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含油污泥深度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庆油田通过含油污泥深度调剖剂的室内配方研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得出最佳含油污泥调剖剂配方,并选择杏10-1-W472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为:深度调剖后2个月,周围连通油井开始见效,平均日增液27m3,日增油1.6t,综合含水率下降0.5%,平均流压上升0.93MPa,说明低出液、低含水部位的出液比例得到了大幅提高,实现了对这部分剩余油的挖潜目标。该实验表明:含油污泥经过处理后复配成调剖剂,回注到地下,既可提高采收率,又可解决长期以来含油污泥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陆梁油田针对生产过程中H2S的产生特点,结合油田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除硫剂配方研究、筛选及加药工艺设计方案比选,优选无毒、无污染、适用于酸性体系的ZYSF-Ⅰ型有机除硫剂及套管连续点滴加药工艺进行单井除硫。采用此工艺方案对28口油井治理后,H2S含量平均下降了92.7%,治理后除3口井H2S含量在40mg/m3左右外,其他井的H2S含量均降至安全临界指标20mg/m3以下,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现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以及室内制备的模拟采出液和采出液为介质,研究了酸洗液添加剂和酸洗作业油井投产初期产出水中的沉淀物形成离子对北二西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确定井筒酸洗作业油井投产初期产出液造成北二西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效果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其水相中含有大量Fe2+,其与地面掺水中的S2-作用产生硫化亚铁微粒,后者吸附在油珠表面上形成阻碍油珠间相互聚并的空间位阻。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泥深度调堵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含油污泥调堵技术是将废弃的含油污泥配制成调堵剂,对低压井进行调堵,既可废物利用,又可对低压井进行治理。对配制工艺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庆油田两口井的含油污泥进行了调堵试验,完成了设计注入量。对调堵剂的配方、配制技术、注入量及注入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现场实践检验。结果表明,含油污泥深度调堵技术不仅能改善注入井吸水剖面,而且为解决油田废弃油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级氧化技术对油田压裂返排液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文章在阐述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油田压裂返排液原理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方面的几种高级氧化技术: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电催化氧化、Fenton氧化法、湿式空气氧化、超临界水氧化、超声波氧化,重点讨论了高级氧化技术在油田压裂返排液深度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在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田油水井暂堵防漏作业的需要,进行了暂堵剂HD的水溶性、分散性、粒径选择的室内实验,对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暂堵效果及岩心动态模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暂堵剂对0.45~3.04μm2的岩心的暂堵率大于98%,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5%;温度升高时暂堵剂HD的暂堵率下降,温度升高至120℃时,暂堵率仍达到85%。  相似文献   

7.
火驱尾气排放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驱开发过程中尾气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油井产量的影响,对现有的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实现气液分输、安全外排,保证集输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建立安全防控体系、定时监测,消除安全隐患;并对现有的尾气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将传统的脱硫罐串联改为并联,增大了处理能力。同时增加管径尺寸,降低了收气阻力,提高了尾气处理速度,最终提高单井产量。解决了火驱开发过程中的瓶颈难题,为火驱项目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油田管理中面临的用工总量多、生产建设成本高和管理难度大的问题,胜利油田进行了大规模数字化建设。通过电参数、示功图、产液量自动采集传输,对油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提出节电意见,确保油井安全正常运转,有效地减少了油田生产用工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油田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吉林油田针对致密油藏的储层特点,通过TY纳米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原油发生乳化降黏作用,提高原油的流动性,降低乳化堵的风险。TY纳米表面活性剂分子尺寸小,在油藏环境下可降解,界面张力低,乳化粒径小(50~100 nm),乳化后60~120 min析水率大于90%,岩心驱替驱油效率达到39.7%。先导试验措施后增产效果明显,投入产出比大于1.5,经济效益较好,为致密油藏后续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发需要大量的化学助剂,由于昂贵的价格影响了成本。为减少耗资,吉林油田利用化工产品的下脚料和煤矸石等研制并合成了油田的化学助剂,例如增产剂、CEA解堵剂、吗啉驱油剂、PS增油剂,以及堵水剂HPAN等。将其应用于生产,保护了生态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省了大量资金。为油田废物再利用打开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11.
辽河油田稠油泥砂综合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琦  仝坤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4):13-16,27
稠油污泥作为含油污泥的典型代表,其成分极为复杂、处理难度极大,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工艺可完全实现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给油田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重影响。文章分析了稠油污泥的组成及性质,根据稠油污泥来源不同实施分类预处理,利用热风干化技术将其减量,经热解气化焚烧和热能利用,为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试油过程中产生的落地油、油砂、油水混合液和洗井液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新疆油田公司试油公司研制出绿色环保试油技术,包括抽汲防井口泄油液、油管刮油、油管泄油、试井防喷、快速防喷、压裂放喷液回收等试油技术,在施工全过程中采取了预防污染的措施,将生产技术、生产过程、和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最小的环境影响、最优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萃取法处理含油污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萃取法处理新疆油田含油污泥,通过萃取剂的筛选,萃取温度、萃取剂与含油污泥质量比等因素对除油率的影响,以及萃取液放置时间对萃取剂回收率的影响等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萃取剂ZZEG具有较好的除油率与回收率;较低温度时,萃取温度对除油率影响较大;除油率随萃取剂与含油污泥质量比的增加而提高;萃取液的放置时间对萃取剂的回收率无明显的影响,萃取剂回收率随分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分馏温度以20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污泥循环再利用技术在油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原油田含油污泥的再利用进行实验研究,得到结果:污泥的平均固含量为75.18%,含水量为24.82%,污泥含油量5.4%;污泥中碳酸钙含量62.15%,碳酸镁含量15.295%,氯化钠含量2.696%;在废液与污泥的掺入比例小于1:4的条件下,废液得到有效净化。污泥循环再利用技术的实施,降低了污泥产生量。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油田主力油区年平均气温高且昼夜温差大,普通油气储罐的油气蒸发损耗大,同时由于油气蒸发导致储罐附近油气浓度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对储罐周围的环境也造成一定污染。CC-100复合型绝热涂层系统具有高反射率、高辐射率、低导热系数、低蓄热系数的特点,通过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油气储罐表面温度和油气损耗。文章对该绝热涂层系统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情况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油田采油(气)污水处理能力,胜利油田开发研制出新型絮凝浮选剂PS-01,以聚合铝为主,配以常用的助凝剂二氧化硅气溶胶,工业用硫酸镁等,按比例混合在一起配置而成。在试验中将它们与油田内广泛使用的絮凝浮选剂SG-01,JX-01,NA-1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S-01絮凝浮选剂的原料来源广泛,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对采油(气)污水处理效果好,加药量少,处理成本低;应用的pH范围较宽,反应迅速,可缩短混合反应时间;适用性强,低温时效果不受影响;对投药设备的腐蚀性小,性质稳定,无沉淀产生;同时各种原料的不同配比对絮凝浮选效果影响很大,要控制好比例。  相似文献   

17.
套损井原因分析及治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油田套管变形现象严重,套管变形率高达22%,每年还以100多口井的速度递增。套管变形和损坏造成的套管外返液,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和不良社会影响。为此,对其采取了治理措施。主要治理工艺是:取出破损套管,更换新套管,实施机械封堵、化学剂封堵,从套管内及其上部射孔处注入水泥和堵剂。在吉林油田,应该科学合理地注水,提高固井质量,科学地计算地应力型地层,采用高强度厚壁套管,提高油层套管的抗外挤强度。  相似文献   

18.
马骏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3,23(2):14-16,22
随着水驱、化学驱、生物驱等二次、三次采油技术在油田的推广应用,在处理采出液、地面设施运行维护过程中,伴生了大量的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产生数量大,环境危害强,其处理及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各油田所面临的重大环保瓶颈。为解决污泥的排放去向问题,大庆油田开展含油污泥的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制定了DB23/T 1413-2010《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并规模建成了含油污泥处理站,实现了油田含油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