CO和CO_2—PM_(2.5)的减排协同度较差。对此,本文提出应加快推动交通能源结构转型,在新能源车取代燃油类机动车的同时,要不断减少天然气类车型的比例,尽可能实现"电能+新能源汽车"的零排放能源结构;还要加严机动车排放标准限值以加强CO_2和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协同度;制定相应的机动车CO_2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排放限值标准目标,构建CO_2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管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内钢铁行业烟气脱硫治理的现状,针对《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2012)的实施,论述了LJS烟气循环流化床多组分污染物协同净化工艺是一种适合新排放标准的可靠工艺。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钢铁行业烧结机烟气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工况波动大、烟气实现超低排放难度大的特点,介绍了实现除尘、脱硝、脱硫除尘一体的超低排放技术。  相似文献   

13.
湿式电除尘器为燃煤污染物排放的终端精处理装备,以其为核心的烟气协同治理技术是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高频高压电源是新一代电除尘器供电电源,供电性能优越,并且满足湿式电除尘器技术特点对于供电电源的要求。分析了高频高压电源应用于柔性阳极湿式电除尘器的工程实例,表明其可以实现燃煤电厂烟尘的达标排放和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朝阳市"十一五"减排成果及问题的分析,围绕"十二五"减排目标,从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农业污染源治理、园区污水集中治理等方面对朝阳市"十二五"期间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减排潜力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对"十二五"减排目标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减排潜力巨大,减排目标可达。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煤电行业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限值等政策和标准总结的基础上,从发电技术发展及供电煤耗变化、污染物治理技术发展与污染物排放变化和机组结构发展与单机容量变化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实践,重点对不同阶段烟气二氧化硫(SO2)排放限值要求及脱硫技术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以基于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电力行业的环保投资为研究内容,探究了电力行业的产业发展重点与趋势;针对目前电力行业主要污染物治理的现状与减排要求,测算了该行业"十二五"期间污染治理设施与运行投资规模,分析了环保产业对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治理任务的支撑能力,以及未来几年环保产业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发展的重点;提出了促进电力行业环保投资与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强化电厂污染治理综合电价、加大电力行业环保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电力行业环保产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出台的背景。回顾了2008年以来水、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制定的一系列法律依据,分析了其执行时间和涉及的主要石油石化企业。指出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后,重点控制区将有80%被调查炼化企业的发电锅炉不能达标,大部分在用锅炉需要进行改造或配套污染治理设施,绝大多数炼化企业的硫磺尾气二氧化硫和加热炉烟气氮氧化物将难以稳定达标。从行业或区域限批、治污技术与装置的结合度、治污设施建设周期等方面分析了特别排放限值对企业的综合影响,并从对企业影响的调研、加强与重点区域内政府沟通协调、制定重点控制区石油石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规范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湿式电除尘器对排放烟气中的微细、黏性或高比电阻粉尘,以及烟气中的酸雾、气溶胶、液滴、臭味、重金属、二英等污染物有显著的脱除效果,是深度处理大气污染物的高效设备,已在污染物的减排治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其系统性论述的文献仍甚少。文章详细分析了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不同结构型式、系统组成及关键的应用问题,为类似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第一类污染物”防治需求的紧迫性及其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一类污染物"是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包括8种重金属和类金属。已经证实,工业源重金属超量排放严重,使水土及生态环境遭受到"第一类污染物"的严重污染,面临的"第一类污染物"防治形势更加紧迫。本文在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长期调研,针对重点行业提出了6项综合防治措施,建议从源头严格控制排放总量,对重点企业进行监管与治理,总结与创新重金属修复新技术等,旨在推动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地区工业重化特征明显,工业水污染排放贡献超过10%,大气污染物占比更超过70%。本文采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识别长江中下游城市群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对长江中下游城市群重点行业COD、氨氮、SO_2、NO_x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将排放强度拆分为末端削减、技术工业和产品结构三个指标,分析2012—2020年和2020—2030年两个时间段内,对污染排放强度降低贡献度最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末端削减和技术工艺对污染排放强度降低影响大,贡献值之和约为90%,两者分别代表末端处理技术对污染排放的削减程度,以及高附加值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产生水平;COD、SO_2和氨氮的排放强度由末端削减和技术工艺共同作用,NO_x的排放强度较高且未来末端削减水平进步小,未来需要重视该污染物的减排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