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五四"最大的思想功绩,是为中国人输入了现代化的概念,是对传统决绝的否定,或者是重新评估一切传统价值。"五四"提出的创造现代中国、独立的个人的任务和目标还远没有完成。历史对中国人太吝啬,太不具有宽容性,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得重返"五四",从"五四"那里汲取养分和获取教益。  相似文献   

2.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和评价,对运动中的一面大旗"科学",我们要从历史性的角度进行考察。科学是力量,是公理,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但在近现代史上也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重要方式——知识投资。破除科学的霸权和特权,通过平民的而不是精英的教育体制将科学知识推广到基层民众中去,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进程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3.
今天讨论"五四",旨在文明反思。近现代中国的目标是进步、赶超,标志是对物质世界的掌控。为此中国文明彻底重构:学科学,抛弃传统,对世界重新解释;追求现代化生活,建设大工厂,发展新技术。在今天的工业中国,科学与技术成了主义,人与人的矛盾转变为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未来怎么走?科学与人文如何关联?由此而思考中国的前景,这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后五四"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首先须有一个根本,没有根本,就只能拾人牙慧。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的起因,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根据在传统文化中。五四以来西方科学的传入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同时发生,科学主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现在的难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没了,发展成了无序。中国迫切需要回归"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重建文化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既是一个抵抗西方的运动,同时又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运动。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但"五四"的中国不是简单地"接轨"西方,因此民族主义在成为中国现代的历史主题的同时,并没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历史赋予中国的使命是如何在追求现代的过程中超越和克服现代,21世纪中国崛起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克服西方带给我们的民族主义疾病的过程,从中可创造出具有全人类意义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6.
90年,历史的"五四"渐行渐远。"后五四"时代的青年人所了解的是一个怎样的"五四"?与"五四"世代有着怎样的代际差别?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追随什么样的主义?"五四"时代的整体价值已经转变为"后五四"时代一种根植于社会、为社会所塑造的理性的个体价值。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并不在于制度,而在于每一个公民做好自己。  相似文献   

7.
90年来,除了外敌入侵,我们民族的大不幸和大悲哀,几乎都与"五四"精神失落、启蒙规划受阻有关。20世纪90年代,"五四"开启的思想文化上破旧立新的使命远未完成之时,否定启蒙、消解科学与民主的倾向却越来越明显。纪念"五四",倡导个人价值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不仅仅是怀念,更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8.
怎么看历史跟怎么看今天,是搅在一起的。"五四"包含两个运动:救亡,启蒙。今天理解"五四",同样绕不开两者的关系。对于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来说,"启蒙"始终是"救亡"的前提,社会中下层的权利和福祉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国家的认同。"五四"的"启蒙"后来一分为二:中左翼、中右翼。在世界又走到岔路口的今天,两种启蒙能否合二为一重建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特别需要"五四"的那份"少年中国"的朝气和锐气。  相似文献   

9.
国学是中国近代挨打的产物,是国将不国之学。近代以来,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华老大论,从骂祖宗到卖祖宗,互为表里、欢喜冤家,是现代化病灶在中国水土不服的表现。中国的事,搞不好还是搞得好,与中国的传统没什么关系,归根到底的责任是我们自己。"五四"不是中断传统,而是重建传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中最热烈、持续最久的行动,就是抵制日货。使用这种"弱者的武器"的前提,是民众无法指望政府捍卫国家的主权,只好由自己出面。抵货中的强制乃至暴力,在爱国道德的旗帜下没有人质疑。但如果个人没有牺牲的自愿,被他人强迫遵行,妨害了他们的自由并且造成身体和财产的伤害,这样的强制是否像一贯认为的那样天然合理?  相似文献   

11.
日本和中国民族主义关系密切,可以说日本激发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五四"如此,今天亦然。在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还是需要的,因为全球化的本质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民族主义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反动。但由于民族主义往往与国内问题相联,因此只有对内争取民权,才有可能对外维护国权,这是近代东亚以及"五四"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12.
卿勇 《绿叶》2010,(Z1):126-130
主流精英或明或暗地憧憬"美国梦":私有化+美国生活方式+"普世价值"+三权分立。中华民族的复兴在逐梦中开辟?很遗憾,为了维持自己的"最繁荣"、"最强大",中国无论以什么方式"崛起",美国都会认为是对其利益的挑战。那个为美国安排了一切的"上帝",并没有给中国同等的机会,原先没有,今后也不会有。既然如此,中国就应趁早抛弃虚幻的"美国梦",眼光收回到自己的基点,奋斗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来。  相似文献   

13.
尹传红 《绿叶》2014,(10):53-63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是一位理性科学思维的忠实捍卫者,也是一名饱含激情、视野开阔的探索者。他在太空探索、环境保护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观点,如暗淡蓝点、没有"地区性环保问题"、核冬天等等。他的广博科学素养和天才的创造力,以及对人类福祉的深深关心,以一种重要的方式帮助着我们从自我毁灭的边缘上把文明挽救回来,让我们懂得爱护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编辑手记     
《绿叶》2009,(4)
90年,60年,30年,重叠的纪念、多元的纪念、建构的纪念。"五四"90周年在即,本期推出纪念专题;新中国60周年将至,本刊推出北京大学国关学院教授潘维近年潜心研究而成的《中国模式,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5.
正餐桌上的"穷大方"不仅造成粮食、资源、财物、劳动力等多方面浪费,影响社会风气,更重要的是倒掉丢弃的饭菜成了餐厨垃圾,加剧了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穷大方"一说。什么是穷大方呢?就是自己没钱还要装有钱。比如亲戚朋友间的礼尚往来,明明自己没有,哪怕借钱也要充大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很多很多。再就是因为自己经济条件有限,怕遭别人冷眼,怕被别人看不起。归根结底,这是虚荣心在作怪。  相似文献   

16.
接通电话,浓重的北京口音从电话那头传来。追踪着熟悉的话音,一个自然、诚恳、毫无造作之气的陈建功的形象跃然眼前。想为中国环保做点事儿作为本届两会的政协委员,陈建功提出的"地方官员考核要增加环保指标"的建议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香港著名媒体《文汇报》有专文报道此事。对此,陈建功自己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中国有一个特点,凡事都是青年人打前阵,青年人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奉行功利主义,不争着出头露脸了。历史告诉我们,只靠年轻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青年人的冲劲与成年人的沉稳这两个力量应该结合起来达到均衡,让中国社会朝一个积极方向发展。这是"五四"走到今天值得反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彭小瑜 《绿叶》2008,(1):96-100
长期以来妨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大弊病,就是在西方先进文明面前顽固的轻视的傲慢态度。"全盘西化"在中国根本没有过,是个伪命题。高校和研究机构西学学科设置的薄弱,只重民主、科学,不谙基督教文明,暴露出我们对西方文明的了解极其有限且相当肤浅,充满着片面的理解和阐释。如果我们想获得实实在在的自尊和自信,需要谦卑地学习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2016年8月份在上海成功举办。近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体育总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落幕,各种酷炫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意展示了中国"创新少年"的"最强脑洞"。多年来,大赛倡导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工作",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研究课题并运用所学的科技知识解决问题,每年吸引1000多万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和科技实践活动,参加各层次的比赛活动,已成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16,(1)
包括水、土地等主要资源的稀缺与分布不均,要求中国必须有计划地开发国土,实现集约式工业化城市化。然而,在以往的几十年里,我国还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综合国土开发规划,国土的碎片式开发,产业分散布局,城市无序建设,成为我国资源快速消耗,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以来,国土空间问题得到重视。但如何将国土空间与资源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需要规划之手整合,也需要撑起规划基石的国民财政支出均等化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