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及时掌握炼化废水的BOD5值,因此对COD与BOD5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试验;COD与BOD5的测定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连续20d,用最小二乘法计算COD与BOD5的相关关系式;通过相关式由COD值可求出当天相应的BOD5值,为及时调整污水处理设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开展实验室模拟苯酚废水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苯酚废水曝气量为0~3L/min的条件下,随着曝气量的增大,COD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初始浓度不变,光照时间为1h的条件下, 调节pH值在3~11,苯酚废水COD去除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当pH值为11时, COD去除率又开始增 大,酸性条件比碱性条件下COD去除率高;随着二氧化钛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率增大,当二氧化钛投加量 为10g/L时,COD去除率反而降低,二氧化钛最佳投加量为3g/L;随着苯酚废水初始浓度由75mg/L增加至300mg/L,COD去除率由78.2%降低到58.1%;反应温度的改变对COD和TOC的去除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华北油田钻井废水的13项污染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d、Ni、Cr6+ 、Cu、Mn、COD、色度和pH值不同程度超出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限值要求,污染样品占总样品的比例分别为17.34%,3.47%,5.20%,5.20%,13.87%,34.10%,54.34%和18.50%;Cd、COD、色度和pH值是主要污染因子,在钻井废水的管理和无害化处理中要尤其关注。5个采油分厂都存在Cd、Mn、色度和pH值的污染情况; 采油四厂钻井废水的污染项目最多,污染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水的污染程度随井深呈加重趋势;各污染因子中,Ni、Cr、Cr6+、Cu、Mn、色度和COD具有同源性;废水的色度主要由水中溶解的金属组分引起,有机污染物也是导致色度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集长春市伊通河伊通大桥河段的水样,对其TOC和COD值进行了实验测定,并对测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二者的相关性。据此对伊通河水体有机污染的状况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解-耦合类芬顿催化氧化技术对纺织印染行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分别考察不同Fe/C比、溶液p H值、药剂投加量与反应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在p H值为3.5、Fe/C为1︰1、H_2O_2投加量为200mg/L、Fe SO_4投加量为200mg/L时,反应时间控制在20min,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62.5%。  相似文献   

6.
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述琼  章骅  但德忠 《四川环境》2006,25(2):111-115
本文对总有机碳(TOC)测定的原理、常用的氧化方法、检测技术、TOC与COD的相关性等作了较全面的评述,并指出了TOC目前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杨斗  贾培 《四川环境》1990,9(2):52-54
印染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提。西南交通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对采用厌氧—好氧—精滤相串联的生化工艺,处理纺织印染废水进行了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营口三益纺织有限公司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程。本文综述了该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为我国同类废水治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徐志强 《青海环境》2002,12(3):109-112
假设CODNB/COD为一常数从BOD5与COD的构成及降解动力学出发,这一研究假设为基础,得到BOD5与COD的相关模型,应用上海东海啤酒厂糖化工段废水的实测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表明其具有实用性,从而可从COD值快速预报BOD5值,此模型适用于所有城市污水,不同的废水,其斜率值不同。  相似文献   

9.
S-诱抗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COD Cr浓度高、含难降解大分子物质、冲击负荷高、可生化性差,采用预处理-两级UASB-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实践表明,废水中COD Cr、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99.9%、99.6%,出水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混凝沉淀技术及其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纺织印染污水处理中采用的几种混凝剂进行小结与评价,并开展一些技术讨论,从而确定了混凝沉淀技术在纺织工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纺织工业废水具有高浓度、高色度、高碱度、低BOD/COD比值的水质特性。近几年来对该污水采用了厌氧消化工艺,获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本文对该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中的厌氧消化技术进行小结和评价,从而确定了厌氧消化技术在纺织工业行业污水处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混凝处理皮革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混凝剂对皮革废水进行处理,包括综合废水、铬鞣液及加碱处理后铬鞣液。对三种无机混凝剂和十种有机混凝剂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混凝处理对三种废水均有一定作用,最适用于综合废水,而铬鞣液直接混凝效果不佳。最佳混凝剂为PAM(分子量900x10^4—1200x10^4)40mg/L Al2(S04)3 1000mg/L,色度能完全去除,对SS、COD、Cr的去除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3.
含氯废水COD测定的氯耗氧曲线校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健  代小华 《四川环境》2006,25(2):45-47
本文介绍了一种重铬酸钾法测定含氯废水COD的改进分析方法——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中不加隐蔽剂HgSO4,通过调整催化剂Ag2SO4的加入时间,测得表现COD值,再扣除Cl^-对COD的贡献值,得出实际COD值。与标准方法相比,本法的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同时还可避免汞盐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曝气和温度调节对电脱盐废水进行预处理,并通过电絮凝方法对电脱盐废水进行破乳除油。实验结果表明:一定的曝气可以起到均质调节作用,曝气15min时不稳定指数最大,而此时TOC也最大,说明通过曝气改变了体系的稳定状态;反应过程中一定的升温和曝气作用都可以有效提高处理效率,电絮凝处理电脱盐废水的过程中,最佳电流密度为5mA/cm2;从紫外三维荧光谱图可以看出,电絮凝过程破坏了物质的结构;采用电絮凝法处理电脱盐废水,可以有效去除废水的COD和浊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絮凝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确定了应用絮凝-气浮技术处理纺织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推广到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废弃聚酯制季铵盐表面活性剂(QAS-PET)进行印染废水的处理,探讨了pH值和投放量对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将其与复配聚合氯化铝、木质素改性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和传统BWD-01季铵盐型絮凝剂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废QAS-PET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上述絮凝剂,在p H值为7、QAS-PET浓度为20mg/L时,其废水COD去除率达81.96%,并且其对中性及碱性印染废水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海上平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各种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并结合现场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中COD的监测,比较了各种设施的污水处理效果:生化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出水COD排放值288~728 mg/L,不满足GB 4914—2008《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一级标准限值要求;第二代生活污水电解装置处理后的COD值满足GB 4914—2008《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一级标准限值要求。结果表明:生化法处理设施对污染物处理效果不理想,不适合在海上平台使用;电解法污水处理效果好,在旧平台改造和新平台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甲醇制烯烃项目废水中MTO净化废水及其他生产废水COD值较高,可生化性较好,但含有一些较难生化降解或有毒的物质,水质容易受主生产装置运行状况的影响。本工程废水经除油预处理—水解酸化—曝气池—MBR的主工艺处理后,在进水COD≤1 200 mg/L,石油类≤90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50 mg/L、石油类1 mg/L,出水基本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9.
油田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实验,采用BOD动力学方程原理对胜利油田王岗、桩西联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油废水的生化氧化速度常数k值较小 ,生化氧化速度m值也不高 ,说明用生化法处理采油废水时生化处理速度慢 ,反应时间长 ;BOD5/COD大于0.3 ,CODnb/COD小于0.5,说明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尚好 ,氧化深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UASB-CASS工艺处理乳制品综合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UASB-CASS处理乳制品综合废水的工艺,并由监测结果进一步论证了其处理工艺合理、效果稳定的特点,其COD Cr、BOD5、SS去除率分别达到96.4%、98.8%和83%,COD Cr、BOD5、SS的平均出水水质质量浓度分别<79.4mg/L、14.4mg/L、70mg/L.此工艺是治理乳制品综合废水较为先进、成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