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挖掘过程中污染扩散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平  杨乐巍  房增强  郭淑倩  于妍  贾建丽 《环境科学》2013,34(12):4619-4626
我国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主要受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SVOCs)的污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挥发性大,在环境中容易迁移,土壤被挖掘和扰动时,土壤中VOCs很容易形成短时间内的相对较高浓度释放;如果施工人员没有进行适当防护,极易产生健康危害.本研究通过现场快速监测与采样管采样技术相结合,研究污染场地修复开挖过程中气态污染物的分布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在场地开挖的主导风向上,气态污染物浓度分布随距离而下降,并呈现波峰和波谷交替出现的特征.监测结果可以用多个高斯烟团的叠加来拟合.本研究结合工业场所职业健康与安全有关限值,推导污染土壤修复开挖现场安全区域划分的方法,并提出相应分区的个人安全防护响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型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人才是目前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国环境专业的招生规模在逐渐加大,面对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环境工程领域的学生近年来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大学的培养观念和能力面临着挑战。高等院校作为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如何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性能力的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近年来在进行矿业特色环境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以期对现阶段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概括归纳了人工湿地在北方应用的局限性及其应对措施,提出对湿地保温、改良微生物及其处理过程、合理选择湿地植物和基质、减低负荷等措施,以期使人工湿地在我国北方的应用技术更加成熟,应用区域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在环境类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断发展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导则和标准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目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材过时、缺乏深度、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学中无侧重点等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包括及时更新教材、增加教学难度与广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特色教学等,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城市污水的处理   总被引:43,自引:9,他引:34  
范彬  黄霞  文湘华  于妍 《环境科学》2002,23(6):51-56
应用动态膜原理,以0.1mm孔径的普通筛网代替固定膜材料构成一体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实际城市污水.HRT=3.5h时,出水水质良好.DMBR在小于数cm的液位差下自流出水,出水中的SS最高检测值为4.05mg/L,但在多数情况下为0.在MLSS约7000~8000mg/L下,当动态膜通量为14.9L/(m2·h)时,出水水头仅为5.8mm;27d连续运行,出水水头没有明显改变.动态膜对反应器上清液中的COD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8.74%和36.9%.当溶解氧浓度大于2~3mg/L时,氨氮去除率大于96%.  相似文献   
6.
对污染场地修复过程挥发性有机物(VOCs)散逸及浓度分布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光离子气体检测仪(PID)现场快速监测与采样管采样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修复过程中VOCs散逸浓度检测,同时利用吹扫捕集法+色谱/质谱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VOCs污染场地内土壤中浓度检测.研究了VOCs在挖掘扰动过程中的散逸行为,并对气体中的VOCs浓度平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典型VOCs的散逸率整体上较高,对于该污染场地土壤特质,污染土壤扰动过程中,1,2-二氯乙烷散逸程度最高,苯散逸程度最低.VOCs浓度并不因距离增加而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污染物在扩散过程中会出现波峰波谷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微网生物动态膜过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范彬  黄霞  文湘华  于妍 《环境科学》2003,24(1):91-97
采用普通微网材料加工的过滤组件与生物反应器一起构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了微网上所形成的生物动态膜的过滤性能.生物动态膜所具有的较强截留能力主要是由附着的凝胶层产生.动态膜对相对分子质量<3×103至>1×105的各个级别的溶解性有机物都有30%~60%的截留率,但过滤的精度并不很高,不能完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105的溶解性有机物.已经覆盖有凝胶层的膜片与未使用过的新膜片的清水过滤阻力几乎相等,约为1.9×109m-1.由滤饼产生的过滤阻力占运行中动态膜片总过滤阻力的绝大部分.新膜片在清水通过时有明显的初始阻力,而有凝胶层覆盖时的膜片几乎没有初始过滤阻力.  相似文献   
8.
鉴于目前土壤修复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相抽提系统技术(SVE)相应尾气净化技术的缺失,为有效提高气相抽提系统技术后端尾气净化效率,提出采用复合生物法净化SVE尾气。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以活性炭为主要填料,利用焦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接种挂膜研究了生物过滤反应器对模拟气体的净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进气流量、停留时间、入口浓度、入口体积负荷),并将复合生物法与活性炭吸附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反应器的去除效率随进气流量的增大而降低,随气体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随入口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反应器的体积去除负荷随入口体积负荷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生物过滤反应器能有效去除甲苯废气,且去除效果优于活性炭吸附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反硝化工艺是非常有效的废水脱氮技术,具有反应快、效率高等优点,但受废水中有机碳源浓度影响较大.废水中碳源不足不能满足生物反硝化脱氮的需求且会导致总氮(TN)去除率偏低,而投加外源有机碳源会提高处理成本,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而传统反硝化工艺对低碳氮比(C/N)废水脱氮处理具有一定局限性.铁型反硝化脱氮技术作为自养反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