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以云南省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和GIS分析方法进行了城市中心性的地理空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中心性空间扩展体现了以昆明市为中心向外围延伸的多方向性,综合因子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分布构成了云南省当前城市的基本空间格局;呈现"一核多极"的城市空间格局和"核心—环核心—外围"城市圈层结构;从城市群组角度看,呈现"核心—外围"的城市群空间格局,对进一步认识云南省城市中心性和优化空间布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综合利用熵权法建立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工业生态效率进行分析,并进行收敛性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辽宁省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城市工业生态效率以中、高效率为主流,时间序列上呈现出稳步提升态势;空间格局上呈现"中心—外围"分布趋势,表明中心城市对周围城市的工业生态效率具有辐射带动作用。(2)辽宁省2000—2014年工业生态效率存在出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工业生态效率离散程度总体上在缩小。(3)辽宁全省、辽东地区、辽中南地区在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投入的作用下,辽西北地区在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的作用下均满足β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熵权法对山东省2016年17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青岛、济南、淄博属于高集约水平,威海等5个城市属于较高集约水平,济宁等5个城市属中度集约水平,聊城等4个城市仍处于低集约水平;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呈现出以济南、青岛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式降低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航空通达性是影响城市经济带动效应的关键因素,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是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测度中国39个枢纽城市2010—2019年航空通达性及经济带动效应基础上,就两者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枢纽城市航空通达性呈现“纵向整体改善,横向两极分化”格局,且国际枢纽城市通达性水平明显高于区域枢纽城市;(2)枢纽城市经济带动效应同样呈现“纵向稳步提升,横向两极分化”态势,国际枢纽城市经济带动效应显著优于区域枢纽城市;(3)枢纽城市航空通达性与经济带动效应耦合协调度呈现“纵向波动上升,横向梯次分布”格局;(4)“经济带动效应领先”型和“航空通达性领先”型是两者耦合失调的主要类型。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提升枢纽城市间航空运输市场联系强度、扩大腹地市场规模,协同推进航空通达性与经济带动效应耦合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枢纽经济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作为研究区域,选取1998年、2004年、2010年时间截面,通过建立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辽宁省的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价.通过等级分布图和空间插值图,揭示了辽宁省城市金融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发现,辽宁省城市金融竞争力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中部突出,两翼凹陷”的特点,在南北方向上,沈阳和大连两极突出;在东西方向上,辽东优于辽西,且辽西呈现出“北弱南强”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采用熵权TOPSIS和GWR等方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分析了2016年徐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①徐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水平、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环境质量等多方面共同发展的集中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核心高、外围低的梯度圈层分异格局特征。②徐州市经济水平、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环境质量5个方面发展质量的区域分异特征各异。③徐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呈现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投资能力政府调控的特征,且各因素的影响作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结合吉林省的案例,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引力模型、Kernel密度分析方法,从城市化地域综合发展水平、城市间相互作用网络、城市集聚区空间组织形态三个尺度探讨吉林省城市化地域格局问题。研究表明:①整个吉林省城市化空间呈现出较强的单极化发育特点。②受经济地域空间发育水平影响,中部地区城市化的空间发育水平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育水平较低和职能结构单一的城市,其城市化空间发育水平较低。③吉林省城镇体系集群化发育特征明显,形成了"一群三组群"的地域空间组织格局,省域城市空间分布具有"中东部偏密集、东西部较稀疏"的格局特征。  相似文献   

8.
以关中城市群为研究区,选取2004年和2014年两个截面数据,构建服务业综合实力指标体系,从联系强度、服务功能和竞合关系三个角度出发,借助引力模型、城市流模型、地缘经济关系模型对关中城市群服务业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关中城市群联系强度逐年增大,地区差异较大,呈现出以西安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2)服务功能差异较大,外向服务功能高度集聚于中心城市,城市流强度也较大,外围城市服务业外向性较差;(3)竞合关系在与中心城市之间以互补型关系为主,外围服务业欠发达城市之间竞争型关系占主导,整体上向竞争与互补不确定型演变。  相似文献   

9.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权重法和融合度分析模型对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2008—2015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但区域内部融合发展差异性大,呈现出由广州、深圳核心区向外围城市迅速递减的空间格局。总体来看,珠三角地区两类产业融合发展等级不高,文化产业普遍滞后于旅游业发展,绝大多数地区处于初级融合发展水平以下。未来有效结合消费动态和产业转型需要,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整合,是提升珠三角地区两类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一定区域内旅游景点可达性和网络特征将直接引发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变化。以乌鲁木齐市28个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建立旅游景点交通可达性评价模型和旅游景点公交线路整体网络特征评价模型,分析乌鲁木齐市旅游景点可达性和区域内旅游景点公交线路整体网络特征。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旅游景点可达性不均衡分布现象较明显,大部分景点可达性系数水平高于平均值;旅游景点可达性空间格局大致呈现"核心—外围"模式;乌鲁木齐市旅游景点之间的公交线路流次频率不对称,差异较大,但有公交线路联系的18个旅游景点公交线路流流次频率波动不大;旅游景点整体网络特征划分为三类——主核心旅游景点、次核心旅游景点和边缘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群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可达性角度出发,以现阶段与2030年目标年的湖南城市群铁路交通网为基础,选取湖南城市群8城市间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和日可达性为度量指标,比较分析了高速铁路建设前后湖南城市群城际可达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城际可达性水平明显提升的同时,各城市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以山西省A级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法探究了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对不同类别景区的可达性进行了测度,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了县域可达性的空间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集聚形态,呈现"南部多而密集、北部少而分散"的格局。(2)山西省A级景区整体可达性表现一般,平均可达时间为52min,可达性分布区域差异较明显,景区在县域单元内的整体可达性分布呈集聚状态。(3)可达性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太原市城区和晋中市榆次区等省中部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偏关县和河曲县等省界边缘地区。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4—2015年列车实际运营数据,构建广义加权旅行时间模型,探究我国东北地区城市群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高铁开通后,东北地区城市群的可达性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地级市较为明显;空间上,提高较为明显的区域集中在铁路沿线以及辽中南城市群的部分城市。②高铁对东北地区第三产业集聚现象并不明显。③城市可达性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群经济增长,高铁的开通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尚铭  但玻  蒋薇 《四川环境》2011,30(2):53-56
城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是城市附属物和城市活动性在热场方面的综合表现。使用2008年11月23日的Landsat5/TM数据,将第6波段反演为亮温,并按温度值的高低把热力景观分为7个类型;借鉴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以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成都市三环路内约200km2热力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行政区的热力景观格局指数存在显著差别,如锦江区的破碎度指数最大,为0.924,成华区的最小,为0.559,指数大小与城市热力景观类型的分布特点密切相关。这些结果对于分析和研究城市整体格局、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具有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发展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和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两者协调发展是城市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安徽省的黄山市、池州市和芜湖市为例,构建相应指标,运用TOPSIS法对2008年、2009年三市旅游和城市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2009年芜湖市的旅游和城市发展的协调系数为分别0.6287和0.6588,黄山市为0.46450和0.4799,池州市为0.3822和0.4037,说明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与城市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城市发展水平越高,其经济部门相对齐全,旅游更能带动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而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旅游的发展,城市和旅游的协调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安徽省1991-2005年城市建成区的扩展情况,从城市空间扩展动态度来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进行城市扩展分类,由此得到城市空间扩展不同梯度的扩展类型。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安徽城市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安徽省城市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临的挑战,为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频分时AQI及各污染物浓度数据,本文使用"AQI小时指数"、首要污染物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VAR模型对关中城市群空气污染的总体情况、日内波动规律以及城市间空气污染的关联规律做了不同层次的挖掘。研究结果表明:(1)关中城市群的空气质量整体较差,春、冬季空气污染程度明显大于夏季,空气污染的"季节效应"和"集簇性"明显,且主要表现为颗粒物污染。(2)空气质量的日内波动规律在春、冬两季表现为下半天优于上半天,夏季夜间优于白天。但在不考虑四季AQI小时指数图"相位"差异的情况下,四季空气污染的日内波动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3)各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明显的关联规律。城市群内一个城市空气污染的恶化会加剧其他城市的空气污染,并且对其他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峰值会在24小时之内出现,且该影响会随着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增大而逐步衰减。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方式和道路系统的布局对城市的规模和空间结构具有重大影响。以芜湖市为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提出了城市在水运时期的单侧带状布局、陆路时期的放射布局和综合高速交通时期的都市区三种空间布局形式。此外,借用长度-半径维数模型与关联维数模型对交通方式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回顾国内外城市旅游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外城市旅游产品这一专项内容进行了文献述评,内容集中于城市旅游产品类型包括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城市遗产旅游产品、城市事件旅游产品、城市夜间旅游产品和城市旅游产品,要素包括城市旅游吸引物、城市旅游设施、城市旅游服务、城市可进人性。  相似文献   

20.
国家高新区是新时代中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本研究以2008年之后设立了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实验组,以一直未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对照组,形成2003—2019年的2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驱动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设立国家高新区能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但提升效应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机制主要是国家高新区通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提升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水平,改善居民绿色行为和居住环境,进而提升城市的绿色生产指数、绿色生态指数和绿色生活指数。以上结论表明国家高新区可通过推动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和节能减排来进一步增强绿色先行示范作用,引领城市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