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F0003-F0003
4月13日,“中日合作山东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项目”启动会在济南召开。此项目是中日政府间的合作项目,重点是提高地方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英文简称CDM)的能力。受科技部委托,该项目由山东省科技厅具体组织实施,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承担。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项目级的合作机制,CDM项目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京都议定书最终生效的背景下.CDM项目的开发与能力建设成为热点。本文基于多目标决革理论。讨论CDM促进可持续发展与否的评价方法。以国际最新的研究为基础。作者构建了CDM项目可持续评价的指标化体系。建立了评价过程。并将其应用刭具体的案例——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CDM项目的评价中。研究可以为中国的CDM潜在项目的选择、比较和批准等实践活动提供定量的方法和思路。这对于中国成为CDM国际合作中的重要参与者以及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6):F0003-F0003
2007年9月17日,中荷清洁发展机制(CDM)能力建设合作项目启动会在江西南昌隆重召开。来自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国家发改委气候办、外交部条法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领导及江西、重庆、黑龙江、福建、广东、天津六省(市)科技厅(委)的官员和专家以及荷兰ING银行的代表等共10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发电和航运的碳减排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部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峡工程作为国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其所拥有的防洪、发电、航运等功能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充分体现了三峡工程低碳、减排的“绿色”特征。基于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标准对三峡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表明,水库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水电CDM项目计算中可以不予考虑,而通过开展对三峡库区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观测与分析,发现其单位发电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远低于火电的排放标准,相比三峡工程带来的巨大环境与经济效益可以忽略不计。鉴于目前国内水电开发程度较低,能源消耗过多依赖于原生资源的现状,水电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仍拥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F0003-F0003
2005年11月15日-1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和加拿大外交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加拿大清洁发展机制PDD开发项目第一次培训会议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秸秆类农业生物质能源分布及其利用的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江苏省秸秆类农业生物质能源在不同作物及地区间的分布状况,并选择3个典型的秸秆发电项目作为案例,采用成本 收益分析、货币价值折算及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江苏省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秸秆资源以粮食作物为主,约占918%,全省秸秆资源呈由北向南逐渐递减的阶梯式分布;目前的秸秆发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秸秆发电等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资源环境外部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与燃煤发电相比,秸秆发电节省原煤的同时减少了大量的污染排放,如果其资源环境效益的货币价值得以实现,不仅可以补偿企业的经济亏损,还可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另外,CDM项目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实现其资源环境价值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CDM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已成为开展和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最多的国家及年可核证减排量(CER)签发量最大的国家。但是这些CDM项目是否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较少研究文献涉及。为此,本研究开发了用于评价中国CDM项目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方法学即MATA-CDM-China,该方法学以多属性效用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变量层和要素层等四个层次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绝对效用函数对指标体系所包含的9个具体评价指标进行效用赋值,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和Delphi法获得的各指标权重值,加总各效用值最终计算出所评价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度。此外,以邯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为例,运用该方法执行可持续影响评价。最后指出该方法学存在的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F0002-F0002
为促进中国西南地区实施《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能力建设.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技术部(MOST)和法国开发署(AFD)共同签署了中法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合作项目协议。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国际气候变化管理政策的交流与借鉴将增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分析和比较中埃两国气候变化领域的管理政策,特别是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运行管理的现状,可以看出,尽管中埃两国地处不同的大陆,但同属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都找到了符合自己国情的方法和措施;两国都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并且都在努力尽到减缓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两国都认同CDM是解决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并积极地参与项目开发.尽管埃及无论是在项目注册数量、指定国家管理机构(DNA)工作效率,还是在民间机构对CDM的关注度等方面,与中国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是在CDM管理与实施机构、CDM项目审核标准、咨询机构准入规范以及CDM相关知识研究和培训方面,中埃两国应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国际气候变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CDM项目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从总体情况、地理分布、国际比较、国外合作方和开发机构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CDM项目发展的现状:与其他类型CDM项目相比,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项目规模小,估计年减排量少;项目签发量远少于设计估算的年减排量;年批准项目数增长快,项目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中部地区及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相比其它类型的CDM项目,中国在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CDM项目上位于全球第二位,而拉美国家占据优先;项目主要的国际合作方为欧盟国家。最后总结了项目开发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多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讨论了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为:(1)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可以显著降低环境污染;(2)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协同作用,在人力资本的影响下,技术创新显现出明确的减污效应,同时在技术创新的影响下,人力资本也显现出明确的减污效应;(3)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跨越各自的门槛值后,二者的协同效应会增强,减污效果更明显;(4)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是通过“产业清洁效应”、“外资清洁效应”和“金融清洁效应”3类中介途径实现的。研究结论为我国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日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建立新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体制,加强法制建设,就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方面的制度、水污染的控制等进行分析,认为用一个系统的、有强制力的规划来指导,控制和协调各地方、各部门的利益关系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介绍了日本的集中协调与分部门行政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并以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为主的流域管理体制,对这种管理体制下的以流域为基础的日本水管理法规的基本原则、组织结构及立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中日两国的水资源管理及立法的基本异同点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立法的结构层次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促进中国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如:(1)协调原则;(2)环境政策的一体化,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3)制订可行的法律规范;(4)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5)注重科学的规划等。  相似文献   

13.
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将于2005年9月16日结束。为做好项目总结工作,2005年3月24日-25日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信息管理与开发应用项目汇报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EMCP—IDP中方经理傅小锋博士主持。EMCP欧方主任兼IDP欧方经理Alan Edwards先生和EMCP中方副主任彭斯震博士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IDP项目专家参加会议并作了工作汇报和交流。彭斯震博士首先回顾了EMCP项目的总体情况,并对IDP项目开展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指出可持续发展信息网建设、ACCA21英文网建设等信息收集和发布以及网络平台的建设项目对于增进国内外可持续发展信息的交流、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瑙河流域国际合作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其国际合作的成功实践对世界其他国际河流的合作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借鉴作用。通过分析和总结多瑙河国际合作历程和合作特点(包括多种合作机制并存互补;引入风险管理、公众参与和流域综合管理等先进理念促进全面合作;利用GIS及数据管理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协商和司法手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结合我国国际河流的特点和国际水法及国际河流合作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应加强国际河流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合作(特别是航运与水电开发等);应充分重视国际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洪越来越强调全流域的合作与协调;应坚持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走平衡发展之路;应根据各国际河流特点及地区条件,选择合适的管理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脆弱性,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备受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目标调查数据,在分析土壤中As、Cd、Cr、Cu、Ni、Hg、Pb和Zn等8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评价模型法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来源分析和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r(8145 mg·kg-1)>Zn(716 mg·kg-1)>Ni(3154 mg·kg-1)>Pb(2527 mg·kg-1)>Cu(2353 mg·kg-1)>As(739 mg·kg-1)>Cd(021 mg·kg-1)>Hg(006 mg·kg-1);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d和Cr含量主要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Ni、Zn和Cu含量则主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Hg、Pb和As则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趋于一致,均表明大部分样品(>849%)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属于清洁或轻度污染水平,只有少数样品(<151%)达到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这些样品主要采集于巫山、涪陵、忠县境内。综合分析,认为忠县和涪陵境内土壤出现中度或重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其工业生产的影响,巫山境内则主要受到其成土母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汉江中下游早春频繁暴发硅藻水华,为探明汉江早春硅藻水华暴发过程及原因,2010年1月1日~3月6日,对汉江干流及部分支流进行了浮游植物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早春期间汉江干、支流的浮游植物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襄樊及以上各个站点浮游植物密度明显低于襄樊以下,汉江干流各个站点的浮游植物密度明显低于入汉江支流--唐白河。1月7日,唐白河站点浮游植物的密度最高,达5050×106个/L,冠盘藻的比例占9609%;从1月27日开始,汉江干流开始出现水华(1442×106个/L),2月23日达到峰值(2466×106个/L),到3月3日,水华开始消退(666×106个/L),前后共持续了1个多月。相关分析表明,汉江早春期间藻体密度与DO(溶解氧)、STN(溶解性总氮)、STP(溶解性总磷)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Pearson (DO),r=063,p<001; Pearson (STN),r=085,p<001;Pearson (STP),r=077,p〖WTBZ〗<001),与SD(透明度)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earson,r=-044,p<001),而与水体中的SSi(溶解性硅)呈显著的负相关(Pearson,〖WTBX〗r=-035,p〖WTBZ〗<005)。依据汉江干、支流优势硅藻密度的时空差异,可以推测,唐白河中高密度的冠盘藻可能是汉江中下游水华暴发的种源之一;同时分析指出,2010年早春汉江中下游干流水华生消与气象因素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7.
“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启动会议2006年1月1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的部长及官员参加了会议。由中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宪章》、《联合公报》和《行动计划》3个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18.
世界观察所(World Watch Institute)发布《2006年全球状况》报告中呼吁各国关注全球重要趋势,希望中、印、欧、美更加广泛地开展合作,开发新能源和建立新的农业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强调了邀请中国和印度参与像八国集团和国际能源机构这样极其重要的国际团体的紧迫性。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评点全球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主要指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计算2010~2015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度,在大地伦理观指导下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两者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承载能力耦合度在0.466到0.667之间,均值为0.515,整体处于拮抗阶段与磨合阶段的过渡期。②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承载能力协调度差异较大,协调度值在0.048到0.338分布不等,均值为0.155,总体处于低度协调阶段。③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承载能力耦合协调空间类型可以分为3类,分别是新型城镇化-生态承载能力磨合区(绍兴、镇江、常州、杭州、台州)、新型城镇化-生态承载能力拮抗区(上海、嘉兴、南通、泰州、扬州、宁波、舟山)和新型城镇化-生态承载能力中度协调区(南京、苏州、无锡、湖州)。在利奥波德大地伦理指导下,提出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承载能力协同发展机制,为建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承载能力的协同机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0.
莱茵河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修复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茵河是欧洲的重要航道及沿岸国家的供水水源地,对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19世纪下半叶,莱茵河及其沿岸地区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以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为代表,沿岸各国建立协作机制,整治污染,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经过数十年的治理过程,如今的莱茵河生机盎然、重现美丽。通过综合介绍莱茵河流域曾经经过的污染、治理、生态恢复过程,针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行动,提出借鉴莱茵河治理模式与发展经验:(1)打造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平台,建立“长江保护委员会”;(2)加强流域整合管理,明确流域治理目标,制定“长江保护行动计划”;(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协调流域内各方利益;(4)积极鼓励政府、民众和企业参与,形成保护长江的共识与合力;(5)从源头治理污染,提升水质;(6)建立完整的全流域监测方案;(7)完善生态修复模式,以期对我国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莱茵河;流域管理;生态治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